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臻 刘非 袁绍春 陈垚
摘 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特点,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栋梁之材,需要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深度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下文介绍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方向,分析教学现状的同时,指出了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来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和有效策略,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关键词: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水工程施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能够总结比较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水工程施工技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土木类专业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水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而且能够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支持。由此可见,高校应当慎重对待“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主要方向,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扩大教育影响力。
一、“水工程施工”课程
(一)课程性质
“水工程施工”课程是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密切联系的专业课,深耕于水工程建设领域,在总结国内外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呈现专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知识,旨在研究水工程建设基本规律,最大限度发掘高级原理、施工细节、规范内容等,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特质[1]。纵观国内外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本课的修习次序普遍靠后,其他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此课,对于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和教师的专业化实践与教学技能要求较高。“水工程施工”课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质,以实际的管理岗位和建设职责为依托,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将培养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视作主要目标,不断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使之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进而增强感知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学习。
(二)教学要求
学习“水工程施工”,不仅是为了开阔自我眼界,而是能够掌握水工程施工基本知识与技术,为将来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遵循实践原则,密切联系实际的工作内容来讲解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理解相关工程施工内容,对不同的技术应用有初步认识,进而明白不同的施工工艺要求,深度体会现代科学施工管理方法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为将来的就业与自我提升奠定稳固根基。在学生掌握现代施工技术的同时,教师要坚持融会贯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掌握原理、探索规律的领域,使之在了解基础施工技术与方法的同时,提升质量、安全、成本意识,进而提高工程设计、组织能力。
(三)重点难点
“水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相对较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施工的任务和特点,在意识形态领域帮助其建立基本的组织与管理概念,使之掌握土方的平衡调配、排水方法、混凝土施工程序、混凝土配制强度、管井的施工、管材类别、水压试验法、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要点、施工总平面图绘制等内容。在讲解重难点知识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水工程施工与其他类别施工的特点,既能扩充知识面,又可以帮助其区别本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辩证联系,进而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和组织施工技能。总而言之,“水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学要求教师了解行业动态,熟悉最新的专业施工技术发展方向,从而使得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知识[2]。
(四)就业方向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水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愈加广泛,不仅可以从事工程管理、设计、勘测、科研、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工作,而且能够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之中,从事相关的教育、管理、营销等工作,未来发展一片光明。在新一轮的水電开发热潮中,国家大力扶持基础建设项目,而“水工程施工”课程中涉及多种与国家扶持项目有关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能够具备过硬的基础理论和高超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国家基础水电建设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基本方向
高校“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绝非为了单纯改变课程理念和教学形式,而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不断调整知识与技能教学比重,打造合格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一)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与认识,从教育思想方向进行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多样性。教师坚持先入为主,摆正自我教学地位的同时,开展一系列预见性和前瞻性教改活动,深刻把握教育现实,运用超前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认清实际工作中的成效与弊端,促进工作质量提升,大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步提升。高校水工程施工专业教师可以树立“典范”思想,不断更新专业技能,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使之可以向教师看齐,从而达到提高课改质量的目标,有助于促进教学相长,进一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意识[3]。
(二)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体系是按照顺序排列的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体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形成质量。由于水工程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水工程施工”课程体系也随之变化,为了在现阶段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从课程体系方向入手,开展课改研究,实时掌握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变化,以岗位标准来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工种来优化现阶段的专业课章节知识,取缔旧课、开设新课。可以在构建体系的同时,淡化专业课的系统性,提高体系的多元性和实用性,能够向学生传授实用性知识,使之在多元化学习中强化水工程专业技能,增强具体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通过素材、案例、图文等形式呈现的,并且能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系列材料。高校“水工程施工”课改可以从教学资源方向入手,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要素来优化教学,在设计和应用相应资源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以实时调整和精准投放的形式,在课上融入易于学生接受的各类资源,从而转变滞后的教学局面,引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各类资源优化学习的方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态度,进而提高信息获取、应用技能水平,具备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4]。
(四)教研团队
优质的教研团队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能够为实际的课改和教改提供支持和保障。“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组建教研团队的方向入手,抽调各个相关专业的精英教师来组建团队,专项负责教研任务,在把握总体教研方向的同时,钻研“水工程施工”专业理论,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疑点,从多个角度来探索教研策略,从时间、空间领域来提出解决教学问题和疑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现阶段的高校“水工程施工”教学内容,长时间以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容易使学生在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中陷入消极的思维定式[5]。由于一些教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未能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以至于学生的思维意识仍停留在浅显的概念学习阶段,仅能够通过被动学习来接受水工程理论知识,难以从多角度来思考理论,不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虽然部分高校水工程施工专业教师的理论讲解功底十分扎实,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其会过度倾向于理论教学,进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致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一些高校在分配课时的过程中,未能注重实践与理论教学课时的均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质量提高。
(三)岗位实习走马观花
岗位实习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也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最接近真实工作岗位的一次实践学习活动,对于其未来就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一些高校为了提前完成实习目标,会让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选择实习单位,未能给予其充足的考察时间,忽视了其主观诉求和学习需要,以至于学生在岗位实习的过程中“走马观花”,既无法深刻领悟水工程真实岗位工作内容,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更是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率的保障,对于高校的办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6]。一些高校未能重视水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造成了一定的师资力量流失,不利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课程教学改革进度停滞。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革新传统滞后教学理念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双边活动,高校水工程施工专业教师应当革新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所需知识。为了解决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高校应当明确“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引导教师树立创新教学理念,多角度来开展理论知识讲解活动,摒弃传统的过度主导教学思想,革新滞后的理论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服务,加速课改和教改进程。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提炼现阶段教师所持教学理念之中的精华并去除糟粕,结合学生的合理建议来创新教学理念,打造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全新课堂,构建优质的“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体系,坚持全方位渗透理论讲解,多角度优化学习活动,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二)理论讲学融合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可以大限度催动教学质量提高,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之可以积极地投入实践学习中,发掘实践活动中的理论,体会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高校水工程施工专业教师可以将理论讲学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充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来开辟实践课堂,助力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帮助其夯实重难点知识学习,使之理清水工程施工理论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联,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水平[7]。
(三)校企联合提升实习质量
校企联合战略能够通过双边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使之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岗位,真切地体会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从而摆正学习态度、悉心求学,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对于岗位实习“走马观花”的问题,高校需要认真统计学生的实习意愿和去向,与知名企业单位达成战略协定,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让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在双边合作中互利共赢,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和日后就业保驾护航。高校要高度重视与知名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引导专业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亲切交流,使之感受到高校的关怀,全身心地投入实习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实习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组建稳定高效师资队伍
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可以大限度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也可以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先行军,为高校开辟全新发展道路,保障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对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难题,高校应该明确“水工程施工”课改和教改的进度,抽调精英、骨干教师组建教研队伍,合理调整相关教师的任课时间,保证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水工程施工”课改和教改之中,发挥师资力量优势来促进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按照课程体系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来组建备课、实践、督导小组,形成以骨干教师引领的精英师资队伍,按照上级部门指示精神对现阶段“水工程施工”课改和教改进度进行分析,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就业方向来优化课程,促进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稳定提高,利用师资力量优势达成课改、教改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从“水工程施工”的课程性质、教学、知识、就业等角度来看,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非凡。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高校从教育思想、课程体系、资源、教研团队四个方向出发,细致分析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岗位实习走马观花、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等问题成因,结合教学现状来探索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有助于优化传统的课程结构。通过革新教学理念,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提升实习质量,组建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来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最终完善课程系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參考文献:
[1]徐金妹,鞠炼.BIM技术促进《水工程施工》教学效果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5:57-59.
[2]葛磊,刘万里,王菲菲,张玲菲,陈晓轩.项目教学法在《水工程施工》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公关,2020,03:35-36.
[3]康晓荣,徐进,关庆庆.应用型本科院校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8,4407:239-240.
[4]张宪雷.《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32:134-136+140.
[5]刘派,杨秀英,赵明雨,韩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改革[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19-121.
[6]于国辉,蒋莉,焦延涛.《水利工程施工》教学探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67-70.
[7]钱波,余明东,游潘丽,庄锦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BIM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2:125-128.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PSJZW2019-2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92024)
*通讯作者:陈垚(1983— ),男,汉族,浙江永康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重庆交通大学水污染防控与城市雨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