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秦瑜
摘 要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作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才“摇篮”,肩负着培养具备现代科学训练知识储备、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任。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向多元化、创新化趋势发展,如何创新人才技能培养模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命题。MES模块化教学理念摒弃了传统理论先行、学生“学而不知其用”的弊端,可实现以项目为载体,以培养过程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本研究以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足球训练课程为例,对MES思维在足球训练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创新拓展、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多模块、一体化、高层次的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模式,为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MES教学 运动训练 足球训练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264-04
伴随着“全民健身”“体教融合”等理念的渗透与融合,高校运动训练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的时代背景、人才培养趋势等,为运动训练人才培养融入了新的观念、教学思维,能够引领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方式的创新与转型。另一方面,传统單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在实践中的弊端凸显,存在人才应用技能缺失、科学素养不足、综合素质欠缺等问题,难以适应现阶段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MES教学模式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新型技能培训理念,该理念是在“模块培训”“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等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在于采用现场教学方式,针对技能培训需求将对应岗位、专业或课程所需掌握的技能进行逐层细分,依托任务分析、职业分析等手段构成多个层次衔接、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技能培训模块[1]。各个模块间均为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具有内容系统、模块灵活的特点,为应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困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现状
(一)人才技能训练形式单一
当前的足球训练课程内容主要是按照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能力这四个领域来设置。训练按照类型的不同,主要可划分为基础性训练与专项训练两种。基础性训练以基本素质训练、协调性训练、球性球感训练等常规的训练项目为主,专项训练与基础性训练相比,在技术难度、训练项目上也相对多样,以YO-YO间歇耐力跑、跳跃训练及灵活性跑动训练为主。从训练形式上,多数项目是以改善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为出发点的,训练方式对常规的训练模式依赖性较大,无论是训练方式,还是在训练内容上均较为单一。
(二)人才技能训练的创新性欠缺
足球训练课程不同于简单的运动理论教学,需要运动员具备足够的体能,可以在比赛场上顺利完成跑动、传球、接球、运球等操作,并要求运动员能够习得规范的运动操作,掌握既定的动作技巧,善于借助团队协作等形式,提升整体训练的配合度,增强学生的实战水平。而现有的人才技能训练中,足球训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动作熟练程度及团体配合性、科学素养等的关注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人才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学校体育工作如果没有协调全面发展就没有全体学生的基本发展与特长学生超常发展的统一,就是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思维[2]。由于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身体体能、特长及训练习惯不同,在足球训练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一成不变的训练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素质,而且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传统的足球训练中,人才技能训练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足球技术掌握水平,受学生基础不一、能力发展不均衡影响,整体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二、MES思维在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中的应用内涵
(一)能力本位,培养运动员的多元智能
MES教学模式下,利用教师设置的足球训练模块化课程、技能训练单元,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足球训练方法、运动训练原理、竞赛规则、基本技能,亦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寻求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击训练,弥补自身在训练中的不足和缺陷[3]。由于MES模式具有明显的技能化特征,各个技能训练单元间是一个统筹联系的“活模块”,通过各个模块的组合能够更新足球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体系优化、技能组合训练等增强足球训练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专业基础、科学素质等多方面的智能。
(二)理实合一,引导运动员学以致用
对一名合格的足球运动员而言,掌握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及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熟练运用足球技术同等重要,片面地重视理论或实践,均可能产生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问题,影响学生对足球技术的理解和认识。MES模式则依据实用性、操作性的特点,进行足球训练知识模块的安排,迎合了学生渴望掌握足球技术理论、技能的需求,又顺应了当前足球训练课程中的人才培养趋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化的训练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化自身技能和素质。
(三)由浅入深,发掘运动员的潜力特长
区别于常规的足球训练模式,MES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在一个教学载体中,把相关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交织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在这种知识体系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4]。此模式考虑到了不同学生接受程度、足球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在技能训练单元的安排上,不仅加入了常规的训练知识体系,而且还根据运动员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将运动员应知应会的必备知识、技能与训练过程融合[5]。处于不同足球技术层次的学生,能够结合训练项目进行自我提升,在循序渐进中取得进步,便于学生潜力、智慧与创新能力的发掘。
三、基于MES思维的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模式构建
(一)MES模式在足球训练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足球训练课程是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合理的课程安排设置,能够活跃足球训练氛围,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MES模式与足球训练课程的融合,主要可依托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体验式活动课四类课程进行,用以实现知识、技能、素养教学的统一(MES足球训练课程框架如图1所示)。
1.足球训练理论知识课单元。理论知识课单元的授课目的在于,使运动员了解足球训练的基本知识、技巧、科学理论,为足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单元授课以足球项目基本知识、足球项目科学原理、足球项目训练方法、足球竞赛组织流程、体育保健学等理论知识为主。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穿插微课、微视频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2.足球训练专业技能课单元。专业技能课单元以培养学生的足球技术、实战技能为主,强调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与体能、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专业技能课教学以训练前准备技巧、身体素质训练、足球技术练习、足球战术训练等为主,为运动员开展足球比赛积累经验基础。
3.足球训练专业拓展课单元。专业拓展课在巩固运动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技能强化、突击训练、团体配合战术训练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与随机应变能力。拓展课单元教学以单项训练拓展、团体训练拓展与身体素质训练拓展等模块组成,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进行多方位的提升,培养运动员的必备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
4.足球训练体验式活动课单元。为避免实践运用与理论学习脱节问题,在MES模块化训练设计中,可通过体验式活动课的设计,依托情境模拟、仿真演练、实际训练等课程模块的学习训练,弥补以往足球训练实践育人环节的不足。体验式活动课的特点在于,将比赛情境、仿真情境与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巧妙的融合,提升人才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二)MES模式在人才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在足球训练课程实践中,人才技能培养通常容易受到运动员身体素质、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技能训练中不应以单一的训练项目为主,应聚焦运动员的多元化发展与成长需求,设计适应运动员个性特征、技能水平现状的培养模式。按照技能训练类型的不同,可将技能培养项目划分为基础训练模块、专项训练模块、组合训练模式三个单元,各个模块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模块,共同构建以足球运动员技能培养为导向的MES技能训练模式。其中,基础训练模式训练内容相对简单,以准备环节及常见的入门技术练习为主。专项训练模块侧重于核心足球战术、队形、技巧的训练,用以增强运动员的实战技能。组合训练模式针对不同足球运动员能力水平的差异,将通过制定组合式的训练计划、“训练套餐”等,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技能培养(技能培养模块的框架如图2所示)。
1.足球基础训练模块。基础训练环节是足球训练正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以球性球感练习、接球传球练习、运球练习、射门练习、条件性对抗练习等为主,各个训练模块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基础训练模块注重培养运动员进攻阵形与防守阵形的衔接,防止在实际比赛中发生攻防脱离现象。同时,在基础技能模块化训练中,还应重视运动员训练前的慢跑运动、动力性拉伸、跳跃运动、变速跑运动、冲刺跑运动等的学习与掌握,使运动员在训练前通过健全的准备活动,规避训练过程中受伤问题。
2.足球专项训练模块。和基础训练模式截然不同的是,基础训练模式关注学生训练前准备活动、足球技术基础操作、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专项训练模块则倾向于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拓展。专项训练以进攻阵形训练、防守阵型训练、有球技术训练、无球技术训练等为主,各个专项训练项目均强调运动员配合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运用,并要根据专项训练成效,及时制定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提升方案,改进和提升现有训练方案的不足。
3.足球组合训练模块。足球组合训练模块是技能训练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战术、运动技巧等综合能力的掌握为主,特点是趋于实战化、素质均衡化、培养全面化。依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及其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取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组合训练方法并非是将各种单一训练内容或方法简单地相加,而是以一定的间歇和交叉组合的方式,项中有项,把多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5]。安排训练可划分为周期性组合训练、套餐式组合训练两个子模块。在周期性训练方面,将以年度为训练周期,每个训练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训练时长分别为2个月、5个月、5个月。第一阶段为基础练习阶段,该阶段训练以交叉步、滑步等脚步移动训练、负重力量训练、徒手力量训练等训练模块为主,锻炼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增强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第二阶段为基础巩固阶段,该阶段以热身训练、脚步移动训练、传接球训练、运球训练、射门练习等为主,训练的频次、用时等逐步增加,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强化身体素质。第三阶段为技巧训练,该阶段除了基础的脚步移动训练、传接球训练、射门训练及力量训练外,开展战术技巧训练、攻防队形训练及不同战术配合训练等,使运动员掌握训练技巧。通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周期性训练计划组合,以递进式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套餐式组合训练将依据周期性训练模块的效果跟进评估,对不同阶段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对于部分基础技能薄弱的运动员,结合薄弱点的不同,制定“训练套餐”。
(三)MES模式在人才技能创新拓展中的应用研究
在足球训练模式、人才技能培养理念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足球训练中墨守成规,坚持固有的训练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存在创新性不足、效果欠佳等问题。为克服传统训练模式的不利影响,应建立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形式有趣、锻炼有效的运动处方资源库[6]。通过MES模式的运用,可带动课程模块的创新和提升运动员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可通过分组训练、自由式组合训练、师生互动训练、自我探究训练、心理训练等,进行人才技能培養方式的创新与拓展。
1.分组训练模式。不同运动员在传球、接球及交叉步等移动步伐方面的能力掌握不尽相同,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能力特点,寻求合理的训练方法与策略,是促进高校足球代表队能力整体发展和提升的关键。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能力现状,采用能力互补、技能互补、兴趣互补的原则,将运动员划分为不同的训练小组,小组间各个运动员间可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合作意识。各小组还可定期通过模拟比赛等形式,拉进各小组运动员间的友谊,方便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可在分组训练过程中建立“以老带新”帮扶体系,由经验丰富的运动员,负责对技能生疏的运动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实现共同进步。
2.自由式组合训练模式。自由式组合训练采用自主性、自愿性原则,由运动员自主选择训练小组或合作训练对象,遵从不同运动员的训练意愿、兴趣等。在自由式组合训练过程中,学生个体通过与群体进行探讨协商,有益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小群体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足球课堂中的参与感,从而创造更积极的学习氛围[7]。自由式组合训练中,为防止出现管理不善、运动员自律性差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可设置训练组组长、督察员,由组长负责进行自由组合训练小组的总体事务管理、训练计划的安排与下达,由督察员负责协助组长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保障自由式组合训练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3.师生互动训练模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思维,由教师参与到各训练小组的训练过程,通过师生传球训练、日常基础练习等,构建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合作训练,教师能够近距离观察不同运动员的技能训练特征、学习兴趣与特长等,进行训练计划的优化与协调,还可以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为学生的训练过程提供指导和模范。学生则可以通过新的师生共同训练机会,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督促学生的训练意识。
4.自我探究训练模式。自我探究训练模式即以运动员自主训练为主,由运动员借助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及学校足球代表队的训练安排等,制定个人训练计划。个人训练计划可在优秀足球运动员及教师的协同指导下完成,依托自主锻炼能够使运动员正确认识到自身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培养运动员的自主管理能力与责任感。
5.心理训练模式。一些心理品质的训练能够在长时期的体能、技能训练中获得,但体能、技能训练不能完全取代心理训练[8]。因此心理训练模式是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及训练活动適应能力的基本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及足球代表队获得比赛的胜利,获得较高的战术水平和经验积累,而且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助于比赛的顺利开展。在心理训练模块中,将采用集中心理疏导、队友心理互助、个性化心理训练等方式,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其中,集中心理疏导将由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心理指导小组,通过足球比赛案例、日常训练的典型案例、个案分析等方法,向运动员讲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将心理素质教育列为常态化的训练项目之一。队友心理互助将选拔优秀的运动员定期对各个训练队小组的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心理素质薄弱的运动员,通过队员间的互帮互助等方式,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而个性化心理训练方式将依托训练过程使队员承担不同的训练角色,由队员通过不同攻防队形的模拟、体验等形式,使运动员重拾自信心和勇气。
(四)MES模式在人才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人才素养培养是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足球训练课程中运动员的素养培养要求关注不同运动员的个体发展方向、特殊性等,整合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共同进行人才的素养培养。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可运用MES模式,构建涵盖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体素养三大素养模块的培养,增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1.科学素养模块培养。科学素养模块即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依托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科学素养的渗透。在理论讲解层面,将足球训练课程与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足球项目基础理论知识等融合,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熟悉现代运动知识、训练方法、运动原理等,明确足球训练中所蕴含着的科学理论内涵。在案例分析方面,主要通过典型运动学、体育保健学等领域的案例分析,向运动员讲解案例中体现出的科学原理,在正式训练或比赛中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2.人文素养模块培养。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引入到运动员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从传统文化资源、日常训练、足球比赛等中提炼人文素材,加强运动员的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通过人文学科课程教育与足球训练课程的衔接,使运动员认识到人文素养和自身全面发展的联系,提升思想觉悟。另外,可通过周边高校的合作,共同依托高校足球联赛、足球友谊赛、校内足球赛等形式,在足球比赛中进行运动员人文素养的锻炼和提升。
3.身体素养模块培养。身体素养即以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与柔韧素质等为主,注重身体素养与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协调配合性,使身体素养能够对运动员的训练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力量素质将通过不同模式的负重训练,引导运动员掌握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克服足球比赛中自身力量因素带来的阻力。灵敏素质通过训练中变换身体姿势、动作转换、体位转换等的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平衡性、应变能力。耐力素质将通过阶梯式的训练思维,通过控制训练时长等,在训练中逐步增强运动员的耐力。速度素质将通过专项训练、单项强化训练等方式,培养运动员的瞬间爆发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较佳的运动状态。柔韧素质则侧重于通过训练前的准备工作,锻炼运动员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遵循渐进性、适度性思想进行柔韧素质的训练。
四、结语
MES思维在高校运动训练人才技能培养中的运用,既是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人才技能培养中的探索尝试。新时期所需的运动训练人才,必然是具备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对运动员的训练和培养,仍需注重知识、技能、素养的协调统一,着眼于“全民健康”的发展趋势及未来中国足球运动的改革方向,进行人才技能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胡泽勇,倪伟,董海军.高校体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运动,2018(02):77-79.
[2]钱诗.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案例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董晓冰.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D].长沙:湖南大学,2011.
[4]毛振明,邱丽玲,杜晓红.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5组“热词”说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4):1-14.
[5]赵岷,朱可,李翠霞.校园足球框架下普通高校足球“小群体式合作、竞争”教学模式构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4):102-106+2.
[6]陆煜.我国竞技系列U-17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