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
“然后”,是一个普通连词,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据考证,它最早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史记·孝武本纪》:“皆至泰山然后去。”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然后”这个词竟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流行起来,有些人甚至张口就是“然后”,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让人厌烦。
有一次单位部门开会,有个同事在讲话时,不到十分钟,就接二连三地说出十几个“然后”,让人觉得挺别扭。会议结束后,我在微信里特地指出他这个毛病,他表示今后注意改进。
还有一次看电视节目,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明星,记者一个接一个“然后”提问,那位明星同样一个连一个“然后”地回答,聽这两人一来一往的对话,感觉好像两个人在用“然后”造句比赛,看谁说的“然后”最多。在一片“然后、然后、然后……”声中,我颇不耐烦地改换了另一个电视频道。
为何“然后”喋喋不休?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然后”成了有些人的口头禅,因此,说着说着,“然后”就会自然脱口而出;其二,有些人思维逻辑不清,口才不够,在说出“然后”这个词时,正在思考下句如何表达;其三,有些人词汇欠缺,除了“然后”一词之外,不会想到其他同义或近义词。正因为如此,导致有些人不该说“然后”时说出“然后”,该说时又不说。
当然,“然后”本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恰当好处地使用是未尝不可的。比如:严复《辟韩》:“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又如:“这事我们先研究一下,然后考虑怎样作决定。”但是,如果毫不节制地滥用就是画蛇添足了。况且,许多“然后”是有些人随意加上去的,跟前后关系和顺序风马牛不相及,成了累赘。
我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据统计,中华在线词典目前共收录汉字15702个,词语36万个,成语31922个,并且同样一个词语,就有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可以替代,即使是连词“然后”,也有“之后、随后、此外、另外、而且、况且、同时”等。在说话或写作时,我们应该尽力选择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语言才生动活泼,受众才喜闻乐见。
作文强调简洁,说话又何尝不是如此。笔者认为,在一篇千字文中,除“的、地、得”外,一个词语尽量或最好不要重复出现。那么,在说话或演讲时,也不要老是说同一个词语。重要的事情可以强调三遍,但同样一个词语即使再重要也不能说三次,否则,令人作呕。
滥用“然后”破坏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对于须臾不可离的语言文字,应倍加珍惜,精准使用。当下,网络上的新词层出不穷,良莠不齐,需要筛选、确认,就是口头上的流行语,也需要甄别鉴定。一个小小的连词“然后”潜伏进口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滥用,而且成了习惯用语,值得我们深思。
为避免过多地滥用“然后”,平时,我们要多听听名人专家的演讲,多看看口才方面的书刊,多练练恰当使用或少说“然后”的口才,不断充电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学问,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像豹尾一样刚劲有力,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