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规定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2022-03-31 02:19尚梦雨
江西教育C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尚梦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感悟本性、叩问本质,让学生了解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道理、内在意义和内在尺度。在研究数学规定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数学,掌握研究数学的方法,形成研究数学规定性知识的策略。只有对数学规定性知识进行解构,探讨规定性知识的来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数学规定性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规定性知识   本质探究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有许多规定性知识。这些规定性知识包括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许多教师往往在潜意识中认为,规定性知识就是一种“数学的规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或认为数学规定性知识不适合学生讨论和探究,因而往往采用“告知”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对规定性知识追本溯源,让学生认识到规定性知识的合理、合情,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定性知识。

一、 追溯本源,了解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道理

数学规定性知识尽管是一种“数学律令”,但这些“数学律令”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有其内在的道理。为什么人类在计算、计数过程中会普遍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为什么要将2月规定为平月?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60?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了解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道理。学生只有了解、把握了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逻辑,认识到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必要性,学习数学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略数学背后的别样风景。

例如,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等一些边的命名,在许多教师看来都仅是一种规定性知识,这有其内在的道理吗?事实上,这些图形的命名都有其合理性、必然性,它们都是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而命名的。换言之,这些图形的边的命名都着眼于计算周长、面积等后续研究的需要。在教学中,笔者追本溯源,从图形命名的发端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命名,从而让学生体验规定性知识的“活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数学本质性问题后,画了一条线段,让学生以这条边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学生认识到根据一条线段的长短就可以确定正方形的大小、形状,因而认识到正方形边长的重要性。接着,笔者画出一条线段,让学生根据一条线段的长短想象长方形。学生发现,根据一条线段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和形状,因为以一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无数个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增加了一条线段(宽),让学生根据两条线段(长和宽)来想象长方形的大小和形状。学生发现,根据两条线段的长短就可以确定长方形的形状和大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认识到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等命名的合理性。这样对数学规定性知识进行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后续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 感悟本性,认识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意义

数学规定性知识是人类实践的智慧结晶,不是静态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活泼的。现代数学思想家格奥尔格·康托尔认为,数学的本质是自由。数学规定性知识往往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数学思维,体现着数学的内在意义。为什么会产生负数?负数为什么还可以减去正数?这些数学知识正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感悟,让学生认识到诸多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意义,认识到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价值。

例如,在教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很多教师就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顺序,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等。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计算顺序的内在合理性,只能让学生进行机械识记。这样的机械识记,常常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弄错运算顺序。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规定性知识背后的数学意义。在教学中,笔者从两个维度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运算顺序的内在意义:一是赋予运算顺序生活化意义。笔者引导学生举例,例如:“小红买了3本练习本和1支钢笔,1本练习本的价格是2元,1支钢笔的价格是10元,一共要花多少元?”让学生在列式、计算过程中感受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二是赋予运算顺序数学化意义。例如,笔者引导学生计算“15+15+15+15+15+20”,让学生将加法算式优化,从而让原来的算式变成“15×5+2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笔者从生活和数学两个视角,不断深化学生对数学规定性知识的理解,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规定的本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规定性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 叩问本质,认识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内在尺度

在数学学科中,所谓的数学规定性知识并不是枯燥的,也不是神秘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尺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叩问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从情、理两个视角,去感受、体验规定性知识。对于数学规定性知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理性地认识、质疑、反思、创造数学规定性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学规定性知识,数学规定性知识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的进阶、学力的提升、素养的生成。

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走上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旅程,应当引导学生参与人类创造知识的鲜活历程。例如,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应当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中的“方向”“角度”“距离”等三要素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人类创造“极坐标系”的例子,引导学生从面、线、点的视角,不断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在茫茫大海上,一艘船遇险,要怎样才能快速找到这艘船?因此,快速地、精准地锁定船只的位置就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认识到要有一个已知的参照物,然后根据已知参照物确定船只和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其次,学生认识到茫茫大海就是一个平面,为了精准地锁定船只,就必须对平面范围进行划分,比如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进而建构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八个方向;再次,学生在对平面进行“方向分割”的基础上,认为这样做还不能精准地锁定船只位置,于是从对平面的划分转向对平面内线性维度的创造,进而建构出“角度”这一核心概念。最后,学生发现,仅有线性维度还不能精准地锁定船只的位置,因而自然建构、创造了“距离”这一概念。通过“方向”“角度”和“距离”,学生能精准地确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展现规定性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到规定性知识的数学本质,有效地对接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了学生深度研究数学的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规定性知识的生成过程,能让学生认识到规定性知识的严谨性、必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规定性知识的重要性,发掘数学规定性知识的历史渊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数学规定性知识,掌握数学研究方法,数学规定性知识也在学生的研究中逐渐变得通透起来。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 (第五辑) :自然界中的数学模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石志群.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为例[J].数学通报,2019,58(1):13-15.

[3]季国栋.关于“数学规定”的理性思考和教学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5):47-52.

[4]汤卫红.“数学规定”教学何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2):19-21.◆(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