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heron动脉梗死再发后循环梗死二例

2022-03-29 02:17戴晓蓉陈杰李明马秀芝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瞳孔头颅动脉

戴晓蓉 陈杰 李明 马秀芝

病例1,女,79岁,因“突发呼之不应183分钟”于2017年1月11日21时3分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于2017年1月11日18时在家中洗碗时突然倒地,伴四肢抽搐,呼唤患者无反应,急呼120送至我院急诊科。无呕吐、二便失禁、发热等症状。急诊科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处理后患者抽搐停止,转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30年,服用“氨氯地平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每天各1片治疗。体格检查:T 36.5 ℃,P 60次/分,R 18次/分,Bp 169/81 mmhg;昏迷,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双侧瞳孔不规则、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呈下视位;四肢偶有活动,针刺后有回缩,腱反射对称(++);病理征(-);颈软,克氏征(-);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评分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6分。急诊头颅CT检查无异常。2017年1月12日10时30分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异常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图1)。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正常。初步诊断:双侧丘脑梗死。予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及稳定斑块、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因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呼吸机脱机困难,行气管切开术,于2017年2月6日脱呼吸机,但仍意识不清,GCS评分8分。2017年2月6日行头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示:1.左侧中脑内侧异常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低;2.左侧丘脑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低信号;3.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P2段闭塞(图2)。确定诊断:脑梗死,梗死血管:Percheron动脉(AOP)、大脑后动脉;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017年3月5日患者自动出院,出院1个月后死亡。

图1 病例1 2017年1月12日头颅MRI检查结果: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异常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低,如箭头所示 图2 病例1 2017年2月6日头颅MRI+MRA检查结果:左侧中脑内侧异常信号,DWI高信号(2A),ADC值低;左侧丘脑SWI低信号(2B);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P2段闭塞(2C);如箭头所示

病例2,男,69岁,因“突发呼之不应73分钟”于2020年12月17日12时13分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科。2020年12月17日11时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呼120送至我院急诊科,行气管插管后转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追述不清。体格检查:T 36.4 ℃,P 80次/分,R 12次/分,Bp 209/113 mmHg。气管插管,镇静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0.5 mm,右侧瞳孔直径4.0 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偶有自主活动,双侧腱反射(-),双侧病理征(-);颈软,克氏征(-)。GCS评分6分,NIHSS评分35分。急诊行头颅CT检查显示无出血。2020年12月17日16时17分行头颅MRI+MRA检查结果示:1.双侧丘脑异常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低;2.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闭塞(图3)。动态心电图结果示:窦心心率+异位心律(心房颤动)。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示:左心增大(左心房内径35 mm,左心室内径56 mm)。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等检查均正常。初步诊断:双侧丘脑梗死。予患者口服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及稳定斑块、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拔出气管插管后诉复视及视力下降。再次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上眼睑下垂,左侧瞳孔1 mm,右侧瞳孔4 mm,双眼球呈下视位,双眼复视,左侧偏盲。2020年12月28日复查头预CT结果示:右侧颞枕叶低密度灶内见高密度影(图4)。诊断:脑梗死,梗死血管:AOP,大脑后动脉;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2021年1月2日出院,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出院后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日1次。3个月后复诊,患者遗留偏盲,mRS评分0分,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示:基底动脉狭窄,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图5)。

图3 病例2 2020年12月17日头颅MRI+MRA检查结果: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异常信号,DWI高信号,ADC值低(3A);MRA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3B),如箭头所示 图4 病例2 2020年12月28日头颅CT复查结果:右侧颞枕叶低密度影,其内见高密度影,如箭头所示 图5 病例2头颈CTA检查结果:基底动脉狭窄,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如箭头所示

讨 论

AOP是一种少见的解剖变异,AOP闭塞可导致双侧丘脑和中脑梗死,典型症状为垂直凝视麻痹、记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1]。常规脑血管造影常无法辨识AOP,临床诊断AOP梗死多为间接诊断。AOP梗死超早期CT检查常无阳性发现,但头颅MRI-DWI在超早期即可显示病变区高信号,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3]。本文中的两例患者均以突发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伴有眼球垂直凝视麻痹,无偏侧定位体征,超早期头颅CT检查未发现病灶,MRI检查显示双侧丘脑旁正中区DWI高信号,ADC值低,未见其他部位的弥散受限,结合病史诊断为AOP梗死。AOP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变不仅局限于丘脑和中脑,还可同时累及小脑上动脉的支配区;(2)Galen静脉血栓或静脉窦血栓导致的静脉性梗死:一般亚急性起病,常伴有明显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梗死病灶不符合动脉分布,可累及尾状核头;(3)急性中毒性脑病:可有药物、毒物、有机磷农药等接触史,结合病史及相关毒理学检查结果可进行鉴别;(4)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流行病学史,亚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头痛、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蛋白增高,病变除累及双侧丘脑,还可累及皮层,病原学检查可确诊。

Xu等[4]研究结果显示,AOP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小血管疾病(38.9%),其次是心源性和大动脉疾病(22.2%)。本文两例患者均为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疾病,血管影像显示责任血管明显狭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病机制可能是斑块堵塞穿支口或动脉-动脉栓塞。

Liu等[5]曾报道1例AOP梗死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不佳,复查头颅MRI和MRA,发现病变范围扩大累及脑干,双侧丘脑均有出血性转变,大脑后动脉和部分基底动脉闭塞,病程3个月的mRS评分为5分,认为AOP梗死可能是严重多发性后循环梗死的预警。本研究中,病例1意识障碍一直未恢复,脱呼吸机困难,于病程第26天复查头颅MRI发现左侧中脑内侧新发脑梗死,丘脑梗死出血转化;病例2意识清醒,拔出气管插管后主诉复视及视力下降,体格检查发现左侧偏盲,病程第11天复查头颅CT发现右侧颞枕叶梗死并出血。这两例患者均在AOP梗死后短期内再发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并梗死后出血,可能原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易进展、易复发,出血转化可能与再灌注损伤和使用抗凝药物有关。

既往已有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AOP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6-7],但亦有溶栓治疗效果欠佳者[8]。大多数文献报道均因急性期未能识别而错过溶栓治疗。尽管本研究两例患者均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到达医院,但均未被识别而错过血管开通治疗。

综上,AOP梗死超早期易误诊,少部分患者会继发更严重的后循环脑梗死,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识别及这种特殊现象的认识。对于突然发生意识障碍的患者需要首先排除卒中,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后应考虑AOP梗死,必要时行头MRI-DWI检查以明确诊断,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治疗。发现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时应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以明确病灶累及情况,及时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瞳孔头颅动脉
足部血管解剖及其变异
成年男性脐动脉的应用解剖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瞳孔
动物凶猛,一眼便知
嵇康·绝响
瞳孔大,决策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