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雲
摘 要:开放大学一直以来致力于为乡村振兴培养与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人才培养作用。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开放大学缺乏针对乡村振兴的特色专业建设等。为此,本文结合开放大学的优势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开放大学;乡村人才振兴;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进行全方位升级与改造,成为人民与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而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关键,如何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综合性高质量人才成了开放大学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这个关键时期,作为一直致力于为乡村培养与输送人才的始发地,开放大学必须主动且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深入探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发展。
一、开放大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特色专业建设,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开放大学的前身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大学。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开放大学继承并发扬了其前身优良的传统,积极承担起为乡村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初心未改,一直秉持“办百姓身边的大学”这一朴实无华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开放大学深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因而更积极投身于相关的教学部署与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村人才培养经验。但是,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差异,要求开放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立足于本地的地方特色,特别是要根据当地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在学校中开设更对口、更满足需要的特色专业,形成服务于地方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强人才培养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而纵观目前学校的特色专业体系构建,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必需的人才保障。
(二)教师资源匮乏,难以组建多层级专业师资队伍
作为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工作的重要实施者与参与者,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一支专业性强、懂农业、爱农民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开放大学的现状:双师型教师储备不足,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科研教师少教学教师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本身没有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制定农村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性,没有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研究农村人才教育策略。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与政府对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力度不大,特别是没有结合农村当地特色与具体人才需求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培训,也没有注重灌输给教师乡村人才振兴关键的理念,最终导致开放大学难以组建一支多层级的专业师资队伍。
(三)“自上而下”的教育供给,导致供需错配
开放大学与其各个分部基本都属于垂直状态,不管是教育供给、教学资源,还是教学管理,基层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处于终端的基层学校无法切实满足乡村对特定人才的需求,很多时候开放大学对农村的地域性考虑不周,或者专业缺乏相关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针对性,且缺乏实用性。
二、开放大学参与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势条件
(一)办学系统
开放大学自1979年正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系统办学,且从开放大学总部到各个省级分部再到縣、村,办学系统始终能够正常运行且保持与各个分支机构的畅通链接,为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性条件。另外,一体化办学系统的建设,能够提升基层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人才培养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教学方式
新时代,网络与新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基层农民,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与资讯,也能学到最前沿的农业技术。而开放大学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大力推广基于网络的教学技术,截至目前已建立起集教、学、管、研、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远程教育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如此深入基层一线的远程教育方式,让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与优质的学习资源深入到农村地区变得更快捷、更方便,非常有利于农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办学经验
开放大学一直坚持“办百姓身边的大学”办学理念,在数十年的钻研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培养农村地区人才的办学经验,为现阶段农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近几年来,开放大学联合各地农村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学校中积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鼓励优秀的毕业生扎根于农村建设,同时也为农村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圆了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的大学梦。
三、开放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开放教育发展环境
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极为复杂且覆盖面广、牵扯面大的一项工程,单单依靠开放大学自身的微薄之力很难撬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这一杠杆。因此,开放大学必须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集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的力量,建立以乡村人才振兴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共同服务的综合体系,以此来营造良好、稳定的开放教育发展环境。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是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开放大学积极迎合发展形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坚持自我完善与革新,将研发与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教育产品列为工作的重心,积极思考如何打造具有区域品牌效应的教育体系,增强特色专业建设,厚植乡村人才振兴的生长土壤。此外,必须主动加强与社会上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实用性与综合性,提高与农村实际岗位的适配度,促进振兴乡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分层培训,提升乡村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帮助农村各地区培育新型农民是人才培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开放大学可以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质量,确保精准化与实用化。一方面要从自身学生和教师着手,在尊重每位学生和教师的意愿下,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与教师深入基层锻炼,坚持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尽快让学生熟悉农村工作,了解风土人情,为农村培育一批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新型人才,为组建多层级专业师资队伍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面向各地农村群众的学历教育,致力于培养农民大学生,从而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学历教育水平,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例如开放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农业技术培训班、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等方式,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切实提升乡村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农村理想
当下开放大学服务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局势,尚面临着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农村留不住人。很多大学生虽然在农村中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重新回到城市。而究其根本原因,仍是因为大学生扎根于农村的信念不牢固,理想太空洞。为此,开放大学必须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农村的理想,通过立志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对农村的热爱与向往之情。通过细数如今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改造危房、厕所革命等所引发的农村环境大变样,帮助学生建立深入农村的自信心。通过详细阐述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例如政策、地域的优势,引发学生对于农村工作的好奇心与强烈欲望。总而言之,随着城乡差距的日渐缩小,农村工作的优势逐渐凸显了出来,农村日渐成了经济建设非常重要的战场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深入,开放大学要紧密结合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将立志教育与振兴乡村理想的树立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村人才流失与留不住人才的难题。另外,随着近几年电商产品的蓬勃发展,农村地区对于电商类人才呈现急需的状态,加之薪酬待遇较高,这也成了吸引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全社会以及农民自身较为关注的话题,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坚持乡村人才振兴。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开放大学要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自身的显著优势,踏踏实实培养人才,兢兢业业造就人才,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为乡村振兴提供扎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苏迪,韩红蕾.乡村振兴战略下开放大学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9):28-32.
[2]金璐.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教育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0):137-138.
基金项目:陕西开放大学2021年度一般科研课题“开放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以榆林市分校为例”(项目编号:21KD—B02)
(作者单位: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榆林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