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文,毛春梅
哲学经济学研究
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
杨以文,毛春梅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高科技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高质量的创新生态系统会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影响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机制,即合作机制、学习机制、系统变化机制和选择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和山东居于前五位,山西、海南、新疆、甘肃和宁夏居于后五位,并提出促进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区域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我国现代经济体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区域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又离不开本区域的经济基础、要素禀赋和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推动区域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生态学理论。生态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不同生命体之间及生命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形成过程较为相似,都会逐渐从个体走向集聚再到种群和部落。因此,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众多相关主体共同构建而成,是系统内多个主体的相互竞争、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系统不断演化的过程。当然,在演化过程中,需要与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与适应,最终才能实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才能走向更高阶段。
随着通讯信息、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价值链呈现网络化发展态势,世界经济竞争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经济竞争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完全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哪个国家或区域能够构建更高质量的创新生态系统,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世界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如何构建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促进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省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研究将围绕我国不同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充分地了解我国不同省份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水平,寻找我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优化空间,最后将结合测度结果,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有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发展以及评价等方面。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梅亮、陈劲等[1]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创新主体通过产业集聚或产业关联,共生共存,进而形成的“创新种群”或“创新群落”。Clarysse等[2]基于法兰德斯地区138家公司创新生态系统的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本质就是一个商业价值网络。Rong ke等[3]指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内创新主体的能力提升以及合作的意识。郑琦和孙刚[4]从高科技产业政策选择性实施以及资本市场估值的视角,发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袁小慧、孟芊汝等[5]也指出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更需要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有关创新生态系统评价的研究。覃荔荔等[6]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孙琪[7]则采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省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徐建中[8]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苏屹、韩敏睿等[9]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体系。张小燕和李晓娣[10]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水平指数,然后利用该指数对于我国各省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解学梅和王宏伟[11]则以四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评价分析。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评价全国或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对全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文献还较为缺乏。论文在上述文献基础上,对于我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找寻出不同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主要是由系统内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保障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还要建立良性的发展机制,具体包括系统合作机制、系统学习机制、系统多元化机制和系统选择机制等,具体详见图1。
图1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逻辑图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系统内部必须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没有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就不可能拥有高质量的创新生态系统。高科技产业通过在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扩散、技术创新和研发合作,不断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壮大,并逐渐形成有利于系统发展的知识体系,并使得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逐渐形成共同利益体,进而促进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系统内部必须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它是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是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学习和分享,增进系统内部的知识存量和质量,促进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系统内部良好的学习机制,可以让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实现水平和垂直的知识扩散,进而促进系统高质量发展。其中,水平知识扩散主要是指知识在创新生态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垂直知识扩散主要是指在系统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系统能够继续延续自身的优势且能消除或克服劣势因素,增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多元化知识的融入,没有多元化知识的支撑,就难以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多元化机制是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孙刚[12]认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是离不开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合作,没有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合作,产业政策的效果将会降低,高科技产业发展将会受到制约。高科技产业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变革速度不断加快,如果创新生态系统内部没有多元化知识支撑,就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更难以保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系统多元化机制,就是要鼓励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共存共荣,最终竭力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利益共同体的建立,这样才能确保创新生态系统内高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构建良性的选择机制,即要依据市场法则,淘汰一些适应能力弱的创新主体。系统选择机制是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李滨和陈怡[13]指出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良性的竞争环境,缺乏良性竞争的产业系统,难以维持高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属于一种开放性系统,系统内外不同主体可以自由进出,这样才能确保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在一个封闭的创新生态系统中,难以孕育创新的种子,更难以形成优秀的创新基因。高科技产业作为创新频繁和高风险行业,没有源源不断的知识要素进入或退出,是难以确保系统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遵循市场法则,构建良性的选择机制,才能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前文已经对影响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下文将依据四大机制,分别从合作水平、学习水平、多元化水平、市场选择水平等四个方面,分别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对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体详见表1。
合作水平指标:为了测度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水平,论文主要采用系统开放程度和要素流动程度两个一级指标进行衡量。其中,系统开发程度主要采用高科技产业国外技术引进经费和高科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要素流动程度主要采用高科技产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和高科技产业技术交易额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学习水平指标:为了测度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学习水平,论文主要采用人员素质和技术更新支出两个一级指标来进行衡量,其中,人员素质主要采用地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地区教育经费支出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技术更新支出则采用高科技产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高科技产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高科技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表1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多元化水平指标:为了测度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多元化水平,论文主要采用研发经费和研发要素规模两个一级指标进行衡量,其中,研发经费采用高科技产业R&D研发经费支出和高科技新产品研发经费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研发要素规模则采用高科技R&D人员全时当量和高科技R&D研发机构数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市场选择水平指标:为了测度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市场选择水平,论文主要采用科技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进行衡量。其中,科技竞争力主要采用国内专利授权数占国内专利受理数之比和国内有效专利数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产品竞争力则采用高科技产品出口交货值和高科技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论文主要采用Topsis方法对于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评价对象的最优解和最差解之间的距离进行排序,越靠近最优解,被评价对象的质量就越优,反之,被评价对象的质量越劣。论文就是依据这种方法,对于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二步,对研究对象ti的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论文主要采用stata软件计算出每个省份的因子得分,进而得到矩阵ti,表示时间点。
第三步,采用Topsisi方法,计算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依此对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论文将采用Topsis方法,对2009~2015年期间,我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鉴于西藏和青海两个省份相关数据的缺失,将其从样本中剔除。
首先,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整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然后对2009~2015年全国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接着计算出每个省份各年公共因子以及综合得分,具体如表2。
表2 因子综合得分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2009-2015年期间,我国29个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因子得分的差距较为明显。以2015年为例,12个省份的综合因子得分为正值,还有17个省份的综合因子得分为负值,其中,广东和江苏的综合因子得分已经分别达到2.83和1.53,然而宁夏、甘肃和海南仅为-0.359,0.299,0.292。
表3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排名
为了更加明确地了解我国各省份近些年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下文将借鉴Topsis方法,对于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进一步研究。根据表2中各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因子得分,并采用Topsis方法对我国2009~2015年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具体的测度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位于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浙江,位于后三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甘肃和新疆。根据29个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情况,可以将29个省份划分为五类:高质量、中高质量、中等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其中,广东和江苏属于高质量;浙江、天津、山东和上海属于中高质量;内蒙古、四川、北京、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辽宁和河北属于中等质量;江西、黑龙江、陕西、重庆、吉林、云南、贵州、广西、山西属于中低质量;海南、新疆、甘肃和宁夏属于低质量。
从综合排名的结果来看,广东和江苏的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甚至高于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这主要由于广东和江苏拥有强大的制造业规模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基本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然而,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知识要素和资源,更拥有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但是相比较于广东和江苏而言,制造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并不占据优势地位。还有一些城市,例如海南,主要依靠单一的旅游和服务产业,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当然,还有一些城市,例如,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城市,由于自身的要素禀赋和区域地位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一些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相关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进而这些地区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
对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学习机制、多元化机制和市场选择机制等四大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5年全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各省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测度结果来看,不同省份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质量就越高,例如,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别位列前三名。另外,也有一些地区服务业高度发达,但是高科技产业占比并不高,进而使得地区,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不高,例如,上海和北京只能分别处于第六位和第九位。
建立和完善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国不同省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论文对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机制分析,我国各省应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和区域优势,着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来看,就是要增强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尤其对于一些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技术,一定要在区域内及区域之间进行协调,同时,还应加大投入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资源利用与转化的效率,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的创新活力,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加强多个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进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从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针对性,充分释放地区创新发展的潜力,制定与本地区高科技产业实际的发展情况相符的发展战略,高效利用本地的创新资源,将“区位劣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保障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最后,优化地区间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与东部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入东部地区的创新成果,实现新技术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与学习,结合自身优势实现二次创新。
[1] 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71-1780.
[2] Clarysse B, Wright M, Bruneel J, et al. Creating value in ecosystems: Crossing the chasm between knowledge and business ecosystems[J]. Research Policy, 2014, 43(7): 1164-1176.
[3] Rong K, Liu G, Ko W W.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HR management system: from Chinese State Owned Enter- prise[J]. Academy of Manage 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2015, 15(1): 15722-15722.
[4] 郑琦,孙刚.高科技产业政策选择性实施与资本市场估值——基于高新技术企业IPO的微观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20,31(6):12-21.
[5] 袁小慧,孟芊汝,范金.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20,64(4):88-94.
[6] 覃荔荔,王道平,周超.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在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 31(5):927-935.
[7] 孙琪.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6,40(7):212-215.
[8] 徐建中,王纯旭.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组合评价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J].预测,2016,35(5):30-36.
[9] 苏屹,韩敏睿,雷家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区域创新关联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12):78-85.
[10] 张小燕,李晓娣.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性分类评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2):126-135.
[11] 解学梅,王宏伟.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38(5):912-924.
[12] 孙刚.选择性高科技产业政策能被精准执行吗——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证据[J].经济学家,2018,33(8): 75-85.
[13] 李滨,陈怡.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35(3):135-154.
Measurement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China
YANG Yi-wen, MAO Chun-mei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 high-quality innovation ecosystem will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four mechanisms, namely, cooperation mechanism, learning mechanism, system change mechanism and selection mechanism that affe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is studied. On this basi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is built.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TOP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its development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al levels of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are quite different in China. Among them, Guangdong, Jiangsu, Zhejiang, Tianjin and Shandong are in the top five, and Shanxi, Hainan, Xinjiang, Gansu and Ningxia are in the bottom five.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F424.3
A
1009-9115(2022)01-0102-06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JC63022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EYB005),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8LY4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0315)
2021-03-11
2021-09-18
杨以文(1981-),男,安徽芜湖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校对:刘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