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兰 唐名丹 杨立国
(1.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衡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基地;3.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近年来,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改革农村教育的一支“特种部队”,肩负着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公费师范生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会回到生源地的乡镇中小学任教,他们在当地服务期限不少于8年。因此,他们是否具有乡土情怀、是否愿意扎根乡土显得格外重要。2015年起H师范学院开始招收公费定向生,针对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公费师范生的特点,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在公费师范生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乡土情怀的渗透将对他们未来更好地服务乡村教育且“留得住”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笔者对H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师范生课程教学中的乡土情怀渗透情况进行了实证调研,以期为公费师范生课程教学改革和能更好地培养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象是H师范学院的公费定向生,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主要调查公费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情况。本次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7—19日,历时12天,发放问卷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率100%(见表1)。调查对象在公费师范生所在年级中随机抽取,其中男生占20.34%,女生占79.66%,大四参与率最高,大二无人参与。
表1 被调查公费师范生结构分类统计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公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中,乡土情怀的渗透还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我们将结合调查进行进一步分析。
1.教师主动渗透乡土情怀的意识不够,自身乡土文化素养缺失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精彩有趣的讲解让公费师范生热爱乡土文化,了解更多的乡土文化知识,能够激发乡土情感,为未来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然而,当下几乎没有高师院校开设专门的乡土情怀课程,H师范学院亦是如此,所以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情怀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H师范学院任课老师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情况并不理想(表2),针对“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谈地方名人故事”这一问题,选择“符合”的学生仅占了37.29%,“让学生分享家乡习俗”的也只占32.2%。从表中不难看出.几乎超过半数的老师在课堂上是缺乏主动渗透乡土情怀的意识的,自然也就不会有对应的行为。高师院校教师大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但部分乡土情怀素养缺失,这也直接影响着他们课堂中乡土情怀的渗透。笔者访谈了两位H学院公费师范生任课教师,刘老师任教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普通心理学和SPSS软件教学,肖老师任教数学专业的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通过访谈发现,这两位教师对乡土情怀都有一定的认识,对乡土情怀的意义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回答“乡土情怀教育对公费师范生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时,刘老师认为乡土情怀教育有利于公费师范生坚定自己的信念,有利于他们在家乡的长期发展;肖老师认为乡土情怀教育能够使公费师范生衍生出扎根乡土的坚强意志。但在问到“是否在课堂渗透乡土情怀”,两位老师又表示渗透不够,不知道渗透什么,如何渗透。
表2 任课教师在学科课程中对乡土文化的解读情况
2.学生对家乡文化认识不足,乡土情怀相对薄弱
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物质生活,喜欢“炒鞋”、买盲盒、追求名牌等,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流行元素、流行风格,但是却缺乏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认识。认识家乡文化对增强学生乡土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表3)显示,在对家乡文化了解程度这一维度的调查中,公费师范生除了对家乡的特色美食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约60.68%的人选择了“符合”,而对家乡的传统节日、祭祖仪式、丧葬文化、婚姻习俗和历史的了解的程度都有待提高,“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比例超过了50%。不仅如此,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对乡村文化价值观产生偏差,觉得乡村文化落后低俗,城市文化先进高级。调查中对家乡的传统节日、祭祖仪式、婚姻习俗明确表示“喜欢”的人仅为35.8%。在“毕业后,我会选择回家乡的乡村任教”这一问题中,有50.84%的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38.64%的学生选择了“符合”,说明大部分公费师范生都会根据合同要求毕业后回家乡任教。但是在“任期满后,我会争取去城市工作”这个问题上,63.55%的公费师范生都想争取去城市。乡村的偏僻、寂静和乏味与繁华的城市生活比起来更加深了公费师范生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他们对未来乡村生活感到焦虑,乡土情怀意识淡薄,缺乏对乡土的认同感。可见,公费师范生对家乡文化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乡土情怀的缺失。这对于即将去农村工作的公费师范生而言,乡土情怀是这些未来乡村教师今后奉献乡村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高师院校必须加强培养。
表3 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
3.学校缺少有关乡土情怀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通识课程是要培养综合发展的人,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意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恰当的审美观、劳动观,还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能力、爱国情怀,这与通识课教育的教育目的一致。通过H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在一系列通识课程里几乎没有有关乡土情怀的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能和教学素养,H师范学院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师语言”“教师教育心理学”“三笔字”“教育学原理”“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PPT的制作”“动画制作”“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等。其中与乡土情怀教育相对有关联的就是“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除此之外,其他课程与乡土情怀教育关联不大,几乎没有涉及乡土情怀的教育内容。
4.校园文化建设忽视乡土情怀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1]但是H师范学院有关乡土情怀校园文化建设不够理想。调查中,针对“学校经常开展有乡土文化的讲座”这一问题,有38.98%的同学认为只是“基本符合”,37.29%的同学认为“不符合”。对于“学校经常组织乡土情怀课外实际活动”,有33.9%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38.98%的同学认为“不符合”。针对“学校开设了有关乡土情怀的社团”这一问题,37.29%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33.9%的同学认为“不符合”。同时,通过访谈我们发现H师范学院有众多的课外活动,但是遗憾的是涉及乡土情怀的校园活动少之又少。在社团活动中,有王船山文学研究社、长风书法社团等社团与地方文化有一定的关联,但没有直接设计乡土情怀教育的校园社团或者校园活动。可见.H师范学院在乡土情怀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比较薄弱。
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中缺乏乡情教育,直接导致公费师范生对农村生活不了解、不认同的心理状态。在公费师范生的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情怀,让公费师范生从课程中去构建乡情,更深一层地去领会农村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诉求。公费师范生在生源地服务期满之后,由于农村生活不便利、社会关系等原因,他们会选择离开。他们对乡村风俗、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知之甚少,对乡村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关注甚少,因此对乡村没有亲密感,所以,在学校课程中实施乡土情怀渗透是为了帮助公费师范生提前融入农村。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乡土文化教育和情感培养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自身要有对乡土文化知识清晰的认识、判断与分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态度与期望,并根据情况随时适当进行调整与改造。如结合个人所教学科特点,自然地融入乡土文化知识,或者将其渗透到学生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样不仅使乡土文化知识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也能更好地寓教于乐,增加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任课教师要为公费师范生乡土文化教育认同树立榜样和示范,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各类乡土知识经验的积累,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这些知识经验进行优化整合,用自己丰富的乡土知识储备和教育智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乡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学校也可以通过邀请湖南省内的乡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来校与教师们定期进行座谈与交流,或者带领教师团体以参观学习的方式到各个传统文化点进行考察学习,让教师们在与学者们的沟通中以及实际的考察中,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师个人的乡土文化素养情怀。在学生眼中,这样具有丰富乡土文化经验和情怀的教师无疑也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和吸引力的。身教重于言传,当教师自身对乡土文化认识不断加深,情感也会随之深化,自然就会形成很多自觉的行为,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知识的渗透影响,让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也在不自觉中受到感染,形成积极的乡土情怀和文化认同。
地方高师院校在培育公费师范生的过程中,学生基础课程的设置目标中必须包含对学生地方乡土情感的培养。首先,专业教师在自身课程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乡土文化元素,树立以培育学生乡土情怀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其次,针对公费师范生的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乡土文化选修课,拓宽公费师范生的知识范围,赋予学生更多灵活选择的机会。学校也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开设乡土校本课程,确定教材总体框架后,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和当地乡土文化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编写。这样就可以使公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的课程设置相区分,使公费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更具有乡土教育的特色。同时为积极参与开设乡土文化课程的教师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提高师生的积极性。高校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还要扩展到生活实践中,要积极开发与乡土情怀实践相关的教学资源。乡土情怀的产生离不开实践,它同时又可以用来指导和推动实践。公费师范生乡土文化实践是其乡土文化自信和乡土情怀形成的现实基础,没有经历实践体验感受,乡土情怀也只会是一句空话。一方面,高师院校和教师要正视公费师范生的特殊性,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需求,在培育他们一般师范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他们实实在在的明确未来所需要肩负的发展乡村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要为自己将来要成为乡村教师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要通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让公费师范生回到乡村体验,可以参与到乡村建设、发展等各方面的公共事务中来,更好地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只有敢于真正从“象牙塔”走进乡村,公费师范生的“乡土情”才能真正得到滋养,才能正确面对乡村和城市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公费师范生忙于应付高校各类专业文化理论考试,而无暇开展乡土文化实践。为此,高校要将教学评价与各类乡土实践课程紧密结合,不要把一般的理论考试和学科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契机,结合乡村教师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地将各类乡土资源变为育人资源,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课堂。鼓励教师积极策划各类乡土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收集地方乡土文化信息并展开交流讨论,使教学密切结合乡村文化和教育实际。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高师院校对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的渗透,也必须把握好校园文化这个隐性课程资源阵地。当前城市文化是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乡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高校一直都面临阻碍,很难吸引学生的认识和关注,深入影响学生。为此,地方高师院校应该抓住国家乡村振兴,大力为乡村培养输送公费师范生的契机,重构校园文化,为乡土文化在校园传播、发展和扎根提供土壤。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的出路不是对乡村文化价值的简单认同,而应立足于多元文化观念基础上,培养跨文化生存的能力,同时立足于乡村现实参与文化的创造。[2]高师院校可以与地方传统文化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学校校园文化的打造,要努力使校园环境与乡土情怀文化教育相结合,善于抓住当地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文化共同体。[3]将独特与个性的地方文化与高校原本开放、先进的城市文化进行结合,以乡土的纯净质朴净化校园城市文化中的浮躁与虚荣,实现校园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学校可以聘请研究乡土文化的专家来学校定期进行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或者邀请特色民间艺术大师进入校园为同学们讲授展示一些民俗艺术,让学生感受优秀乡土文化以及当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可以举办一些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活动,如,以“那个小山村——我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以图片、文字和语言的形式向全校同学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提升学生对家乡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自豪感。此外,高校要积极建立一些乡土教育实践基地,在学校做好宣传,组织志愿者去这些教育实践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并作为义务宣传员,把所学所感受到的乡土文化和思想在校园内进行传播,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走入乡村。H师范学院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到校外乡村进行实践活动,例如,了解本地英雄人物的事迹:王船山、罗荣恒等;走访当地博物馆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这样走入乡村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收获乡土知识,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乡土知识的魅力和独特,增加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