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背景下体育800/1000米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探析

2022-03-31 02:18:06马瑞
当代体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长跑训练方法耐力

马瑞

在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体育课程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也是当前中考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800/1000米中长跑则是体育中考的常规考试项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中学生的中长跑成绩并不理想。这些学生对中长跑项目的态度通常是参与训练的兴趣不高,耐力不足,缺乏信心,存在畏难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这不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总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要想改变以上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探寻有效的800/1000米中长跑教学训练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中长跑训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建立较高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要确保训练方法的科学有效,促使学生的中长跑成绩能够有效提升。本文围绕相应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方法展开分析探讨。

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获得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级升学考试的选拔模式仍然为应试模式,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导致学生、家长、教师仍然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智育教育中,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这也使得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繁多的课后作业,沉重的课外补习,使得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于沉重的身心负担之下。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目标也难以有效落实。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近几年对中考工作进行了改革,提升了体育项目在中考中的分值比重,这也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体育教育的决心。体育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提升学生体质,增强学生体能和耐力,这有助于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身体基础。另外,在体育训练中,还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等,能够起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800/1000米中长跑是中考体育的必考科目,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从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亚健康状态、肥胖、耐力差、不爱运动等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中长跑成绩也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坚持跑完全程或是勉强处于达标线的学生来说,他们对800/1000米跑的训练会有较大的抵触情绪,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实际上,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学生的中长跑成绩都会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提升。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从中考改革的角度出发,将提升学生的800/1000米中长跑成绩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创新,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训练之中,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本文从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出发,围绕该体育中考项目的有效训练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1 800/1000米中长跑项目特征分析

当前的中考体育中长跑项目方面,女生考试项目为800米跑,男生为1000米跑。该项目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和肌肉生理反应,学生的跑步成绩与其速度、耐力、力量存在密切相关性。要想让学生的中长跑成绩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力量、耐力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这两项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之后,跑步速度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测验成绩。但是项目训练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展。如有的教师一味让学生围着操场绕圈跑,这样的方式单一枯燥,且训练强度比较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且对于那些力量、耐力较差的学生来说,难以坚持跑完全程,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为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训练方法,提升800/1000米跑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多元性、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身心更加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参与训练,逐步提升成绩。

2 800/1000米中长跑项目有效训练方法

2.1 行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

对初中生800/1000米跑成绩难以有效提升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学生的训练兴趣存在密切关系。很多学生的个人体质、运动能力相对较差,测验成绩不尽如人意,这会影响学生在该项目中的训练信心,他们也常常将自己测验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身体条件问题。实际上,学生的力量、耐力都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得到提升的,若学生在训练中的积极性不高,不尽全力,必然难以有效提升测验成绩。为此,教师一定要加强有效教学方法的钻研,让800/1000米跑教学和训练能够以一种更加轻松活泼、充满趣味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消除对该项目的认知误区,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训练中。

2.1.1 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直接决定初中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受到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训练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不愿参与到训练之中。另外,一些学生对800/1000米跑等体育项目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这主要与先天因素有关,后天努力收效甚微,因此在训练中表现得比较懈怠。要想改变学生对800/1000米跑的学习和训练态度,教师首先应当营造一个比较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训练目标方面,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只是凭经验给学生制定相同的训练目标,必然会导致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达标。这会让学生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训练信心逐渐丧失,失去努力的动力。要想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要具有较好的因材施教意识,对学生的训练目标进行分层,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宜的努力目标,成绩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以男生1000米跑的训练目标设计为例。该项目的满分为3分37秒,记10分,及格标准为4分49秒,记6分,并且对各不同记分标准进行了明确划分。教师将学生平时测验成绩做好记录,以此作为训练目标的制定标准,将学生努力的目标制定为与其成绩最近的高一层次的水平。如学生上次的测验成绩在4分58秒(5分),则其训练目标定为4分52秒(5.5分),让学生能够看到努力的希望。当学生达到目标之后,再进一步提高目标。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更加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参与训练。

2.1.2 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

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地點主要集中在操场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口头讲授、现场示范等,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在新时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信息技术,为体育课堂增添光彩。如在热身阶段,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兴致,将热身运动落实到位。教学800/100米跑技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入教室,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让课堂教学、训练的趣味性明显提升,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2.1.3 训练方法多样,保持学生新鲜感

8000/1000米跑的考试形式固定,很多教师因此陷入一个教学误区,认为训练就应当完全按照考试的规范要求进行。实际上,这种训练方法形式枯燥,强度较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受到明显影响。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要对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在课堂训练中能够灵活使用多种不同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训练内容始终保持新鲜感,从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当学生保持在身心愉悦的运动状态,会从“累且痛苦”变为“累并快乐着”。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之下,“快乐”的训练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耐力,促使他们勇于坚持,不断挑战自我,最终获得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如“计时跑”。教师设置几条环形跑道,分别在200米、400米处设置报时员。当参与训练的学生跑到计时点的时候,计时员使用秒表进行报时。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时间观念得到较好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控全程的跑步节奏。如有的学生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速度比较快,但是由于耐力不足,速度很快就会慢下来,导致后半程无法发力,甚至难以坚持跑到终点。随着计时跑训练时间的延长,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跑步节奏和速度,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中长跑能力有重要意义。又如“变速跑”。这类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如让学生排成一个纵队,保持慢速跑的状态,在教师下达指令之后,队伍最后一名学生加速跑至队伍的最前面。再如“间歇跑”。由于800/1000米全程跑的时间比较长,训练强度大,学生容易对训练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可以采取间歇跑的训练形式。每次跑步的距离为200米、300米、400米等,在跑完规定的距离后,中间休息1-1.5分钟,让学生继续开始下一次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对于耐力较差的学生尤为适用,能够消除他们对全程跑的恐惧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们的耐力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2.2 教学跑步技术训练,提升学生中长跑能力

学生中长跑成绩除了受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之外,与技术的掌握情况也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教师不能忽视中长跑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以呼吸技巧的训练为例。在中长跑过程中,呼吸与步伐应当保持比较协调的关系,常用的呼吸频率为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原地摆臂的形式,专门训练呼吸节律,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跑步训练中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避免出现呼吸节律被打乱的情况出现。另外,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中长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如蹬地时腿部的屈伸时间和程度,让学生在摆腿期间,腿的弯曲阶段将重心适当迁移,以便节省力气,提高速度。跑步过程中,摆臂与摆腿应当相互协调,可以适当开展摆臂幅度和速度训练,正确有效的摆臂对于提升中长跑成绩有重要作用。跑步时,脚掌着地的速度、腾空时间与跑步速度也存在密切关系,教师要集中训练学生的相关技能,使他们在跑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技术习惯。为了提升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身体灵活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负重练习,如在腿部负重的情况下练习大步走、换腿跳、跳台阶等。还可以开展蛙跳、高抬腿跑、单腿跳等。在以上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跑步速度练习。速度练习也有多种不同方法,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种常用方法:(1)下坡跑;(2)顺风跑;(3)超短程接力跑,如4×25米接力,4×40米接力,4×50米接力;(4)让距离追赶跑;(5)短程行进间快速跑,如50米快速跑、60米快速跑等。每种跑步速度训练方法每次训练几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开展中长跑技术教学时,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或是进行课堂示范,一些学生难以看清楚技术动作过程,因此会影响整体训练效果。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用多媒体进行技术动作的直观演示、讲解,还可以将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让他们课下的时候自行观看学习,从而提升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训练时自觉规范自己的动作,养成良好的跑步习惯。

2.3 有效渗透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中长跑项目比较考验学生的耐力,能否坚持跑完全程,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测验成绩,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都有密切关系。在800/1000米跑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不同举措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耐受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于那些达标困难、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心理暗示法,在感到难以坚持下来的时候,不断在心理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能行”,让坚定的信念给自己带来力量。教师也应当多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的测验成绩有一点进步、能够从中途放弃到坚持跑完全程时,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的成果,增强训练的信心。另外,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确保各层次学生在几个小组间均匀分布,以小组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拼搏进取精神等进行有效培养。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每一名学生都会在训练中拼尽全力。教师还可以将班级中800/1000米中长跑成绩进步较快的学生树立为典型,让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分享心得、经验,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会越来越强,个人的人格品质、身心健康水平等都会获得有效的发展。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将体育课程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新中考改革政策实施之前,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中考改革之后,学生们的升学压力明显增加,体育学科的成绩比重也明显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要高度重视中考体育项目800/1000米跑的教学和训练工作,通过创新教学和训练方法、渗透挫折教育等举措,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大的训练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明显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伊宁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中长跑训练方法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12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车迷(2017年10期)2018-01-18 02:10:57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6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