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3-30 01:08白羽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培训服务课程

白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部分学校在实施推进课后服务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笔者通过梳理全国各地的特色经验,提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课后服务地位的变化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从《意见》发布后到“双减”政策出台前,课后服务指的是学校教育结束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以培育兴趣爱好、启发智力情感、提高综合能力为指向的一种课后托管教育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三点半难题”。不过,由于当时校外培训机构的盛行,学校的课后服务推广仍存在一些阻力。“双减”政策出台后,为破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难题,国家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课外培训监管不断收紧,学校成为学生课后教育的主体。由此,课后服务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属性。当下,课后服务已然转变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常态,而不是单纯地游离于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课后托管。

二、课后服务面臨的困境

当前,课后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然而,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各学校普遍存在一些困境。

(一)能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课后服务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是每个学生各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例如,有的学生希望放学后能进行体育、音乐、美术、机器人等特长学习;有的学生希望有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以缓解近视、提高运动素质;还有的学生希望通过辅导提高学习成绩。面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部分学校还没有足够多的课后服务项目来支撑。

(二)能否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

对于小学生来说,低年级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培养兴趣爱好外,还会有相应的学科类培训;对于初中生来说,则主要以学科类培训为主,辅以兴趣培养。以往,这些培训基本都会在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而现今,学校的课后服务逐渐取代校外培训,学校就需要确保课后服务质量,保证学生的所学、所得高于校外培训。

(三)能否调动教师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课后服务的开展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是工作时间方面,教师在校的时间增加;二是工作内容方面,课后服务并非是简单的“照看”,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还需要承担课后服务兴趣课程的教学任务,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军,能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投入其中是学校需要考虑的。

(四)能否健全课后服务的管理体制

课后服务的开展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的组织协调、学校的安全监管等管理工作能否跟上;课后服务的收费问题,收多少、怎么收;课后服务师资安排、教师的激励机制、引进校外机构资源等系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三、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执行者,肩负着充分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教育的使命。学校要立足自身,充分挖掘,科学管理,为学生做好课后服务。

(一)推行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模式

同一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一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同一兴趣爱好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自我需求上都会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种差异需求,学校可根据不同维度划分多种模式来尽可能覆盖到这些差异。

一是基于学生年龄段的划分。杭州市某小学针对低学段学生推出“1+2+Y”模式,提供“作业辅导+阅读+体育锻炼”内容;针对中高学段学生推出“1+X+Y”模式,提供“作业辅导+兴趣课程+校外实践”内容;针对于有兴趣特长发展需求的学生推出“1+X”模式,提供“作业辅导+特长课程”;周五推出“X+X”模式,提供纯艺术课程。此外,该校还开展“社团课程+兴趣课程”形式的课后服务,六大社团坚持公益免费服务,为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特长培养与提升;而兴趣发展类课程则针对零基础学生。

二是基于服务内容的划分。广州市某学校将托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托管,有需求的学生可以留在学校看书、做作业,教师会在现场答疑,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第二个层次是素质托管,学校与校外第三方机构合作,开设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等各种素质教育课程;第三个层次是校队,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可入选校队进一步深造。

(二)扩大课后服务项目覆盖面

学校的日常教学多以学科教学为主、兴趣活动为辅,虽然各校基本都有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品牌特色,但仍然只能在学校能力范围之内提供有限的服务项目或相关课程,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一些学校在此方面的好做法,多是以“引进来”、辅以“走出去”的方式来扩大课后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同时,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可以保证服务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校外公益教育资源。北京西城区教委盘点12家区属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资源,整合出首批200余个课后服务选项,汇总成一份“菜单”,包括能提供什么课程、授课老师的特长方向、一堂课可以服务的学生数量等,分门别类排列清楚,由学校按需选择。沈阳市浑南区充分利用坐落在该区的省博物馆、省科技馆、省图书馆、省档案馆、沈阳市公共服务文化中心及校外劳动基地等六大场馆,提供丰富的校外活动课程。

二是引进校外培训机构资源。上海市教委与艺术学校合作推出了“330课后服务进校园”项目,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至2021年9月,该项目走进全市14个区的40所学校,开设覆盖21个专业的105个兴趣班,一个班40名学生,每次一个半小时。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进校园。南京市在5个区开展了由科学家、院士、体育教练员和专业人士参加课后服务试点工作,首批免费向学校推送462门优质体育类和科技类课程。沈阳市浑南区聘请科学家、国家级运动员、人民艺术家等走进校园上课。

(三)建立教师课后服务激励制度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其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参与的状态直接影响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如何给予教师更多关爱,建立制度化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学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时间上为教师“松绑”。目前各地在尝试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和“调休制”。金华市很多学校实行无理由休息日,教师将晚托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用储蓄的时间积分兑换零星小假。北京市通过错休工作制等方式积极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学校发挥全体教师力量,校长和年级主任一起参与,轮流照看班级,让班主任和主科教师有更多的弹性时间。

二是待遇上为教师“打气”。江苏省、广东省深圳市等地确定了对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的补贴标准。

三是心理上为教师“排忧”。为了给教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校纷纷出手,如设立临时宿舍、开展心理疏导、实行教师子女爱心看护、减轻无关负担等,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沈阳市和平区减少学校和教师的非教育教学压力,保护教师的尊严和利益。晋江市推出“教师家庭晚餐”,有需求的教师于当天上午报备用餐量,既可以在食堂用餐,也可以把一家人的饭菜打包带走。

四是荣誉上向教师“倾斜”。各地出台的课后服务方案,在教师激励机制中大都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如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对平时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等,以此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后服务中。

(四)完善课后服务管理体系

家长关切、学生需求、多方参与是课后服务的显著特点,课后服务从项目设置、费用收取、活动开展到效果呈现、过程监督,每个环节都包含着各个参与主体的需求与矛盾。所以,在实行过程中会涌现出各种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管理体制的健全。

一是补充课后服务师资。除了通过引进课外培训机构、社会力量、退休教师等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鼓励师范类学生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到课后服务中,为学校教师“减负”。这种方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提供了实习机会,可以增加其实践经验;对于中小学校而言,除了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是一种师资储备。

二是遴选引进培训机构。金华市金东区教体局依托该区校外教育行业协会的力量,成立非学科校外专家指导组,并遴选一批优秀机构的教师,组成一个校外培训教师资源库,有序引导其参与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務。

三是创新课后服务的管理模式。广州市番禺区推行“互联网+”平台化管理服务模式。家长通过手机应用就能为孩子报名课后托管课程。参与课后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皆经过遴选,有淘汰退出机制,保证机构所提供的素质课程质量。

(五)鼓励区域内课后服务优质资源共享

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可以成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新阵地。一方面,课后服务时段区域内或集团内的优秀教师可以跨学校“走教”,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包括基础托管和特色托管,促进优质师资共享。沈阳市大东区统筹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盘活教师资源,实现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段交叉任职。另一方面,区域学校间除了共享师资,还可以共享彼此的品牌特色课程、场地设施等。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区内智慧、创新两大教育集团为全区学校提供了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特色活动课程。

(六)搭建家校社互通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搭建家校社互通平台来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沈阳市沈河区家庭教育学校在全区成立了11个睦邻学习圈,一个街道一个学习圈,每个街道对接3~5个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将辖区内所有在读中小学生家长纳入其中,选派由中小学主管领导、社区工作人员、“五老”人员、高校志愿者和家长代表组成睦邻学习联络员,形成学校和家庭、社区和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享共建平台。他们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日记活动、家庭教育宣传日活动和“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项目,搭建家校互通的平台。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培训服务课程
教师培训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会议·培训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