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创地理试题构建问题式教学情境初探

2022-04-02 13:59高超梁
地理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高超梁

摘要:随着“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构建一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实现核心价值观育人要求的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显得极为重要。利用原创高中地理试题构建问题式教学情境对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原创地理试题;问题式教学

随着“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地理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达成,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所有一线老师纷纷在探究和实践操作的一种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要达成好的效果,就必须为认真研读2019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一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实现核心价值观育人要求的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显得极为重要。在教育教学探索过程,个人认为利用原创高中地理试题构建教学情境对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以2019人教版教材为例(以下简称教材)就如何利用原创高中地理试题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促成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利用原创试题构建案例课堂教学

新教学形式下,地理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指导,明确了每一节地理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地理教师每一节地理课堂都要非常明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要达成的什么样是我目标与任务。无论是教学还是教材,都是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服务的,课堂的评价不是我们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重点评价学生学完这节课后在该课堂知识的学习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灵活利用教材或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依据要达成的目标与任务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实现学生通过材料的阅读,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而达成相应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材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节的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资料,说明世界环境问題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针对这样的认识,我充分利用时政新闻材料做背景。通过命制试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达成相应的地理素养。具体操作如下: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仙台外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时,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4、5、6号机组处于停堆换料大修中。地震后,1、2、3号机组自动停堆,应急柴油机启动。大约一小时后,由于海啸袭击,造成福岛第-核电站应急电源失效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

材料三:一般来讲,发生海啸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取决于海水深度,海水越深,海啸越大;第二取决于地震强度和震源深度,震源越浅,海啸越大;第三是地形地貌状况,海岸越开阔,海啸越大。

针对以上材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核污水是如何产生的?污水排放到海会产生哪些影响?

2.为什么日本政府决定将污水排放到海?

3.为什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 多方表示强烈反对?

4.分析与我国沿海核电站相比,日本沿海核电站更易受到地震和海啸威胁原因。

5.处置核污水你有何良策?

通过这一系列试题式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以真实材料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核污染产生的原因、其带来的危害、日本政府的处理方法等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可以有效提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力;通过环境问题的影响和日本政府的处理方法掌握人地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自己的思维提出看解决核废水的看法,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像这样通过案例式的教学,即可避免教师陷入教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又有利于利用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整个课堂贯穿这个案例,培养同学们运用资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和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达成课程标准的目标与任务。

二、利用教材材料命制问题教学情境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都是按照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旨在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因此,合理利用教材和教教材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科素养的达成效果会有显著的差异。我们一线地理教师一定要在明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针对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利用教材材料设计相应的学习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深度学习,是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教材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这一节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模块内容,教材列举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教材叙述很详细,学生也很容易明白。但是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作为材料,再依据材料通过问题形式让学生去探究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我想会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针对教材上的内容我设置以下问题:

(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

(2)分析长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的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应采取哪些措施?

通过问题一评价交通运输条件,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分析交通的利与不利的条件,并提升学生会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网密度与等级综合分析交通运输的条件;通过问题二,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从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方面分析具有独特优势发展条件的城市群分析与问题一前后呼应。问题三进一步从整个区域尺度分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这样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探究学习掌握了新的知识,学习完本节内容也就自然达成了相应的地理学科素养。

教材中除了文字资料外,图表材料也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达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图4.2,此图很好地说明了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演变过程,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地理过程的描述,我针对该图内容设置如下问题:(1)指出图示六种地貌景观的发育先后顺序。(2)说出这些地貌演变过程。通过问题的回答便很好地实现了目标的达成。

三、挖掘教材栏目命制相应问题升华课堂教学

教材里的“思考、活动、自学窗、问题研究”栏目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这些栏目不是练习题,但承担了地理核心素养以及上位的宏观教学目标的培养任务。要是能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栏目材料命制相应的地理问题,对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下面为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本节文末栏目的自学窗“寻找隐藏在红柳沙包中的环境变化信息”材料。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为了适应极端干旱的气候,红柳根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有的根长达30多米。

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層和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图4.19)。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能见到红柳沙包。

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隐含着环境变化的许多信息。科学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沉积纹层,进而了解近百年或者近千年来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针对这则材料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分析红柳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的原因。

(2)阐述红柳沙包沉积层的形成过程。

(3)说明红柳沙包沉积层对当地环境的指示作用。

(4)分析红柳沙包形成后对当地荒漠的防治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完成,学生能很好地对风沙地貌的成因、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气候环境的影响、解决的措施等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能对本节风沙地貌学习后从对风沙地貌表面的认识提升到对风沙地貌形成、未来发展等时空方面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从而达成相应的地理素养。

利用各种素材材料依据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相应的试题式问题,进行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落实学科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探究摸索,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教学,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创设情境-提出与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展示评价的流程重构教学,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成想要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立项课题《原创地理试题应用于课堂学习增值评价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MJYKT2020-06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