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中兴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也会受到较强的压迫感,需要基于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此缓解焦虑的情绪。根据相关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所存在的焦虑情绪,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缓解空间,塑造健全的人格。本文先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的相关对策,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从整体上来看,健康程度比较高,但是当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实习或者求职阶段,将会面临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调解工作,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存在抑郁症或者是精神崩溃的现象。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不仅可以调节肢体运动能力,也能够缓解精神上的紧绷感,进而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一定的动力。以此,更好的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干预作用
1.1 体育锻炼可提升学生神经系统反应能力
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丰富神经细胞突触中传递神经的介质,并在对神经冲动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引出释放更多的介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突触之间的传递速度,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够更好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自身的耐久力。
1.2 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免疫功能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增加心脏的输出量,静息心率会有所下降。并使得关节动脉每次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扩张和有效的休息。心肌血液供应的相对充足,毛细血管会有所增多,纤维也会逐渐的增粗,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心肌的收缩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血管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还能够明显的增加淋巴细胞所具备的免疫功能,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1.3 体育锻炼增加呼吸系统功能,提升骨密度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肌肉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使得呼吸器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随着呼吸运动的加强,呼吸也会变得更加的主动,幅度也得到了相的扩展,从而提升了肺部的气体交换率。以此可以有效地防御常见的一些呼吸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也可以有效的提升骨密度,运动使得骨密度不断的增加,通过机械用力可以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激活相关的骨细胞从,而加强骨的形成。通过运动的过程也能够使得骨密度有所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增加骨骼的含量,提高人们的骨密度。
2 体育锻炼干预心理健康的关注要点
2.1 体育锻炼过当损害身心健康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以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尤其是要具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大脑。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体育锻炼中要保证适量、防止过当,以防出现损害心理健康的现象。
2.2 体育锻炼应与心理调节节奏一致
体育锻炼的开展要与心理调节相一致,成为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学生正常的身体运动相比,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并不相同。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并不能满足学生在运动中的项目,如:篮球比赛中的运球,让学生了解队员的位置,要注意其中的范围,要做到前进运球,还要防止别人拦截,需要学生分配注意力。几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运动员做到勇敢、坚持,不怕困难,要具备积极乐观的情感,就发展水平来看,并不能满足运动的需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极大的提升自身的心理水平。体育锻炼要与心理调节保持一致,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3 体育锻炼应考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体育运动本身具有集成性、竞争性的特点,自身能力的高低、修养等都表现的比较明显,对自身有明确的自我认知。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正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修正,以此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育锻炼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体育运动一般具有艰苦、激烈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中,会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有助于让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状态。体育运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中,需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相互配合,提升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中的喜悦,也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体育锻炼作用于心理健康的调节机制
3.1 体育锻炼负荷应符合认知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锻炼的开展需要身体和头脑的相互协调,为此,在锻炼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身体协调能力,以此刺激身体激素的释放,达到优化认知能力的提升的目的。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加快反应能力,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以及行为感知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着重转变思维形式,以此促进大脑皮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智力系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提升大脑系统自身的灵活性,以此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其次,大脑的高速运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里状态。学生忘我的投入,会忘记压力。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通过对体育项目的了解进行知识技能的學习,提升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愉悦感。在体育锻炼中通过独特的方式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调节心理状态。
3.2 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之间的相处是相对比较融洽和愉快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开展体育锻炼时,可以通过语言或者肢体方面的行为进行交流互动、配合,加强情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改善人际关系。人之所以存在心理疾病,往往来自于失调的人际管理,如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长此以往,会容易产生孤独或者纠结的现状,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心理健康状态。体育锻炼一般是多个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呈现出群体特点,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性格往往比较开朗,也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容易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较少的出现一些孤独或者是交流等方面的理疾病。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构建完善的人际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不仅仅是心情愉悦,也能够帮助学生具备较为融洽的交际氛围,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3 体育锻炼应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抗压能力
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可以产生积极的健康和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心所存在的焦虑以及消极方面的情绪。为此,在体育锻炼当中,可以引导大学生经常参与一些具有竞技性性质的比赛,在比赛当中,可以暂时的抛开烦恼,使得整个的思维和身体都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在比赛结束之后,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获得优越感。而暂时失败的队伍也会获得相应的鼓励并督促进行锻炼,取得下一次的成功。除此之外,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自信心,有效的宣泄和排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也是体育锻炼所带给大学生心理环节的一种重要作用。总之,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学生的抗压能力,进而有更加饱满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工作之中。当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所优化时,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更多的动力,塑造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
3.4 构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锻炼心理干预机制
当人们面对刺激时,会产生一些的引起反应,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大脑中的内咖肽,能够有效的对这种应激反应进行阻断,从而使得人体处于相对比较舒适的状态。此外,通过适量体育锻炼活动的形式,也能够使得人们的大脑得到放松,不必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通过从事长期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也能够让学生适应一些积极的自我表象。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方法散步或者是慢跑,可以更好地训练高应急反应的人群,从而使得自身的状态达到最佳。可见,通过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对人们的情绪有所改善,而且也能够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所产生的疲劳症状,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关系。如果经常处于过度紧张或者是情绪低落时,都会产生疲劳感。为此,这就需要合理的从事体育锻炼,以此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摄氧量,增加免疫力,消除所存在的疲劳感。通过结合学生的色身心发展特点构建相关的干预机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锻炼之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优化体育锻炼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有所了解,保障学生具备健全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5 提升适应能力,改善状态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际交往不断减少,精神也会出现空虚的状态,这些现象的存在,还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或者是焦虑问题。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的体育锻炼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学生存在的负面情绪,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对学生心理疾病进行治愈的一种方式方法。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三个概念之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而这三个概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要能够认识到身体健康是最为基础的,健康发展的前提也要能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要能够将心理健康作为首位。当有了心理健康之后,再有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则能够更好的应对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能。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能够认识到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紧密联系的。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也能够改善心理失衡或者是紧张的情绪。
3.6 严格要求,约束自己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能够引导大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为人们在运动当中可以提升其自信。自信的心理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存在的自卑或者是焦虑的心理,同时,体育锻炼一般都是在比较正规的场所,在体育运动当中,会为自己制定严格的计划来规范锻炼行为。这样可以引导大学生利用规则来约束自己,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的产生,也会对大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增强体质,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保障具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后盾,如果自己的身体经不起风雨,就不用说学习和生活了。简直是得不偿失。健康的身体也可以有效地抵御各种疾病,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延长寿命的基础,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不仅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各项技能,促进大学生的灵活性发展,用规则約束自己,对自己有更加充分的认知。
3.7 提升承受能力,培养健全品质
体育锻炼需要学生具备恒心和毅力,体育锻炼本身是艰苦、紧张的,体育锻炼形式可以磨练学生的心智,也可以让大学生被坚强的意志品质相关的研究证明,听过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使得大学生具备开朗的性格,也能够具备积极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不但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身心状态,也能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的身体健康当中,自尊是最为重要的指标。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对于大学生的自尊心的培养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且效果非常的明显,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找到情绪发泄的出口。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将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得以宣泄,使得身心处于愉悦,相对健康的状态。
4 结语
总之,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缓解学生存在的心理焦虑情绪,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不断激烈的今天,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以及后续的工作提供工作的空间和动力。此外,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缓解存在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释放压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着重转变思维形式,以此促进大脑皮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智力系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提升大脑系统自身的灵活性,以此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此,还要不断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以此更好的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