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趋动”:追求阅读教学高质量

2022-03-30 02:10张启道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张启道

【摘要】跨界趋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独特作用。跨界不仅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而且也包括语文学科内部不同文体、不同单元之间的整合阅读。跨界趋动教学让语文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加指向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跨界趋动教学策略主要有:跨越不同学科之界进行整合阅读;跨越学科内部之界进行链接阅读;跨越课堂内外之界进行具身体验。

【关键词】跨界趋动 语文素养 具身体验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有质量意识,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为此,笔者倡导“跨界趋动”阅读教学。所谓“跨界趋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不同单元与学段之间的壁垒,将相关的学科知识介入到语文教学中,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结合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解读文本,激活学生个体的多元信息储存,提升语文阅读素养。如何通过“跨界驱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跨越不同学科之界进行整合阅读

1.经典故事与戏剧表演的整合

故事类文本的教学,可利用想象、补白、延展角色等方法,运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碰撞,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时,在织女和牛郎相会的环节中,可以运用话剧对白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请看话剧表演片段:

牛郎(诚恳地):你美丽善良、温柔体贴,老牛临终希望我能娶到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织女(点点头):我愿意。

牛郎:我既没有豪车,也没有楼房,只有一间茅草屋,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织女(坚定地):我愿意。因为你勤劳善良、忠厚老实,我们在一起肯定会幸福的。

牛郎:(深情地)我居然能娶到仙女!天啊,我不是在做梦吧。

这段表演富含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想象。阅读与戏剧相结合的教學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深入挖掘,可以多维度地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文本解读与现代技术的整合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密切融合。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时,学生对航天事业不是十分了解。在教学之前,教师适当搜集一些相关的报纸、新闻小视频、音频等资料,课堂上按照年代顺序相机出示相关素材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为了更好地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小视频,在教学时相机出示,然后引导学生品味科技类课文语言的精妙,使文字阅读与相关“影视化”资源融合共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语文教学与传统艺术的整合

语文教学与传统艺术的整合,是指从不同的艺术视角(如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观照、解读文本,对阅读的教学形式进行拓展创新。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的第九自然段描绘了皮鞋匠兄妹俩聆听《月光曲》时的联想,教学时笔者为学生播放《月光曲》,起初乐曲轻柔、舒缓,接着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最后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随着乐曲的变化,我相机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描写的三幅画面:“月出东方”“月照微云”“月下波涌”,从而品读文中的语句:“洒满了银光”“一缕一缕轻纱似的”“雪亮的浪花”,描绘出一幅优美而又壮观的景象。又如一位教师执教绘本《水与墨的故事》时,进行了阅读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教学。执教者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二年级的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二、跨越学科内部之界进行链接阅读

1.勾连:不同文体的比较

新课标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淡化文体意识,并不是不要文体,也不是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按同样的模式来教,事实上,用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例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时,可以链接阅读科普读物《琥珀物语》中的一段说明性文字,让学生说说其与课文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感受到《琥珀物语》中运用术语较多,虽然语言简洁,却枯燥无味;而课文中的语言却比较生动,很有趣味。以此让学生理解:课文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枯燥的科学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之中,易于读者接受。这样补充的说明性文字,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小品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2.创作:跨越文体的表达

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注重感悟体验、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同理,有的散文也具有诗歌的某些特征。把具有叙述、描写、情境性的诗歌,用散文的形式进行“二度创作”,可以在另一种文体中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同样,把某些散文的段落、语句概括为古体诗或诗句,可以深化对散文的理解。例如教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时,就可以设置情境,运用想象、补白、细节化等方法改写成散文;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时,可以运用“古诗句”拟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跨文体的言语表达。钟启泉教授说,一线教师需要立足于“在儿童的内心世界形成自我表达力”的高度,守望儿童的内心活动,引导儿童展开表达活动。“诗”与“文”互相转化,挑战跨越不同文体的表达,让儿童的言语智慧更富有张力。

3.加工:单元、年段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语文要素”分布在每个单元中,而且单元和单元之间、年段和年段之间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教学中应重视相关的语文要素在不同单元、不同年段中的具体要求,注意“瞻前”“顾后”,并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得系统性的理解,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第一单元教学中重在学习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第四单元的教学则要学习在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结构化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也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认知过程。

三、跨越课堂内外之界进行具身体验

1.动手操作,丰富具身实践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令人永久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验就是“怎么做”和“怎么想”,也就是“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以实物演示,让学生去感知事物。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时,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杯水和几颗石子带到教室,当读到课文“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拿起准备好的小石子一个一个往水杯里放,学生注意到,水杯里的水在慢慢地往上升,最后溢了出来。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丰富了学生的具身实践认知。

2.模拟情境,突出能力提升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能承担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教学“口语交际”《买文具》时,在学生掌握了买卖商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后,教师创设情境,扮演“售货员”,一名学生扮演买书包的“顾客”,把买文具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然后给每位学生发下道具,组织学生之间互演,使情境再现。这样,真实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感受,口语表达能够更加具体、生动。这是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情境之间的跨界,有效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3.聚焦生活,指向信息融合

随着科技发展,全息阅读不再是幻想,线上线下阅读渠道众多,学生每天都可以在课堂以外接触许多信息。以前课本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课本。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禁锢在书本中,闭门造车,而要让学生融合生活中的相关信息,驱动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发展。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文中有一段话:“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教师问学生,除了文中的比喻,还可以把珊瑚比作什么?有的学生说像佛手,有的说像玉树琼枝,有的学生说像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这一比喻说明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自觉关注到身边的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让语言表达别開生面。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就要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追求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路径和方法。“跨界趋动”指向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因而,探究“跨界趋动”阅读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