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医博,曾威振,邓良权,陈峭卉,徐哲
(1.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1;3.中铁房地产集团华南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4.广东中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400;5.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00)
陶粒混凝土空心墙板是用量较大的一种轻质隔墙板[1],国内外对用于生产墙板的陶粒混凝土和陶粒泡沫混凝土有较多研究[2-7]。掺加引气剂引入少量气泡能解决陶粒混凝土中陶粒上浮问题[8-12]。陶粒泡沫混凝土中,为避免陶粒吸水造成的泡沫破裂,通常需进行预湿处理[13],泡沫剂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14]。
陶粒泡沫混凝土主要采用泡沫剂发泡制备[5],用发泡机预先制备泡沫,通过搅拌机将泡沫与拌合物混合制备。但预先制备的泡沫稳定性较差,且由于泡沫与料浆的密度差较大,容易出现泡沫混合不均匀现象。相比下,使用引气剂,通过搅拌的方式引入气泡制备陶粒轻质混凝土的工艺较简单,是一种较优的隔墙板引气方式,但相关研究很少。
本文结合笔者对我国隔墙板标准及使用要求的分析[15],在免蒸压陶粒轻质混凝土(NCLC)隔墙板开孔设计的基础上,采用能引入大量微小气泡的特种引气剂,进行标准养护条件下引气NCLC 的配合比研究,并与采用泡沫剂的发泡NCLC进行对比;进而采用NCLC 优选配比,分析干热养护条件下不同引气方式对隔墙板试件面密度、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影响,得到优选的NCLC 引气方式。
水泥:广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产P·Ⅱ42.5R 硅酸盐水泥;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1)和300 级的黏土陶粒(堆积密度290 kg/m3,表观密度485 kg/m3,1 h 吸水率1.4%,粒径2~10 mm);自来水。
减水剂:广州砼宝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TB-300 聚羧酸减水剂,固含量20%;引气剂:广州新建化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产HHPC 液体引气剂;泡沫剂:烟台威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类液体泡沫剂。
引气NCLC 制备步骤为:(1)搅拌机中先加入水泥、骨料、约1/3 总用水,慢速搅拌1 min;(2)再加入剩余的水、适量的减水剂、引气剂后慢速搅拌3 min。
发泡NCLC 制备步骤为:(1)搅拌机中先加入水泥、骨料、约1/3 总用水,慢速搅拌30 s;(2)加入剩余的水、适量的减水剂、慢速搅拌2.5 min;(3)泡沫剂用发泡机发泡后,取适量泡沫放入搅拌机;(4)慢速搅拌1 min。
扩展度按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水泥净浆法进行测试,使用的金属圆模高为60 mm,上口直径为36 mm,下口直径为65 mm。
湿密度参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表观密度的方法进行测试,使用1 L 容量筒。养护后密度指在进行3 d 抗压强度测试前的混凝土体积密度,称为3 d 密度。
抗压强度实验采用70.7 mm×70.7 mm×70.7 mm 立方体试件,加载速度设置为0.5 kN/s。因NCLC 含有较多气泡,工作性能较好,试件成型时分2 层装料,每装完1 层后进行左右摇晃2 次,最后刮平。
标准养护制度:试件带模在室内静置1 d 后拆模,再将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养护至3 d 龄期。
干热养护制度:成型后静停5 h,再在50 ℃的烘箱中干热养护5 h 脱模,最后自然养护至3 d 龄期。
对于板厚为90、120 mm 的空心板,JG/T 169—2016《建筑隔墙板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要求其面密度分别不大于110、140 kg/m2。考虑轻质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16],本研究通过合理设计隔墙板的开孔来提高其开孔率,使用较高密度的轻质多孔混凝土制备隔墙板,解决NCLC隔墙板抗压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圆角矩形的开孔设计方案,板厚为90、120 mm 隔墙板的开孔形状、尺寸及混凝土密度要求见表1,隔墙板的横截面示意见图1。
表1 隔墙板的规格及密度要求
由表1 可见,采用上述隔墙板开孔设计,在混凝土密度低于1735 kg/m3时,隔墙板的面密度能够满足要求。考虑到隔墙板配筋以及混凝土生产中的波动,选择1650 kg/m3为实验中混凝土最大湿密度。
参考JG/T 169—2016,制备高度为100 mm、包含2 个完整的肋宽的隔墙板试件(1 组3 个,横截面尺寸及试件见图2)。养护完成后,先测试隔墙板试件的质量,计算混凝土3 d密度和隔墙板面密度,再测试隔墙板试件的3 d 抗压强度。
干燥收缩采用的干缩试件,参照GB/T 30100—2013《建筑墙板试验方法》中干燥收缩测试中的标准法:试件先放入温度为(20±2)℃的水中浸泡72 h,擦干表面水后测试初始长度。然后将试件放入温度(20±1)℃、相对湿度(43±2)%的干缩室中,测试不同龄期的干缩值。
选择砂胶比为2.0、水胶比为0.30,陶粒绝对体积掺量为10%、15%、20%、30%,通过调整减水剂和引气剂用量制备目标湿密度为1450、1550、1650 kg/m3的3 种引气NCLC。考虑材料波动,湿密度范围控制为目标值±30 kg/m3,引气NCLC 的配合比见表2,其工作性能见表3。
表2 引气NCLC 的配合比
表3 引气NCLC 的工作性能
由表3 可见,通过调整外加剂,能够配制出湿密度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随着陶粒掺量掺加,流动性有下降的趋势,需增加减水剂用量。这是由于随着陶粒掺量增加,混凝土中浆体体积下降,且需包裹陶粒的浆体量增多所致。
在制备同一湿密度的混凝土时,由于陶粒密度较小,陶粒用量增加所需的浆体密度越大;在浆体量减少及浆体与陶粒密度差加大的影响下,混凝土中陶粒浮面现象加剧。当陶粒绝对体积掺量20%时,已出现陶粒凸起现象(见图3);而陶粒绝对体积掺量30%时,陶粒上浮现象明显(见图4)。
陶粒绝对体积掺量为30%时的拌合物陶粒上浮严重,故未对该试件进行密度及抗压强度测试。其余配合比试件的3 d密度与抗压强度关系如图5 所示。
从图5 可见,在相同3 d 密度时,混凝土3 d 抗压强度随陶粒绝对体积掺量增加而略有提高,随密度提高而明显提高。从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角度考虑,宜采用较高掺量的陶粒。在实验中也发现,对于陶粒体积掺量为10%的混凝土,湿密度为1450 kg/m3的NCLC 受压破坏时,陶粒基本保持完整,是内部砂浆破坏导致试件破坏;而湿密度为1550 kg/m3的NCLC 受压破坏时,有明显的陶粒破裂现象。这就说明,随着混凝土密度增加,砂浆强度逐渐提高,混凝土的受压薄弱点逐渐从砂浆转移到陶粒,这与王小娟[17]在陶粒泡沫混凝土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为充分发挥陶粒的性能,NCLC 的湿密度不宜低于1550 kg/m3。
将泡沫剂母液稀释50 倍后,使用发泡机进行泡沫的制备。实验中发现,新制备的泡沫细小且较均匀,但稳定性较差。为保证实验所使用的泡沫性能一致,泡沫放置时间不超过3 min。
在2.1 节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较优的配合比进行发泡NCLC 研究。保持砂胶比为2.0,水胶比为0.30,陶粒绝对体积掺量为15%和20%,通过调整减水剂和泡沫用量制备目标湿密度分别为1550、1650 kg/m3的发泡NCLC。湿密度范围控制为目标值±30 kg/m3,发泡NCLC 的配合比见表4,其工作性能见表5。
表4 发泡NCLC 的配合比
表5 发泡NCLC 的工作性能
实验中发现,陶粒绝对体积掺量为20%时,制备湿密度为1650 kg/m3的NCLC 时陶粒上浮现象严重,未对该试件进行密度及强度测试。
将其余配合比试件的3 d 龄期密度与强度及2.1 节中的YT15 进行对比分析,见图6。
从图6 可见,在相同3 d 密度时,混凝土3 d 抗压强度随陶粒绝对体积掺量增加而略有提高,随密度提高而明显提高。在3 d 密度相等时,引气NCLC(YT15)的抗压强度较发泡NCLC(FT15)高。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在3 d 密度为1650 kg/m3时,引气NCLC 的抗压强度较发泡NCLC 高约9%。
实验表明,采用同样原材料和配合比,在同样密度时,利用引气剂制备的NCLC 抗压强度高于泡沫剂制备的NCLC。从生产工序看,引气剂的使用更为简单,气泡质量稳定性较好,是比现有泡沫剂更好的制备NCLC 的方式。
在NCLC 体系中,影响其抗压强度的包括骨料、浆体、骨料和浆体的界面3 个方面,由于引气和发泡NCLC 采用同样的骨料,影响其抗压强度的就只有浆体,以及骨料和浆体的界面2个方面。
切割引气NCLC(YT15-2)和发泡NCLC(FT15-2)试件,用数码相机拍照切割表面,再用Image-Pro Plus 6.0 软件进行气孔结构分析。引气NCLC 灰度化图像及相应的孔隙分析见图7,发泡NCLC 灰度化图像及相应的孔隙分析见图8。
使用Image-Pro Plus 6.0 软件进行图7 和图8 的处理后,因陶粒与孔隙的灰度值基本一致,直接对图片进行孔隙孔径统计包含陶粒的孔径,故手动选择无陶粒、气泡分布较均匀的区域进行孔径分析。
黄士元等[18]认为采用引气剂等方式得到的混凝土气孔直径在0.2 mm 左右。库马·梅塔等[19]认为采用外加剂引入的气孔直径为0.05~0.2 mm。为降低因试件切割过程中,砂子未被切开而整粒掉落形成的孔洞的影响,孔径的统计结果筛除孔径大于0.2 mm 孔隙进行分析,结果见图9 及表6。
表6 引气和发泡NCLC 中孔径分布比例
从图9 和表6 可见,本研究的气孔孔径集中在0.05 mm以内,其主要原因是本研究采用的引气剂为特制引气剂,其引入的气孔孔径较小。
与发泡NCLC 相比,引气NCLC 的气孔孔径较小,且在0.05 mm 内的数量较多,由于微孔对强度影响小于大孔,这也是引气NCLC 比发泡NCLC 抗压强度高的主要原因。
采用蔡司EVO 18 Special Edition 扫描电镜对引气NCLC(YT15-2)和发泡NCLC(FT15-2)的陶粒与浆体的界面、河砂与浆体的界面、气孔内部进行SEM 分析,相片分别见图10~图12。
由图10 和图11 可见,引气和发泡NCLC 中,陶粒与浆体结合紧密,边界不明显;河砂与浆体的界面结合也较好,浆体的密实度也均较高。
由图12 可见,2 种NCLC 气孔内部均有针状的水化产物,但引气NCLC 的针状水化产物明显多于发泡NCLC,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气泡形成方式不同所致。发泡NCLC 是先拌制泡沫,再将泡沫引入混凝土中,为避免气泡破灭,其气泡的强度可能较高,气泡表面的液膜能够较好地阻止水化产物向气泡内部生长,使得其在气泡表面铺展生成。而引气NCLC 是搅拌过程中形成气泡,气泡的液膜可能较薄,因此水化产物能够刺入气泡,向气泡内部生长。
这也进一步表明,骨料与浆体界面及浆体本身对NCLC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影响NCLC 抗压强度的主要是气孔的孔径大小。
干热养护下NCLC 的混凝土及隔墙板试件性能实验结果见表7。
表7 隔墙板试件的面密度及抗压强度
由表7 可见,同样面密度时,引气NCLC 隔墙板试件的抗压强度略高于发泡NCLC;2 种板厚的引气NCLC 和发泡NCLC 的隔墙板试件均满足表1 中面密度要求和JG/T 169—2016 中抗压强度不小于5 MPa 的要求。
干热养护下引气NCLC 和发泡NCLC 的干燥收缩曲线见图13。
由图13 可见,引气NCLC 和发泡NCLC 的干燥收缩曲线基本一致,在前14 d 干缩发展较快,在干燥14 d 后收缩基本稳定,且35 d 干缩值均不大于0.40 mm/m,符合JG/T 169—2016 中隔墙板干缩值不超过0.50 mm/m 的要求,其中引气NCLC 的35 d 干缩值略低。
综上所述,引气NCLC 和发泡NCLC 隔墙板试件的面密度、抗压强度和干缩值均符合JG/T 169—2016 的要求;与发泡NCLC 相比,引气NCLC 的抗压强度略高且干缩值略低,是较优的制备NCLC 的方式。
(1)标准养护条件下,相同密度时,引气NCLC 的抗压强度略高于发泡NCLC。其主要原因是,特种引气剂能在NCLC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其孔径略小于发泡NCLC。
(2)优选的NCLC 配合比为砂胶比2.0、水胶比0.30,陶粒绝对体积掺量15%,目标湿密度为1650 kg/m3。免蒸压干热养护条件下,引气和发泡NCLC 隔墙板试件的面密度、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符合JG/T 169—2016 的要求。
(3)与泡沫剂相比,利用引气剂引入微细气泡施工更方便,气泡稳定性更好,同密度时抗压强度较高且干缩值略低,是较好的制备NCLC 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