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师专业结构及培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2-03-31 13:55潘国洪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2期

潘国洪

摘  要:本文从新时代劳动教师的概述、劳动教师专业结构概述,分析劳动教师、劳动教师专业结构的内涵和劳动教师与学科教师专业结构的差异,并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四个维度去培养提升劳动教师的专业结构。

关键词:劳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与提升;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小学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探索和实施,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劳动教师,其专业结构水平和培养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劳动教师的概述

新时代劳动教师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开展劳动的指导者。劳动教师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教育教师

从事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部分的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经常学经验,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力量。

(二)专兼职劳动教师

学校设立至少一名专职的劳动专职教师,主要由与劳动学科相近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科学、美术等老师担任;另外,可以由学校行政、班主任、副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师担任兼职劳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三)校外劳动专业人员

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劳动模范、劳动工匠、农技师、学校的花匠,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校外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二、劳动教师专业结构概述

(一)劳动教师专业结构内涵

查找有关的文献得知,我国学者和专家对劳动教师的专业結构已有一些研究,大家虽然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劳动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劳动教师核心素养”“劳动教师专业特质”“劳动教师专业素质”等,其实是对劳动教师专业结构的表述不同。

通过对劳动教师专业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之后,选取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参见下表)。

较早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两个教师标准都把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结合劳动教育教师的特点,笔者试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四个维度去构建劳动教师的专业结构。

1.劳动专业精神

劳动教师首先要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应拥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专业精神,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劳动教师要培养中小学生具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2.劳动专业知识

劳动教育专业知识是从事教师从事劳动教育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包括基本的学生发展知识、广博的科学、人文知识、系统的劳动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劳动教育专业知识等四大方面。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要掌握经典的劳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典思想,在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的经典著作、经典理论、经典思想作为劳动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劳动教育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知识,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党中央和各级行政部门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政策,如教师要熟悉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纲要(试行)的通知》《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政策。

3.劳动专业能力

劳动教师的劳动专业能力包括劳动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劳动课程规划设计能力、劳动教师课程实施评价能力、劳动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课堂管理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师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劳动教育评价、反思创新的能力等。其中,劳动教育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探究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因此,劳动教师要有较好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4.劳动技能

劳动技能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教师的劳动技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 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二)劳动教师专业结构与学科教师专业结构比较

《中小学教师标准》的专业结构是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通识要求,由于颁布时还没有《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因此,《中小学教师标准》未能完全体现目前国家要求五育并举形势下对劳动教师的要求。笔者通过研究,比较了劳动教师与学科教师专业结构的差异(参见下表)。其中,学科教师是指从事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等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教师。

三、劳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与提升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劳动教师专业精神

首先,学校要切实加强劳动教师的思想教育,既要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武装劳动教师的头脑,促使劳动教师自觉为人师表,依法治教,关爱学习;其次,要加强劳动教师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学校可以邀请劳动模范、劳动大师为劳动教师现身说法,树立榜样,激发劳动教师终身从事劳动教育的热情,促进劳动教师拥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专业精神。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劳动教师专业知识

在学校层面,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组织劳动学科组学习系统的劳动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劳动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教育部中小学劳动指导纲要(试行),通过知识测试和过关的方式促使劳动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其次,劳动教师要自觉学习经典的劳动教育基本理论和经典思想,积极阅读劳动教育的经典著作、经典理论、经典思想,撰写读书笔记,劳动课后写教后感,以此提升劳动教师的专业知识。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提高劳动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为提高劳动教师的专业能力,要做到:一是重视师资配备,形成“专职+兼职+家长导师+特聘大师”的劳动教师结构;二是建立强大的劳动学科组,以主抓劳动的行政或劳动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科组长;三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请进来”,邀请专家到校讲座;“送出去”,派出劳动教師参加劳动学科教研活动;四是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劳动课题,以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研究、劳动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五是加强劳动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水平,重视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在劳动课堂中充分运用38个微能力点,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六是以项目实施促进教师成长。如学校可通过参加劳动实验教材实施、非遗文化手工活动、劳动教育结对共建、市区教研活动、片区调研、工作室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赛等各种平台促进教师提高劳动专业能力,使劳动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劳动素养训练,提升劳动教师专业技能

学校要加强对劳动教师劳动素养的训练。一是组织劳动技能操作培训班,到农田,到饭店,到工厂,到公司,到家庭去学习各种的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操;二是劳动学科组要组织开展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培训,如讲解劳动知识技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和规范的示范操作要领等;三是劳动教师要自觉主动投入到劳动中,通过对各种劳动的学习和亲身体验,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提升劳动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冯光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8):68.

[2] 刘本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4(10):16-17.

[3] 康晓伟.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与发展路径[J],人民教育,2020.24.

[4] 王飞.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来源、素养结构与提升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21(2):19-22.

[5] 王红,向艳.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22)62.

[6] 任平,雷浩.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特征·经验——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劳动教育专业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