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量化分析

2022-03-29 07:37崔亚会董宜祥王丽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者价值观领域

崔亚会,董宜祥,王丽萍

(1.宁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2.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昆明 650000)

青年群体是社会上最有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敢想敢干、富有梦想的特质为变革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注入了青年价值观的活力,形成了青年群体价值观塑造的张力,具体表现为在不同时代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的多样分化及多元复合。学界对于青年价值观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发展至今,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如何演进,内涵和外延如何变化,是否形成核心作者群,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重点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文章将借助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通过对CNKI收录的目标施引文献进行高频词聚类、突变值和高频共被引等情况的定量研究,并借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结果,系统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结构与演变,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依据和启示。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教授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能够在一幅引文网络图谱上集中展现一个知识领域演进历程的来龙去脉,能够自动标识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以及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1]本研究以CiteSpace(版本:5.7.R2)软件为主,辅之以Excel表格工具,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青年价值观教育文献的解读,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结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等。

(二)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CSSCI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检索源,以“‘青年价值观’OR‘青年价值观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581篇相关文献。手动剔除征稿启事、学校介绍及会议等关联度不强的文献后,共得到有效文献537篇,将这537篇样本文献按照Refworks格式分批导出后进行转码处理,形成研究所需的样本数据库。

二、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整体性发文分析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历时性分析是整体把握该研究领域具体研究样态的前提。笔者通过梳理CNKI数据库的文献信息,借由Excel表格工具制成图1。由图1可知,1992—2021年间关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数量呈波浪上升趋势。但1992—2006年近15年期间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期刊载文量增长较为缓慢,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变化微弱。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虽有学者敏锐地发现了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嬗变与转型,但更多学者关注的是青年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从2006—2016年,青年价值观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发文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报告中。至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培育与践行的相关理论问题引起学界的集中关注,学者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原则,这又一次引发了学术界对青年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新热潮。

图1 1992—2021年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发文的数量分布

(二)文献作者分析

图2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三)发文机构分析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力量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了该领域排名前20的文献所属机构制成图3。通过对图3及相应文章的分析可发现,关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院校及师范类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这些机构在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这些机构中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也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但从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成果的所属机构大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与之相关的研究机构较少。通过进一步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分析发现,上述各机构之间整体较为分散,多呈点状分布,且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这表明各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不够紧密。

图3 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图

三、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一)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1.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观点和主题内容的高度凝练,因此,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清晰地呈现出青年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研究将537篇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选取“Keyword”为节点,时间跨度为1992—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TopN=50,前、中、后三个时区的阈值(C,CC,CCV)分别设置为(2,2,20)、(4,3,20)、(4,3,20),其他选项均为默认值,最终绘制成共有680个节点,1493条连线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图中的每一个环形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圆环越大,表明该圆环所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则相应的研究热度越高。从图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词汇有“青年价值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时,该图谱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自然聚类,说明各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知识流向明确。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除了直观地从图中观察研究热点外,中介中心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将中介中心性数值也纳为评判研究热点的标准之一。一般认为,当中心性表示的关键词数值大于0.1时,表示该词有显著的中介影响,可以视为研究热点。进一步的统计发现,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除了上述词汇外,还有“价值观教育”“人生价值观”“青年学生”,可见,上述这些词汇被学者们经常关注,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热点关键词背后的热门词汇,进而可以对该研究热点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功能生成了23个聚类标签,聚类的模块值Q=0.7001 > 0.3,平均轮廓值=0.9083>0.7,这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且可信。手动剔除多个重复标签后,剩余10个有效聚类标签,这些有效聚类关键词的节点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表

通过对表1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表1中各聚类标签与前热点关键词高度相似,为此,对该聚类标签进行二次整合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洞悉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上文及表1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象主要是第六代青年;热点内容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热点类型主要是问题及对策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教育核心议题。在“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等诸多复杂的背景下,第六代青年受“‘资本化’思维方式”“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及“网络圈群”等新兴事物的影响,“人生态度”“劳动就业”“婚姻恋爱”等都出现了“价值变迁”“价值冲突”及“态度差异”,也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主义倾向”匮乏等现象,针对这些“价值嬗变”,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并希冀通过“引导”等“途径”,促进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以实现对“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与“价值信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进而促使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段所对应的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CiteSpace的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生成关键词时区线图来从时间维度呈现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演化趋势,如图5所示。运用突变检测(Burst)功能对收集到的文献样本进行突变词检测,用甄别出的9个突变词来生成关键词突现探测分析图,用突现度来反应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演变历程,如图6所示。

图5 关键词时区线信息分析图

图6 关键词突现探测分析图

通过对图1、图5和图6的对比考量以及对相应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突出地表现为可以以党的代表大会为时间节点,将青年价值观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1.党的十四大—十六大期间(1992—2006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明确地谈到价值观教育问题的中央文件是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的问题。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该阶段很少有学者专门论述青年价值观教育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缺少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这一阶段更多地是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此后,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到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这种倡议性的提法,学者们开始探求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如石海兵提出“进行青年价值观教育最为根本的是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3]的观点。进入21世纪,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等的颁布或提出,有关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明显增多。从突现词“市场经济”“价值观念”“青年价值观”和“当代中国青年”也可以发现这一阶段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在市场经济等外界因素的冲击下,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学者们也将研究视角聚焦在了策略的提出。从整体上来看,这一阶段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而以某一要素作为视角的研究较为缺乏。

2.党的十七大期间(2007—2011年)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此后,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启了一系列关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策略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如石海兵将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界定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4],李青提出的“坚持用价值观来引导”“坚持用实践来提升”“坚持用典型来引领”“坚持用制度来保障”[5]培育对策。关键词突现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由图6可知,这一时期,“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个突现词的突现强度分别为3.7,4.49,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突现词的时间跨度延续到了2014年。这表明,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是这一时间段诸多学者的重要关注点。与上一阶段相比,该阶段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单项研究明显多于宏观综合研究,虽不够全面但却有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

3.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新概括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方向。至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相关视角、内容及方法相对成熟,由此带来了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又一波研究热潮。图6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关键词的突现强度高达22.94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此,笔者将这一时期的研究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的研究视角来看,诸多学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培育和践行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如学者史伟、姜丹突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与践行理想、责任、诚信、成才的青年核心价值观”[6],学者王树荫、石亚玲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实现自身知情意行理性转换的过程。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勤学求知、崇德修身、明辨是非、知行合一、持之以恒。”[7]从微观视角来看,也有学者以点带面来促进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如学者刘进认为“红色电视剧为我国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精神依托”,提出“一方面需要红色题材电视剧制作人员注重加强自身素养,端正红色题材电视剧制作态度;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严格审查红色题材电视剧的内容,严禁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出现在电视荧屏中”[8],来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阶段与前两阶段相比,更多是以新时代为特定时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参照, 以青年价值观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增强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537篇有关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论文为数据样本,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对国内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显露出了几点不足。首先,虽该领域出现了以杨雄、苏颂兴等为代表的核心研究作者,但各作者之间相对独立,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其次,除了有少数学者从宏观的青年层面进行研究外,大多数学者更热衷于针对青年群体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一旦以此维度划分,就容易忽视其他群体;再次,诸多学者过于热衷追求研究热点和解读政策文件,忽视了该领域的最基础的规律性、过程性以及对比性的研究;最后,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与其他学科融合虽初见端倪,但仍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缺乏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框架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基于上述认识,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既要突出原有研究的优势,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走深走实,又要着力弥补当前研究的短板和不足,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研究对象的拓展、研究结构的创新、研究的跨学科融合。

(一)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态

当前各学者的研究呈现出“单打独斗”态势,极易导致研究成果的同质化、碎片化,长此以往,该领域很难形成较为稳固的研究生态。因此,在今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中,各学者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加强交流合作。其中,线下交流是主导,线上交流是补偿。一方面,政府、机构及高校应积极搭建关于该领域的线下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并将研讨成果以论文集的形式呈现,促进同行交流。同时,相关杂志社可以开辟有关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专栏并及时提供选题重点,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规范化研究。另一方面,各类机构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运用现场直播、线上会议、网上论坛等方式提高合作交流的便捷性,进一步拓宽该领域学者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二)拓展研究对象群体,提高研究覆盖面

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连续的环节,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形成阶段,所对应的形成年龄也会从14岁持续到35岁。[9]从学段的维度来看,这一形成过程会经历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中学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其重要性往往高于其他两个阶段,因为这一阶段青年的辩证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评价,就容易使价值观产生偏离。因此,青年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中学阶段开始,并能够把握住规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大学阶段的教育。目前学者们普遍把研究焦点集中在了大学阶段,很少有学者聚焦中学阶段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一体化式的价值观教育更是寥寥无几。从群体维度来看,这一形成过程会覆盖到青年学生群体、青年军人群体、青年工人群体等青年中的不同群体,一旦将研究对象局限于某一群体中,难免会陷入将青年等同于学生诸如此类的误区。因此,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中,应提高研究领域的覆盖面和可信度。

(三)细化研究维度,拓展研究深度

青年的价值观十分复杂,涉及青年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分类,单依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就可以将青年价值观分为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某一时间段的研究热点,而是应该有所延续,有所侧重。比如,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可以就某一价值观的培育进行研究,也可以做一些如概念界定、规律发现的基础性研究。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国内,也可以对国外青年价值观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并能做到合理吸收借鉴。研究方法上也可以聚焦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力求走出“书斋”,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需要。

(四)加强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开阔研究视野

青年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因此,不能笼统地将其归为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当前关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虽已开始有意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局限。如融合的学科大多聚集于人文社科领域,缺乏对理工类和艺术类可融点的挖掘;或者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认识不足,在融入的过程中只能借用或套用其它研究成果,很难提出有实质性的对策建议。因此,学者们在进行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可以从“课程思政”的研究思路中寻求与不同学科有效融入的借鉴点,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框架等多维度寻求融合的关键点和着力点,进而有效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猜你喜欢
学者价值观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我的价值观
学者介绍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