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晡 李晶
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科已走过百年历程,如何总结、回顾、反思进而迈出新的步伐,是学术界和西方音乐学会近年来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继2019年年会和2020年济南专题研讨会之后,由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和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百年回顾与展望”前沿论坛于2021年11月12日—13日召开。来自中央、上海、武汉、浙江、哈尔滨等五所专业音乐学院及福建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师大、安徽师大音乐学院和南京、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等多家高等学府的16位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千余名相关高校的教师、学子线下线上聚首,回顾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百年历程,展望学科未来的创新与发展。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中,与会者围绕着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百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从中国西方音乐研究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充分的探讨。
一、西方音乐研究回顾与学科建设
回顾近百年来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历史,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成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的一大话题。杨燕迪的首场发言以《西方音乐研究与教学在中国:回顾、思考与展望》为题。他将近百年来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发展历史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年之前——草创性的输入和消化;1949至1966年——初步形成学术性的基础和规模;1979至1999年——改革开放,向世界敞开,形成当前的学术格局;新世纪以来——全面高速发展。他指出,21世纪以来,研究生培养、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资讯的提升,对西方音乐研究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学科的发展态势,他呼吁推出真正具有学术质量和专业深度的论著与专著,适度减少翻译,将受众面不仅仅只限于专业学术界,也要面向爱乐人士。同时,继续推进本学科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度思考,从中找到更具原创性的问题切入口,凸显“中国关怀”,突出个人创见。在研究方法上,鼓励学科交叉,寻找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从全球眼光关注中国现当代的学科发展,推动学科的前沿进步、学科水平提高以及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人才培养上,继续提升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内涵与质量,注重外语能力的提升、理论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学术视野的扩展。
姚亚平的发言《于润洋对中国西方音乐研究贡献》,实际上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方音乐研究历史的回顾。西方音乐研究进入活跃的发展时期,涌现了一批学者从宏观和学科的角度思考西方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于润洋先生提出了“音乐学分析”这一概念。与其他学者的宏观思考不同,于先生是从具体研究入手,从研究方法入手,思考如何推动中国西方音乐研究的理论进程。“音乐学分析”属于中国人自创的学术概念,触碰到形式的问题,展现出于先生的学术眼界和勇气,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的突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课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于先生在提出这个概念时,也认识到问题解决的难度。可以说,这只是一个任务,一个理想,同时既是一个高峰也是一个孤峰。姚亚平进一步指出,如何处理形式,如何面对形式,如何将形式与内容融合,有待于继续思考和研究。汪申申教授认为,于先生提出的概念有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尤其是对于“形式”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
二、西方音乐史人才培养与课程创新
本次论坛上,有多位学者的发言涉及到人才培养、教材修订以及课程创新理念。他们针对目前西方音乐史本科、硕士、博士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思考与建议。
在切实推进本、硕、博各学段的西方音乐史教学,探索各有侧重又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上,余志刚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出了五方面的建议:1.加强西方音乐史基础课程的教学,尤其是本科阶段,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呼吁开设音乐专业英语的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外文水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保障;3.作为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论文写作尤为重要,鼓励学生采用跨学科和传统史学方法进行思考,在专业研究上多下功夫;4.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洞察国际学术前沿。开设西方音乐史文献研究课程,向学生介绍国际前沿文献,明确研究方向;5.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開设相关课程,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博士生阶段,要向着高、精、尖的专业方向发展。
发言中,学者们纷纷指出音乐院系西方音乐通史开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即由于学时的限制,早期音乐、20世纪现代音乐乃至21世纪当代音乐在教学中大多一笔带过,这对于全面了解西方音乐史是远远不够的。汪申申认为,可以通过开设断代史、专门史、音乐国别史、专题史等相关课程,补足通史学习中的欠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西方音乐整体的认知与理解,开拓研究视野。鉴于目前师资力量的缺乏,他建议多吸纳新生力量,呼吁学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史等论坛,组织相关培训,为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有效开展积蓄力量。
刘小龙回应了汪申申提出开设断代史的必要性。他结合自身音乐史教学实践,对19世纪西方音乐史教学提出了三点规划。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按照音乐体裁和时代思潮划分四个思想主题和五个文化主题,共同构成这门课程的宏观构架和主要内容;其次,在课程观念方面,要把作曲家和作品融入到文化主题的发展叙述之中,挖掘音乐作品、人物和历史现象间的联系;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以专题讲座方式取代传统授课,突出课程主题;在授课主旨不变的前提下,更新授课内容、学术热点和前沿课题;要加强对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的分析;建立互联网平台,通过慕课、微课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补充和互动讨论。
谈及西方音乐研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王丹丹认为,对于经典音乐作品的聆赏、理解和诠释,始终是西方音乐史学习的核心路径。她从历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方法入手,指出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特殊性。西方音乐研究的核心范畴是音乐作品,它是特殊间接的“历史事件”。基于研究的核心范畴,她提出从四个维度培养人才,分别是“史、论、析、评”,即要注重专题研究、加强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评论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展,聚焦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与阐释评价。
针对博士生人才培养,孙国忠认为,近二十年的学科发展与学术现状表明,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对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他以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为例,提出博士生培养要从四个环节上下足功夫,才能有更高质量的产出。1.在招生形式上要考虑“选才”思路,加大面试的比重;2.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必修课的概念,加强严格的学术训练;3.重视中期考核,对考核质量严格把关;4.在论文写作方面,注重展示年轻学子的研究成果。
屠艳从新文科建设的语境和视域下探讨西方音乐史课程创新发展。她在发言中指出,新文科视域下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创新发展体现为课程理念创新、课程逻辑创新、课程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她认为,应该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设计以及拓展线上学习空间来对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孙天基于对西方音乐史人才培养的思考,提出了“边缘式”“建构式”“信仰式”培养理念,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西方音乐研究方法探讨
关于西方音乐史学史反思、史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国内学者长期以来重视的一个领域。自1990年代以来,关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音乐史书写、学术立场等话题的讨论持续至今。本次论坛上关于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的观点依然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叶松荣作了《“跨文化”之互释——“以西释中”与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的主题发言。余志刚和孙国忠作了相应的讨论。
中国西方音乐研究的百年发展史,对于基本方法的探讨一直贯穿于学者的研究之中。李晶在题为《审美·历史·思辨——论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的发言中,从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涵义入手,将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概括为三种:审美、历史、思辨。她指出,三种方法综合运用、相互关联,呈现出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关系。其中,思辨方法最为重要,因为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真正深入,科学理性维度的提高,必须具备思辨的自觉运用,并进一步强调方法论探讨对中国西方音乐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晡以《西方音乐史研究的自在意识、独立意识和原创意识》一文发表观点。他认为西方音乐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两大部分:实证和思辨。在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应该建立起自在、独立和原创这三种意识。自在意识考量的是中西关系中对自身所做的文化定位和参与西方音乐研究中的性质;独立意识使事者在不避讳社会和政治意识的西方音乐中保持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原创意识是对一切历史要做分析和辨识,通过个性独特的努力,创造性地作出贡献。他进一步总结了我们面对异文化圈时的困难,并就自在意识和“中国视野”的分歧作了简单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借鉴、引介西方音乐研究方法,并借助其他学科理论研究西方音乐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学界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关注。论坛中4篇发言涉及此类话题,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杜好奇的《从独白到对话——试析互文性理论于音乐学研究的意义》、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孙斐然的《西方音乐作品研究中的原型批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王刊博士的《当代德国历史音乐学的学术走向与启示》,以及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孙胜华博士的《历史音乐学的“后现代”倾向》。他们分别以互文性理论、原型批评视角、历史音乐学为对象,从概念释义、辩证关系、移位现象、实例研究、历史回顾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不同程度上扩展了学界对跨文化音乐研究、国外历史音乐学的发展、方法的认知和了解。
杜好奇认为,互文性理论与原型批评理论的学理研究,旨在为西方音乐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与传统西方音乐研究的整体性不同,互文性聚焦于产生对话关系的片段。孙斐然发言说,原型批评关注移位变化现象,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理解音乐作品。
王刊从德国的19世纪实证性“原始资料研究”谈起,讲到“音乐解释学”“音乐作为文本”“流亡研究”等发展阶段,涉及到诸多重量级学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考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科的发展,认为“音乐学作为艺术学”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规避国内原始资料的缺陷以及实证研究的困境,发挥国内音乐分析层面的主动性。
孫胜华指出了在20世纪下半叶历史音乐学发生的重大转向,传统实证史学衰落、“新音乐学”蓬勃发展,转折的背后体现出“后现代”精神。“新音乐学”背后的后现代思想的内核是“多元”,体现在历史叙事的“颠覆”、音乐“性别”的平等、“文化”角色的逆转三方面。同时,他认为传统音乐史学向“新音乐学”的转型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后现代哲学是这次转变的思想动因,在具体学术思潮上,马克思文艺理论推开了转变之门。
本次论坛在每档发言后都设置了讨论环节,使发言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深化。在最后的自由讨论中,与会者就西方音乐研究历史、研究方法、中国视野、学科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以互动的方式,就线上线下所提出的问题交流了看法。学者们呼吁中国西方音乐研究应以原创性问题为切入点,年轻一代的学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以推动学科的不断前进。
闭幕式上,浙江师大音乐学院郭克俭院长对论坛的成果表示了祝贺。杨燕迪总结了会议在四个方面,即历史回顾、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法论探析、国际学界新方法评介方面的收获,本次论坛的专家的发言必将对线上线下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启示,进一步促进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与发展,对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王晡在闭幕词中再次感谢了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领导和同事们为会议作出的辛劳贡献。他指出,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取决于学科中人的意识和史学方法的原创性开拓,西方音乐学会将继续进行百年学科历史的讨论,并努力组织有效的活动,在推动学科进步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希望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青年学者继续勃发潜力、贡献力量,期待未来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
王晡 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浙江音乐学院教授
李晶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