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朱新新 杨芳 晏益民
患者,男,24岁,未婚,因“多饮、多尿1年余”于2018年10月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6~7 L,尿量与饮水量相当,夜间需饮水才能入睡,偶感头部胀痛不适,无明显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患者曾多次于外院行相关检查示血糖、抗核抗体谱均正常,于外院行头颅MRI检查示垂体增大,垂体柄明显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丢失,尿常规检查提示低比重尿,诊断“尿崩症:鞍区占位性病变?其他?”,给予去氨加压素片50 μg每日3次口服治疗后,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缓解,夜间无需起床小便。1个月后调整为鞣酸加压素注射液 0.35 ml 每周1次肌内注射,自诉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控制可,为明确诊断遂要求进一步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外伤手术病史,有“氧氟沙星”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9 ℃,P 70次/分,R 19次/分,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 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4.81 pmol/L(2.63~5.7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3.88 pmol/L(9.01~19.05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 0.021 μIU/ml(0.350~4.940 μIU/ml);皮质醇节律:早晨8时4.27 μg/dl(6.2~19.4 μg/dl),下午4时2.83 μg/dl(2.30~11.90 μg/dl),午夜12时0.50 μg/dl(2.30~11.90 μg/dl);性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20 mIU/ml(0~5.00 mIU/ml),垂体泌乳素(PRL) 70.54 ng/ml(3.46~19.40 ng/ml),卵泡生成素(FSH) 0.49 mIU/ml(0.95~11.95 mIU/ml),促黄体生成素(LH) 0.46 mIU/ml(0.57~12.07 mIU/ml),雌二醇(E2) 29 pg/ml(11~44 pg/ml),孕酮Ⅱ 0.2 ng/ml(0~0.2 ng/ml),睾酮<0.13 ng/ml(1.42~9.23 ng/ml);提示全垂体功能减退。血清甲胎蛋白(AFP) 1.57 ng/ml(0~20.00 ng/ml),癌胚抗原(CEA) 0.18 ng/ml(0~5.00 ng/ml);脑脊液β-HCG 1.46 mIU/ml(0~3.00 mIU/ml),AFP<0.605 ng/ml(0~7.000 ng/ml),CEA<0.200 ng/ml(0~3.400 ng/ml),空腹血清生长激素(h-GH) 360.6 pg/ml(200.0~8 000.0 pg/ml),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常规:无色,清晰透明,无凝块;球蛋白阴性,有核细胞数量10个/μl,红细胞数量50个/μl,皱缩红细胞百分比2%。脑脊液生化: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脑脊液总蛋白、血糖正常,氯稍降低。尿常规提示低比重尿。胸部X线检查及视野检查未见异常;肝、胆、脾、胰、双肾超声检查示:右肾囊肿。垂体MRI平扫+增强检查示:垂体增大,垂体柄明显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丢失(图1、2)。诊断:1.生殖细胞瘤(IGM) 中枢性尿崩症(CDI)全垂体功能减退;2.右肾囊肿。治疗:入院后给予患者鞣酸加压素片、醋酸可的松替代治疗,结合患者垂体MRI检查结果,考虑该患者鞍区占位性病变持续进展,经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科、放疗科专家联合会诊,建议行诊断性放疗,给予20 Gy试验性放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继续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化疗后复查垂体MRI结果显示肿瘤消失(图3)。随访:患者1年后复查皮质醇节律示:早晨8时2.46 μg/dl,下午4时1.68 μg/dl,午夜12时0.32 μg/dl,提示放疗后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血常规、生化指标、尿常规、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均正常。2020年4月末次随访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各项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图1 患者MRI平扫检查结果[A:T1加权像(T1WI)冠状位提示鞍区类圆形肿块,呈等信号,内可见点状低信号,边界清晰;B:T2加权像(T2WI)冠状位提示病灶呈现等信号,内可见点片状高信号;如箭头所示]
图2 患者MRI增强检查结果(A:冠状位;B:矢状位;如箭头所示)
图3 患者放疗后复查MRI增强检查结果:矢状位提示鞍区肿块消失
世界卫生组织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GCTs)分为IGM和非生殖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GGCTs),NGGCTs又分为胚胎癌、畸胎瘤(成熟和不成熟)、恶性转化型畸胎瘤、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内胚层窦瘤)和混合型肿瘤[1],其中生殖细胞瘤最常见,占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65%~75%[2]。另外,根据血清及脑脊液中HCG、AFP水平,IGCTs又可分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分泌型比非分泌型预后更差。IGCTs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年龄<20岁),男性多于女性。与西方国家相比,IGCTs在东亚地区更为常见,说明环境及遗传因素在此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我们现结合本病例特点,对IG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IGM的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此类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鞍上区、基底节区及第三脑室旁,也可表现为双病灶性疾病(同时累及鞍上及松果体)。原发于松果体区的肿瘤可直接侵入并阻碍脑脊液循环,引起脑积水从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4]。鞍上区生殖细胞瘤毗邻下丘脑、垂体、视交叉等重要神经组织,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表现为肾上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尿崩症、颅内压增高、视神经受累等,其中中枢性尿崩症为该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可见于90%以上患者。若为双病灶性疾病,则上述症状均可出现。若累及基底节区可表现为面部和四肢偏瘫,运动功能亢进或减弱,且肿瘤的生长会加重这些症状[5]。IGM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延误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机会。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IGCTs治疗方案明显不同,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关键。临床诊断通常基于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外科活体组织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是IGM最常用的诊断方法。IGM在CT平扫上显示为稍高或等密度的圆形肿块,多伴有钙化及囊腔。IGM在MRI平扫T1WI显示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同临床表现一样,IGM的影像学特征与肿瘤部位也有一定关系。鞍区生殖细胞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神经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缺失及垂体柄增粗[6],而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可见包裹性钙化。另外,33%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影像学检查可见华勒变性,这种特征可协助诊断[7]。单纯IGCTs血清及脑脊液中HCG、AFP水平多正常[8],而混有合体滋养细胞的IGM可有轻度升高,NGGCTs可出现明显升高,因此血液及脑脊液中AFP、HCG水平是IGM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患者的预后也密切相关[9]。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IGCTs的诊断金标准,有助于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但是由于手术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风险较大,临床上多采用诊断性放疗以明确诊断[10]。
需要注意的是,IGM早期实验室检查表现常不具有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常未见肿瘤征象,从出现临床表现到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通常需要6~24个月,因此对于临床上病因不明的中枢性尿崩症,即使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仍需考虑IGM可能,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需定期随访。另外,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常合并有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且多个靶腺轴激素功能低下者较多见。而激素水平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术后放疗并发症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患者围术期及随访期间的激素水平需重点监测[11]。
IGM的鉴别诊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如症状、病变部位等。尿崩症根据症状分为肾性尿崩(NDI)及CDI,因此可在排除NDI后,再与可能累及垂体而出现尿崩症的疾病相鉴别,如淋巴细胞性漏斗神经垂体炎(LINH)、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鞍区淋巴瘤以及转移瘤等。根据病变部位,松果体和鞍区IGM需与胶质瘤、蛛网膜囊肿、颅咽管瘤、垂体瘤及转移瘤相鉴别[12];基底节区IGM需与恶性淋巴瘤、胶质瘤相鉴别。
IGM应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13]。除了活检和诊断外,手术对IGM的作用有限;而IGM对放疗高度敏感,单纯颅脊髓照射治疗的治愈率可超过90%[14],但辐射的长期不良反应可能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神经内分泌发育及继发性恶性肿瘤,因此放疗前可加短期化疗,以减少放疗的面积和剂量,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表明,化疗后予以低剂量放疗与单纯高剂量全脊髓放疗的效果相当。Joo等[15]研究发现,IGM患者化疗后放疗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而单纯局部放疗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0%。尽管目前IGM的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因此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明确IGM的治疗靶点。
综上所述,IGM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常被延误诊断。因此,临床医生更应加强对IGM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