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者及著述
2020年8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基诺族竹乐器七柯、布姑音响特性的声学研究》(以下简称《七柯、布姑》),是作者杨琛对基诺族竹筒乐器“七柯”和“布姑”长期考察和研究的成果。生活于云南的基诺族,自古就有自己的民歌、舞蹈和民族乐器,他们从青少年时期便开始生情起舞或歌唱表演,目前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沈恰教授的专著《贝壳歌——基诺族血缘婚恋古歌实录及相关人文叙事》,此外,沈恰、刘怡《基诺族的音乐观念和他们的歌》,吴学源《基诺族民间乐器大鼓调查》《基诺族的狩猎音乐》《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基诺族〈贝壳歌〉评说》,杨荣《基诺族音乐》,董秉常《基诺族民间音乐概述》等文章,则是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对基诺族音乐研究的集中呈现。显然,关于基诺族器乐研究专门性的著述不多,尤其是基诺族人具有原始风格的竹筒乐器“七柯”和“布姑”的声学研究更无专论。无疑,本书的出版对基诺族乐器学研究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本书是作者杨琛博士自2012年以来深耕于基诺山及其周边基诺族同胞聚集区长期考察的集中性成果体现。全书连同绪论共七章,十几万字,相关插图近百幅,粗略统计参阅书籍文献百余种。作者曾走访了14个村寨,对26名艺人从选料、制作、试奏、实录、记谱到访谈,采用录音、影像、文字等全息的记录方式,围绕基诺族竹筒乐器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乐器工艺、声学特性及乐器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如音乐声学专家韩宝强所说:“杨琛的这本书不仅用详实、可信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清晰表述了七柯和布姑从响器到乐器的发展过程,更可贵的是他给出了一个唤醒沉睡的少数民族乐器的研究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路径。”(韩宝强语)
杨琛与我是博士同学,读书期间食堂的“学术午餐”总是伴随着大家的知识碰撞与交流,毕业后则更多通过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学术沟通和交往。从中原腹地到能歌善舞的乌鲁木齐,杨琛在新疆师范大学完成了他硕士阶段的学习,遂至云南师范大学工作,此后便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赴北京攻读音乐声学博士,于南京做乐器学博士后,常常辗转田野与城市之间,劳顿总是在收获了一个个硬盘资料的欣喜之后逐渐褪去。我常赞叹他是“移动的数据库”,只要是能够接触到的讲座课程和数据信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并收入囊中形成自己的资源库。近年来,他对人类学和文化学方面的研究特别关注,后者所观照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更为广泛,对于跨越民族和不同文化类型的差异认识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常常整合起来综合探讨,这些都在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内容中有所体现,例如涉及到音乐声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民族学、统计学以及音乐人类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整体观,是多学科研究视野的融会贯通。同时,笔者也深刻体会到乐器学是艺术学科领域内覆盖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多的一门学问。据《中国音乐辞典》(2016年增订版)中记载我国现存的民族乐器约六百余种,而乐队中常见的乐器仅五十余种,这个明显的差距亟待音乐研究者将它书写出来并进行普及。
二、音高数据可视化与在地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中国古代汉族文人的雅文化意识。在某种意义上竹子被视为精神图腾,这种审美趣味直到现在依然延续。而作为基诺族最具特色的竹类体鸣乐器,七柯和布姑历史久远,在当地人生产生活、娱乐、祭祀及信号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功能。书中对七柯制作过程的四种调音方式做了介绍,尝试与同为体鸣乐器的玛林巴做发音原理的类比,并创造性地探索布姑与电声乐队中鼓手的辅助乐器硬木鱼组(Granite Blocks)的形制与发音原理的异同。因竹制材料容易受到气候影响而发生开裂,音高不具有稳定性,所以在声音的采录方面有一定时效性要求。还由于虫蛀等问题,每次演奏完毕即废弃或者封存起来。如此,每一次制作新的七柯和布姑都带来不一样的音色体验和新鲜的竹的气息。此外,作者在选材、调音和演奏方面给予了很多关注。对七柯和布姑的音响特性及音乐特点的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杨琛博士将14个村寨26位艺人调音以及演奏的数据、音高全部采用一个调音变化折线图配一个音高数据表的形式呈现,每只竹筒的音高都计算“相对音分数”,而后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计算出相邻竹筒之间相差的音分数,由这些数据分析出音高和音域特点。此外,还有多次调音音高样本波形包络图与频谱图,七柯和布姑音域汇总柱状图等。在七柯音色样本分析的过程中,有的调音甚至达到28次,而布姑最多一次调音达三十余次,全书近百张图表,可以想见声学分析与制表过程的复杂程度。
音高数据可视化作为听觉想象的视觉表达,成为研究有效性的证据支持。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专业潜精研思对声学和律学知识掌握通透,也反映其极具问题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多次测音研究发现,七柯相邻竹筒音程基本处在大三度范围内且分布均匀,有经验的艺人会根据不同的调音方式确定其最终音高,且他们在七柯的制作上对于突出基音、抑制泛音、体现纯音音色有一定共识。声学常识告诉我们,绝对的“纯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泛音决定音色,而七柯艺人追求更偏向单一纯净的音色。布姑的音域总体小于七柯,也较少出现大幅度音高变化,相邻音程关系多集中在小三度音程范围内,说明基诺族人对相对和谐音程的偏爱。由于七柯和布姑具有原始风格以及多人演奏的协作性和空间性特征,使得它能够体现出自然生态中的独特价值。除了以鲜明的强弱关系二拍子节奏作为核心之外,音乐效果还受演奏人数、竹筒数量和旋律协作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被当作节奏乐器,旋律性特征并未凸显。
2014年,作者曾进入到云南师范大学附小四年级学生的音乐课堂内进行观摩和实践。同学们现场演奏了七柯和布姑,通过音乐教育实践和对现场教学效果的评价,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从形式到内容拓展提供了可靠的价值参考。原材料充足,取材便利、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推广,这些优势使得竹乐器可以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如果我们从“在地化教育”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许多极有价值的现象:七柯和布姑在演奏时的集体协作、多声思维及节奏意识,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倡导的音乐应该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一致,音乐和身体动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讲,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持续的固定音型与即兴演奏形式,同基诺族七柯和布姑传统演奏中的核心节奏二拍子模式、同音型的反复、即兴敲击的演奏与两件以上单竹筒即兴节奏型相结合的形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完全可以用于课堂实践教学。即兴演奏的训练,对于中小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节奏编配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对中小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在地化教育、身份认同意识培养等方面的思考之后,进一步反思国内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现实困境、改革举措、教学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性、趋同性以及现代化中寻找个体(民族)与集体(国家)的身份认同,也是地方、环境和文化传统交集一体的生态式教育。这可能是基诺族竹乐器在现代“在地化教育”中实现的可持续价值,是十分值得注意的。
三、实践的反哺与基诺族音乐振兴的自觉
书中,杨琛博士还对世界范围内的竹筒体鸣乐器做了介绍,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例如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克木人演奏的“道叨”;菲律宾的“巴玲兵”(Balingbing);马来西亚的“竹音管”(togunggak);印度尼西亚“安格隆”(ang klung);“竹音管琴”以及越南的“德朗琴”(DAn T 'rtrng)等,呈现出一套关于竹筒体鸣乐器的全景图。此外,作者富于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套竹筒体鸣乐器的音乐装置——风车竹排琴,以期未来放置于社区用于居民的休闲娱乐,不仅服务大众,丰富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时可以看到,竹筒体鸣乐器的学术研究对于作者在乐器学创新、设计方面的贡献,也即实现了实践的反哺功能。
自从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倡议,“非遗”成为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国内也有部分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硕博培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发展困境之间的矛盾显露无遗,另一方面如何继承与活态转化的理论对策虽层出不穷,但往往缺乏有针对性或可行性的实践观照。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以基诺族的竹筒乐器为书写框架,展开对七柯和布姑的声学研究就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基诺族竹鸣乐器有它自身的优点,比如绿色、环保、音质优美、简单易学等,这些特点也非常适用于初等音乐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到,目前关于国内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是将国外音乐教育理念与中国音乐教育相结合,对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较为空泛的层面,或直接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研究者很难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实际现状,尤其缺乏针对特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教学实际条件下的特色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正是因为对这种现实困境的拷问,杨琛博士将七柯和布姑的研究置入到音乐教育学的视野中去思考,这对基诺族音乐的振兴,尤其是七柯和布姑的传承及发扬有着长远的意义。
通过对少数民族乐器的声学测量分析和主观评价,以及对乐器本体和基诺族人音高感觉提供科学可靠的判断,有助于深层剖析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核与特色。同时,拯救和推动濒临失传的基诺族竹管乐器制作方法和演奏技术,对地方特色的技艺传承和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播也极具现实意义。
结 语
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原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本著作通过对基诺族两件最简单竹筒乐器大量调音数据的分析研究后发现:基诺族七柯相邻竹筒音程关系以大二度、小三度为主,布姑以大二度音程关系为主,它们的整体音列结构虽然有一定的音域区间,但没有体现出明确的调性特征。由此说明,基诺族乐器制作人具备一定的相对音高感,但没有体现出对调性的认知能力,他们普遍认可大二度、小三度音程,尤其是大二度旋律音程。这是基诺人对和谐且富有张力的音程关系的自然选择,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深入思考的是,作者若能从音乐心理学角度探索基诺族人对音高感觉体系的整理认知,进而推断史前先民对音乐的最初认知状况,想必更有深度和研究价值。
《七柯、布姑》出版之后,杨琛博士又陆续发表了多篇关于这方面深入研究的成果,例如《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云南傣族簧管乐器制作工艺考察研究》《云南特色簧管乐器的制作工艺与舞蹈音乐形态研究——以佤族和彝族为例》《云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中的“双管相接”现象探析——以云南四地的乐器制作为例》等文章。可见,作者本人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乐器学研究方面持之以恒的观察、探索,以及作为一个青年音乐学者所拥有的责任感和自觉精神。
该书初稿于2015年完成,经过作者在各地会议上的论文宣讲,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一些音乐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基诺族艺人,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点进行了考察、研究与分析。例如:2015年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韩冰、何迥的,上海音乐学院徐欣、四川音乐学院马夕然都曾针对七柯、布姑的制作工藝问题进行了田野考察;同年,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团队赴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考察了基诺族民间艺人,并进行基诺族竹筒乐器的采录和演奏;2016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李佳锬针对基诺族传统音乐的问题对杨琛博士进行了访谈,并赴西双版纳基诺乡深度考察,完成其硕士毕业论文《基诺族文化中的竹制气鸣乐器》等。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对杨琛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018年以博士后研究报告《云南少数民族簧管乐器调查研究》顺利出站;2019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这些系统性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常年在田野中的浸润和滴水穿石的精神。
田野“漫步”和学术“沉浸”凸显出著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其在后记中所言:“从音乐本体入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去探索民族乐器之本,进而探索民族音乐之本,成为我的一条崭新而又充满挑战性的研究之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就这样在杨琛的思路中携手而行,让人充满美好的遐想!
掩卷之际,不禁感慨系之!基诺族的七柯、布姑无疑是前现代的产物,乡野间还有多少这样活态文化遗存等待着音乐学家们去发现、认识和亲近啊!墨香与竹香从书中扑面而来,启迪着我们:学术的田野也是希望的田野!
参考文献
杨琛《基诺族竹乐器七柯、布姑音响特性的声学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0年版。
蒋晶 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