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的影响

2022-03-28 09:41高练兵余伟民
贵州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偏心患侧假体

高练兵 余伟民

(1.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骨科,陕西 渭南 714000;2.商洛市中医医院骨三科,陕西 商洛 726000)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多发病于老年女性,该病多数患者的本身状况比较差,多伴有骨质疏松及其它各种内科疾病,因此对治疗的要求较高[1]。手术治疗已成为股骨颈治疗的主要方法,因股骨颈血供的特殊性,常规内固定术后患者易发生缺血性坏死、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2-4]。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头旋转中心指标-股骨偏心距偏心距(femoral offset,FO)的重建关系到外展肌张力、关节的稳定性,且其对假体的松动、磨损以及平衡双下肢长度会发挥重要作用[5-6]。本文具体分析了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的影响,以为临床上合理掌握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结合X线及CT、MR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指征;患者年龄20~70岁,性别不限,知情同意本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Garden分级为Ⅰ~Ⅱ级;患者依从性佳,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初次内固定手术失败者;病理性骨折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具有精神病者;拒绝人工关节置换者。

1.2方法 采用标准骨盆正位X线方法,使用两弦法确认健侧股骨头中心及患侧假体的旋转中心。术前与术后测量健侧股骨颈干角口、偏心距及股骨头中心到大粗隆顶点的距离,评定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按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分为两组,其中差距≦4 mm为重建组,差距>4 mm为非重建组。全髋关节置换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区健侧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关节囊,脱位髋关节,部分切除关节囊。测量股骨头直径,选择比测量值小1 mm的股骨头假体,扩髓后冲洗髓腔,清除髓腔内脂肪组织、松质骨碎屑、血凝块等。用骨水泥枪从股骨髓腔远端注入骨水泥,同时将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持续加压直至骨水泥完全凝固,清理溢出的骨水泥。所有患者术后常规输液应用抗生素3~5 d,术后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3 d起可在辅助进行床边运动,3~4周后离床活动。观察指标:(1)观察与记录两组围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血流动力学检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与术后7 d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抗凝后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3)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假体脱位、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4)在术后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行Harris髋关节评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为中,<70分为差,(优+良)/组内例数×100.0%=优良率。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2 结 果

2.1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 在78例患者中,健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平均为(47.53±2.49)mm,术后测量健侧股骨偏心距平均为(37.29±2.19)mm,患侧股骨偏心距平均为(38.47±2.55)mm。其中重建组50例,非重建组28例,重建率为64.1%。

2.2一般资料对比 重建组与非重建组的性别、年龄、Garden分级、受伤到手术时间、体重指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3围手术指标对比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围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指标对比

2.4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 重建组与非重建组术后7 d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都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重建组也显著低于非重建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2.5并发症情况对比 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非重建组28.6%(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6髋关节功能对比 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对比(n)

3 讨 论

当前我国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很多女性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7]。手术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常规内固定治疗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常无法恢复髋关节功能,且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8]。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方式,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其中骨水泥可渗透至松质骨的骨小梁中,使假体与股骨完全适应并融为一体,凝固后能立即获得机械性稳定效果和有效的长期固定,且松质骨可扩大应力传导范围,使假体与骨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匀[9]。股骨头旋转中心认为是重建髋关节生物力学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关系到外展肌张力、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10]。

本研究显示在78例患者中,患侧股骨偏心距平均为38.47±2.55 mm,重建组50例,非重建组28例,重建率为64.1%;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的围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合适的患侧假体,可通过术中进行适当调整,使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假体中心的距离与健侧一致。本研究显示重建组与非重建组术后7 d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都显著高于术前1 d,重建组也显著低于非重建组;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非重建组28.6%。表明股骨偏心距重建能改善患者的术后血流动力学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是身体重力和外展肌的作用支点,两者的动力平衡维持着骨盆的平衡及正常的行走步态,重建股骨偏心距可减少对外展肌的能耗,使外展力矩得以恢复或增加。本研究显示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75.0%,表明股骨偏心距重建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随访时间短,病例数少,其长期效果需要更长期的随访分析。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有一定的影响,股骨偏心距重建能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偏心患侧假体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更 正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师父偏心
妈妈不偏心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