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往往受到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家长工作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鉴于此,面对当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一线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效果。本文深入研究进城务工子女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和生活背景,试图从不同方面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提出矫正策略。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研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习惯、知识体系结构、各学科成绩相较于接受系统化教学的城市学生而言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善,而学校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学生所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对教师而言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理念的宝贵实践机会,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能起到积极补充作用。
(二)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升。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制于学习环境、转学、教育水平等限制,在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较多需要矫正的问题。从该角度出发,矫正这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对成绩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也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三)促进社会流动与教育公平
首先,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且未来也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阶层流动体系,降低由于阶层固化导致的低层青年奋斗意愿缺失等问题的出现。可以说,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其价值并非仅局限于这部分子女自身,更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保障与内在动力。
二、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特征
和其他教育阶段不同的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特征呈现出阶梯式变化分布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知还不够,侧重于将玩与学同步进行,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强,但持久性稍显不足;中年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认知意识开始发育和成长,对于学习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但仍侧重于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理论性内容;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自我意识逐步养成,特别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之部分学生青春期的到来,个体学习意识容易受到不同社会元素的冲击,以此导致不良学习习惯的逐步养成。
(一)家庭生活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和普通家庭的生活稳定程度相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如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环境容易发生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存在不足。部分随迁子女曾是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欠缺,是我国农村教学目前的主要弊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看管,老年人的文化能力受局限,在学习生活中就不能很好教育协助孩子。所以多种客观原因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逃课、讨厌课堂,甚至不想上学的心理,其辍学率远大于正常家庭环境中的儿童。首先,因为孩子是隔辈老人看护,孩子与老人之间产生很大交流障碍,许多老人不懂得用有效的方法辅导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有的孩子自闭不合群,不愿意和他人沟通交流,喜欢独自一个人。这种现象不仅容易使孩子养成叛逆自私的极端性格,更容易使其身心发展不健康。另外,在外打工的父母长期与孩子缺少交流,满足不了孩子陪伴的精神要求,使孩子年幼时就没有父母的爱护和陪伴。许多父母想对他们采用“物质+放任”方法来弥补。以物质上的满足补救情感的伤痛,这并不能减少孩子的精神伤痛。基于此,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子女在成长和学习中缺乏稳定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由此会造成他们在心理上的波动和学习上的不稳定。
(二)家长自身文化修养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家长要相较之前承担更为明显的教育角色和教育任务。特别是综合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今的教育也对家长的文化修养和素养发展提出更高程度的要求。如在日常的家庭作业中,教師要求学生与家长配合完成相应的作业,并利用PPT等媒介展示学习成果。家长文化修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学生作业的配合不够到位,由此造成学生在心理上的发展变化,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三)学校社会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保障程度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城市普通学校与城市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特点:第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会导致他们与自身环境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隔阂,使他们难以融入这个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会导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上都会产生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制于家庭、学校教育,在学习习惯管理方面的缺失与疏忽,造成了诸多方面的不良习惯。通过对甘肃省Z小学三年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第一,坐姿习惯方面。60名随迁子女中有32名学生存在坐姿习惯不良的问题。坐姿习惯的养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坐姿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身体骨骼的成长,对身体发育有显著帮助,另一方面则对学生上课听讲的专注度产生影响。第二,用眼习惯方面。在Z小学的研究样本中,超过70%的学生用眼习惯不良,学生初到班级时,普遍存在课后洗手频率低,主动洗手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往往在体育课或实践课结束后也不去洗手。第三,写字姿势习惯方面。写字姿势的养成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监督和训练,但由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受亲子教育缺失和学校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超过90%存在写字姿势不标准的问题,并且超过60%的学生作业本整洁程度较差。第四,课前准备习惯方面。课前准备习惯普遍是由学校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缩短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在研究中发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能自觉进行课前准备的人数仅为21人,占样本的30%左右。第五,课堂学习习惯方面。1.上课听讲的习惯。笔者在与调查样本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在上课听讲方面的习惯养成差异并不大,均容易产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但该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小学生上课专注度的重要难题。2.课堂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调查结果来看,60名被调查学生中超过80%的学生每天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不超过一次。这一问题的产生经过与代表教师沟通后发现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基础知识薄弱,针对课堂提问的解答能力有待提高。其次,班级内的该部分学生均是后期转学而来,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注。最后,担心口音问题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而选择沉默。3.遇到问题思考的习惯。该问题的调查结果与其他问题不同,调查对象均具备遇到问题思考的习惯,但与城市学生不同的是,他们虽然具有思考习惯,但往往止步于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缺乏家长和教师的点拨,依靠自身知识储备难以解决问题。
三、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一)环境变化导致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较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之前农村学校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都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培养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动性和城市学生相比都会大大降低,加之课后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理解,导致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意识逐步淡化,以此导致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的逐步深化,最终严重出现厌学情绪。
(二)心理变化导致学习的自律性较差
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对子女学习的关注点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班级关系上,同时给子女灌注一定的学习压力。这样因素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度强于自我综合发展的关注度;二是学生的承载性过大,往往一个学生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发展使命和发展未来,这种所谓的期许会给学生在学习中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三是学生自身的环境因素导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不合群、自闭的特点。以上三點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学生刻意封闭内心世界,使他们转向其他的外界因素和外界可能,加之自身辨识能力的不足,特别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社会习惯的影响,最终导致误入歧途。因此,学生学习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小学学习阶段而言,更多程度上是由于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导致的,需要从家庭理解、学校理解和社会理解三个方面强化对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疏导和矫正。
四、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策略研究
推动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需要教师在以下层面进行完善:第一,建立和完善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渠道,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第二,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区域差异以及心理特点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分类要求,分层指导。第三,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入队入团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实行同等待遇。在主体责任上,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担起一定的责任,共同努力。
(一)家长强化对学生心理上的疏导
面对子女产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作为家长更应该侧重于从心理层面的疏导,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说教。心理层面的疏导应从日常关注、心理理解和家校沟通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日常关注,是指家长抽出时间关注子女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发展变化,从小事关注做起,真正参与学校管理;二是心理理解,是指针对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从心理层面着手进行有效的疏导和化解,并以实际的例证出发让学生有所感悟;三是家校沟通,建立协同发展的工作价值,强化与班主任的沟通。
(二)学校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矫正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这一群体学生的集中关注,强化通过教育等不同手段修正学生学习中产生的不良习惯。同时要发挥班集体的认同优势,让班集体主动对这一群体产生行为上的认同和理解,更多地对这部分学生予以关注和爱护,以此使他们产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并最终有效矫正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三)社会强化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保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逐步衍生为社会发展问题和教育发展问题,因此需要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社会保障等多重举措,提高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包括他们的子女的高度认同和高度理解。具体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可以进一步优化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政策,让他们解决入学难的问题,让他们接受同等的素质教育;资金扶持是建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专门学校,在环境上让他们感受到差异的降低,从而在心理上更快产生足够程度认同和理解。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进步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学习习惯,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影响了小学生的知识掌握度,造成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利于他们长期发展。本文关于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的研究主要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为主,针对各学段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4446)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