张忠华
传统的纸笔测试一般采用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述题,让学生在现有答案里进行选择或对问题做出简短的回答。通常这类题目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评价者可以据此“客观”判断学生回答的正误情况。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概念以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借助这些题目得到有效评价,但是学生的理解和创造等高阶能力却不能通过这样的测试得到评价。传统的纸笔测试过度强化了知识的死记硬背,让许多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整日在题海中苦读苦做。
不可否认,目前传统的纸笔测验仍占据主要地位,即便是小学科学这一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当做出一些优化,将检测试题朝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探究实践、质疑创新、科学思维等能力方向发展,体现学以致用的导向作用,以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以广角镜视角选取命题素材,巧设真实情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广角镜以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著称。生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素材来源,在试题中多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能体现学生亲身经历的试题,能让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自信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试题的取材应力求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主,可以是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也可以是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问题,使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更为贴近,从而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来源。
试题1:(选自杭州市上城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监测)
小科在参观胡庆余堂中药馆时,发现有一味中药竟然是矿物,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将其带回学校进行研究。
本试题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创设会很有代入感。通过这样的试题既考査了学生相关矿物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醒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更能让学生获得“原来生活中这样不起眼的矿物居然也是一味中药”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研究更多中药矿物的兴趣。
试题2:(选自杭州市上城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监测)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有同学说:“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 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
(一)你同意上述这个说法吗?你的理由?
(二)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有些学校教室内开了取暖器,同学们待在教室里不愿意走到室外,也不开窗通风。根据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所学的知识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该试题既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明确了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成分的差异,知道了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生活中实际情境的创设,针对冬天同学们的两种不良生活习惯做出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
二、以瞄准镜视角精心设置问题,内化科学探究,增强探究实践能力
瞄准镜,顾名思义在于“瞄准”。命题中体现“准确指向”的便是设问。设问是命题者架起的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此岸”走向解答问题的“彼岸”;设问也是命题者搭起的一架“梯子”,由低阶思维进阶到高阶思维,用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分析與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准确的科学概念。
试题3:(选自杭州市上城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监测)
小亮与同伴进行“同一斜坡,不同位置释放小车”的探究实验。
(一)每次实验,小亮都要保持木块起始位置不变,这是为了( )。
A.让木块滑出更远的距离
B.更公平地比较木块滑行的距离
C.让小车在最短的时间里撞击木块,以免实验材料受损
(二)每一次实验,木块最终都会静止在某处,这是因为( )。
A.木块受到动力的影响
B.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C.木块受到重力的影响
(三)根据小亮小组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四)如果增大轨道的坡度,在A点释放小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本试题依据“小车运动的速度与具有能量大小的关系”这一实验内容而设计,这是学生喜爱且是生活中所熟悉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试题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步地主动探索,在考查了“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小,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短,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这一知识点是否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这一结论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探究中是否注意养成“对比实验中只有控制唯一变量才能得出正确实验结果”这一科学探究素养。
试题4:(选自杭州市上城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监测)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装片。
(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装片,能看到物体装片范围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5X,物镜40X
C.目镜10X,物镜10X D.目镜10X,物镜40X
(二)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装片,想要将图甲调整到图乙,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
(三)要将观察的效果由图乙调整到图丙,需要操作
显微镜的 (填写序号)。
(四)要将观察的效果由图丙调整到图丁,需要操作
显微镜的 (填写序号)。gzslib202204021416本试题没有像传统题目那样,让学生填写显微镜的部件名称,而是通过四个任务,让学生做出操作层面的思考。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具备实际操作显微镜的经历,光靠死记硬背科学知识难以作答。
各种思维活动应贯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这些思维能力是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加以培养的。教师要从育人的角度,针对每一次探究活动,明确和细化目标,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力求达到“做与不做实验不一样,会做与不会做实验不一样”的效果。
三、以放大镜视角合理组织资料,引导自主阅读,重视处理信息能力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工具。我们用“放大镜”视角来比喻对选取的资料精挑细选的态度,同时也希望学生能用“放大镜”的方法去找寻资料中的信息。收集信息(证据)然后进行整理归类,再进行解释或抽象概括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必备素养。文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测试题,有助于学生通过科学阅读,来了解和掌握新的科学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将它与已有的科学知识建立关联,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试题5:(选自杭州市上城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监测)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同学们,你一定见过黄色的油菜花,那你见过彩色的油菜花吗?
江西傅东辉教授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出了色彩斑斓的油菜花,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傅教授和技术人员在四川省什邡市培育了一种名为“什邡红”的油菜新品种。它是普通油菜花和紫红花萝卜的杂交种。花的颜色是黄中带红,即黄色油菜花被用作母本,然后涂上萝卜的花粉。杂交后形成的种子需要多次培育。
(一)“什邡红”油菜花的颜色是()。
A.黄色 B.黄中带红 C.五彩缤纷
(二)为了培育“什邡红”油菜花品种,授粉的方式是()。
A.风儿传播 B.昆虫传播 C.人工涂粉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什邡红”这种新型油菜花授粉方式及颜色特征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学生需要从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而做出相应的判断。这里选取的相关素材,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花的结构和传粉方式”的掌握情况,也因为使用了内容上有一定联系的科学阅读材料,丰富了学生的科学常识。学生虽然了解“授粉”这一科学词汇,但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很少了解。而通过该试题的文本阅读,学生会将种子传播方式这一科学知识进行串联,从而形成人工也传播种子这一科学认识。通过阅读科学文本和先前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逻辑推理出生物传播下一代,可以运用类似“杂交水稻”方式来获得新品种,建构起“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创造出新的物种”这一科学认识。这样的科学阅读题,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文本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四、以望远镜视角定位教育功能,借助项目学习,构建跨学科思维能力
望远镜取其意为“极目远望”,比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项目学习倡导用真实情境让学科学习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的现实问题时,主动思考解决此问题需要用到的学科知识,需要关联的其它学科,构建跨学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