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潮平 马军 蒋鹏 朱磊 张亚铭
作者单位: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安徽省安庆市246000)
尽管全球的胃癌发病率在逐渐下降,然而,在亚洲国家其发病率、死亡率仍较高[1-2]。在我国,胃癌仍是一种多发病,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导致的死亡位居癌症导致死亡疾病中的第2 位[3],并且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进展期,手术仍是唯一可治愈的手段。术式包括原发病灶的切除及规范的淋巴结清扫[4-5]。淋巴结清扫术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6]。
胃上部癌,即胃的上1/3的癌,病变累及贲门、胃底及部分胃体部。近年来,胃上部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7]。胃上部癌的术式包括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日本胃癌治疗指南规定只有早期胃癌方可行近端胃切除[8],淋巴结的D1 清扫不包括N05.6组淋巴结。国内部分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徐惠绵[9]报道近端胃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为:1)早期胃上部癌和肿瘤直径<4 cm 局限型癌;2)癌下缘距贲门2~3 cm,在癌下缘切除胃3~5 cm、幽门侧残胃尚充裕,可与食管吻合;3)对于淋巴结,应为无转移或仅有中上部淋巴结轻度转移。吴晖等[10]认为,肿瘤直径<5 cm、无脏器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条件下,应选择近端胃切除。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时,胃远端淋巴结不能有效彻底的清扫。本文研究胃上部癌患者N05.6 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患者的预后,探讨胃上部癌患者合理的术式。
按照纳入标准连续收集安庆市立医院胃癌数据库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的胃上部癌患者231例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79例、女52例;年龄32~81 岁,平均年龄(64±9)岁。纳入标准:1)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无远处转移;3)无严重基础疾病;4)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5)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6)有化疗指征者术后行奥沙利铂+替吉奥(SOX)化疗方案半年。
安庆市立医院于2010年开始建立胃肠道肿瘤数据库,由专人负责登记,包含患者基本信息、检查结果、手术信息、术后病理、后续治疗、并发症及随访信息等一系列完整资料。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根据第8 版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胃癌TNM 分期标准[11]。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计算出N05.6 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胃上部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时间截止至2018年6月,分析胃上部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 检验。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分析,Cox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1例胃上部癌患者中,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60(4 297/231)枚,N0 为79例,6例N05 组淋巴结阳性,15例N06 组淋巴结阳性,N05.N06 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0%(6/231)、6.49%(15/231),其中2例同时合并N05.N06 组淋巴结转移,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23%(19/231)。其中,1例患者仅有N05.6组淋巴结转移。T1、T2 期患者未见N05.6 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Ⅰ~Ⅱ期亦无转移(表1)。
表1 231例胃上部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
胃上部癌患者以高龄男性居多,肿瘤病灶较大,且分化以中~低分化为主,术后病理显示大部分患者已属进展期,且以Ⅲ期居多。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 分期、神经脉管浸润情况的N05.6 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2.615,0.002,1.287,2.605,1.055;P>0.05);在N 分期、TNM 分期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9,13.171;P<0.05)。(表1)。
231例胃上部癌患者中,2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9.13%(229/231),随访时间4~94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 个月,总体5年累积生存率70.3%。N05.6 组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 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48.6%;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0 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7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图1)。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N 分期、TNM 分期、N05.6 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4.583,28.224,9.136,6.175;P<0.05,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 分期是胃上部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096,95%CI:0.027~0.341,P<0.05,表3)。
表3 231例胃上部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相比其他部位的胃癌,胃上部癌发病年龄高、男性比例高、肿瘤较大、浸润程度深、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12-13]。本研究同样显示胃上部癌患者以高龄男性居多,肿瘤病灶较大,且分化以中~低分化为主,术后病理显示大部分患者已属进展期,且以Ⅲ期居多。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4],本研究对胃上部癌患者的胃远端淋巴结转移率的分析显示,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23%(19/231),其中T1、T2 期患者分别为11、24例,未见N05.6 组淋巴结转移。本研究术后病理T3 期患者因仅1例,故T3、T4 期合并研究,T3~4 期患者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为9.69%,其中1例T4 期仅N05 组有1 枚淋巴结转移,提示当肿瘤浸润浆膜层时,应慎重行近端胃切除手术。本研究亦发现,病理分期Ⅰ~Ⅱ期无转移,病理Ⅲ期为13.10%。Kitamura 等[15]研究发现,胃上部癌向远端胃周淋巴结的转移率为18.4%。Xu 等[16]报道,早期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的病例中未发现N05和N06 淋巴结转移。吴亮亮等[17]研究显示,近端进展期胃癌N05和N06 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7%和6%。本研究的胃上部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早期胃癌及浸润至肌层者未见N05和N06 组淋巴结转移。
赵刚等[18]研究显示,肿瘤淋巴结转移为 N0、N1、N2、N3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31.5%、8.7%和 0。本研究结果显示,N0、N1、N2、N3 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5%、78.3%、60.6%和54.2%。本研究数据显示,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上述研究,因为本研究的病理分期根据第8 版AJCC 胃癌TNM 分期标准,而上述研究根据第6 版AJCC 胃癌TNM 分期标准,这可能是造成研究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肿瘤分化程度、N 分期、TNM 分期、N05.6 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N 分期是胃上部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肿瘤浸润深度方面,T2 及T3~4 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T1 期,可能原因是T1、T2 期患者的样本量较小。
对于胃上部癌的术式,日本胃癌治疗指南规定只有早期胃癌方可行近端胃切除,且对于肿瘤直径<4 cm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需要清扫N05.6 组淋巴结[19],本研究数据显示,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因有胃上部癌患者不仅包括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还有一部分胃底及胃体的肿瘤,其远端淋巴结转移率可能更高;本中心的数据样本量较小,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本研究数据显示,胃上部癌患者N05.6 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23%,且T1、T2 期未见转移,故对于T1、T2 期无远处转移的胃上部癌可考虑行近端胃切除,而对于浸润至浆膜下层及全层的胃上部癌,因胃远端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胃远端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所以尽量行全胃切除。
综上所述,结合本研究,胃上部癌患者以高龄男性居多,肿瘤病灶较大,且分化较差,术后病理显示大部分患者已属进展期;对于T1、T2 期无远处转移的胃上部癌,未见明显胃远端淋巴结转移,可考虑行近端胃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