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
沈雪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她的父亲沈健林经营着一座窑厂,想在退休前让女儿接他的班。沈雪一心痴迷于画画,不愿意当一个又脏又累的窑工,不过,她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不少窑工的日常生活,还在比赛中得过大奖,总算让沈健林感到一丝欣慰。
这些天,城里新开了一家时尚餐厅,装修挺有特色,沈雪闻听后便驱车前往。到了一看,忍不住啧啧称奇,餐厅装修融合了许多砖瓦艺术,尤其是包厢有如一座座窑墩。不仅如此,在顾客等待区还有泥胚体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沈雪不由感叹,现在的餐厅为吸引顾客,在装修上下足了功夫,但这种装修风格还真是少见。
按照事先訂好的,服务员带沈雪来到六号窑。进去后,里面另有一番洞天,橘黄色的灯光温馨浪漫,四周鲜花异草点缀,圆形的屋顶布满星光。
沈雪顿时来了食欲,边吃边拿手机拍照,还把照片上传到朋友圈,极力推荐给朋友。一顿饱餐后,沈雪来到大堂,这时,一幅墙画引起她的注意。这幅画被雕刻在四块硕大的方砖上,画的是出窑时的情景,窑工们手捧方砖,面带微笑。
沈雪盯着墙画看了许久,越发觉得不太对劲,这幅画与自己获奖的作品《出窑》极其相似,她的脑海瞬间浮现两个字:抄袭。沈雪最容不得别人抄袭她的作品,当场就嚷着要找餐厅老板讨要说法。
不一会儿,老板陈力走了过来,问明原因后,笑着说:“你就是沈雪吧,我经常跑去看你的画展。”
沈雪没心思跟陈力闲聊,她指着墙画气愤地说:“陈老板,你未经我许可,就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我的画作,严重侵害了我的著作权!现在你不但要马上把墙画撤下来,还要赔偿我的损失。”
陈力坦诚地说自己看过沈雪的《出窑》,虽然两者相似度很高,但墙画是他根据自己拍的照片雕刻而成,是他的作品,不存在抄袭。
对于陈力这番解释,沈雪根本无法接受,她丢下狠话:“陈老板,既然你不肯承认,那我们只好法院见了。”
回去后,沈雪就开始准备起诉材料,她打算向陈力索赔一百万元。
沈健林知道后,匆忙赶到沈雪在城里的家中,极力阻止沈雪起诉陈力。沈健林说,陈力是他的客户,这次餐厅装修用的砖瓦全部来自窑厂,本来窑厂效益就不是很好,沈健林怕事情闹大,会影响到窑厂的生意。
沈雪轻蔑一笑:“爸,您怎么如此是非不分,陈力侵权跟他购买窑厂的砖瓦完全是两码事。”
沈健林嗫嚅着说:“我跟陈力打过交道,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相信他不会做出侵权的事。再说他的餐厅刚开张没多久,你把他告上法庭,还要索赔一百万元,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沈雪提高声音说:“是陈力不知羞耻在先,如果他当时同意撤下墙画,就没有什么事了,可他嘴巴硬不同意,那只能对簿公堂了。”
沈健林说不动女儿,想了想,说:“爸平时忙于窑厂的事,一直没时间去看你的画展,你把那幅《出窑》拿来给爸看看。”
沈雪应了一声,把沈健林带进画室,拿出《出窑》平铺在画案上。沈健林看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问她:“陈力就是抄袭了你的这幅画?”沈雪点了点头。
沈健林卷起画,耐人寻味地笑了笑,说:“小雪,我们父女俩好久没有聚餐了,要不你带我去陈力的餐厅,我们一起吃顿饭。”
沈雪明白沈健林的用意,他是想借吃饭的时候,亲眼看一下那幅墙画。这样也好,让他心服口服。沈雪精心打扮了一番,当即开车带沈健林去了陈力的餐厅。
两人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来,点完餐,沈健林就径直去看那幅墙画。沈雪心中暗说,果然是来看那幅墙画的,您就慢慢欣赏吧,看您还有什么话说。可没想到,沈健林回到座位后,对那幅墙画啧啧称赞,继而对陈力又是一番夸赞,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砖雕人才。
坐在对面的沈雪听得极不顺耳,有些生气地:“爸,您怎么又在帮陈力说话了,难道您没看出来,那幅墙画就是抄袭我的《出窑》吗?”
沈健林笑而不答,招呼服务员过来,说要见见老板陈力。当着服务员的面沈雪不便发作,把头上的帽子压了压,希望陈力不要认出她来。听服务员在对讲机里说有客人找,陈力马上走了过来,看到沈健林喜出望外:“老沈叔,原来是您呀!开业那天,我怎么都请不动您,不想今天您不请自来了。”
沈健林谦逊地笑笑,说:“哪里,我这人平时不喜欢抛头露面,就想踏踏实实做个窑工。”
听着两人说话,沈雪觉得浑身不自在,好想瞬间消失。这时,陈力注意到了她,问沈健林:“老沈叔,您找到新徒弟了?”
沈健摆摆手,说:“你误会了,她是我的女儿。”
听到这里,沈雪知道躲不过去了,索性一下摘掉帽子。显然陈力之前不知道沈健林和沈雪是父女关系,他吃惊地问道:“原来你就是老沈叔的女儿?”
沈雪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陈力站在那里很尴尬。沈健林见状,连忙招呼他坐下,说:“小陈,那幅墙画我仔细看过了,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敢肯定地说,你没有抄袭我女儿的作品。”
话音刚落,沈雪就坐不住了:“爸,都什么时候了,您还一味地帮他说话,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沈健林让女儿不要急着动怒,说:“我先问你,你的《出窑》最初是不是画给我的?”沈雪点头。
在沈健林五十岁生日时,沈雪背着画板来到窑厂,想给沈健林画一幅肖像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
那天,正好是恢复大方砖生产后第一次出窑,沈健林想以此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可又拗不过女儿的一片好意,就把窑工们拉到一起,这才歪打正着有了这张画。
沈健林动情地说:“小雪,我要感谢你,你的《出窑》出名后,窑厂很快成了网红窑,来参观的人最后都要求拍大合影,久而久之姿势大同小异,慢慢地大家都厌烦了。可来的都是客,不便与人闹个大红脸,再有大合影时只好强颜欢笑。”
陈力一拍脑袋说:“老沈叔说得对,当时拍了好几张照片,不是笑得干巴巴,就是笑得太过了,好不容易才勉强拍了张照片。”说着话,陈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说:“上次你指责我抄袭,我一慌张竟忘了照片放哪里了,后来我怕你真会起诉我,就一直放在身上。”
这回轮到沈雪疑惑了,她拿过照片走到墙画前,经过认真比对,果然墙画是根据这张照片雕刻而成,正如陈力所说,窑工们笑得干巴巴,一点都不自然。沈雪红着脸回到座位,诚恳地向陈力道了歉。
接下来,三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说话间,陈力道出了深藏在心中的秘密。陈力说,他的爷爷是个外乡人,颠沛流离一路来到此地,进了窑厂做了一辈子的窑工。小时候,陈力常听爷爷讲砖瓦故事,他从小就跟人学习砖雕,后来才转行从事餐饮行业。如今,传承和发展窑文化蔚然成风,作为窑工的后代,他也想尽一份力,这才开了这家时尚餐厅,让客人享受美食的同时传播窑文化。
听了陈力的讲述,沈雪不禁竖起大拇指,相比之下,她做得还远远不够。沈雪把目光看向父亲,发现父亲黝黑的脸庞日渐衰老,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