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获益的临床研究

2022-03-27 02:24徐继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临床研究

徐继琼

摘要:目的:探讨了针对矮小症患儿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后的身高获益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矮小症患儿(88例)分为采取常规营养治疗的为参照组(44例)及采取生长激素治疗的为研究组(44例),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矮小症患儿的身高获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各组生长数据(BA、GV以及身高等)对比,研究组各项数据更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生长激素治疗方式应用于矮小症患儿的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身高生长情况,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关键词:矮小症;生长激素;身高获益;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在临床上,因饮食、环境、遗传以及营养摄取等情况因素的影响,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患有矮小症的概率十分高,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就是特发性矮小症。目前,临床上针对矮小症的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原因还没有较为准确的解释,单纯为矮小症患儿提供营养干预很难获取较为理想的身高获益效果,所以探讨如何对矮小症患儿的身高进行提升的治疗方式研究是目前临床上重点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矮小症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患儿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矮小症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4例,对该组患儿的年龄分析可知,最大年龄11岁,最小年龄3岁,年龄均值在(6.20±1.52)岁;男女比例为24:20。参照组:44例,对该组患儿年龄统计可知,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3岁,年龄均值在(6.65±1.55)岁;男女比例为21:23。本研究所抽取的这些患儿,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纳入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矮小症的确诊标准;比同龄患儿低2个身高标准差;生长速度(GV)小于4cm/年;治疗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并发智力障碍者;宫内发育迟缓的患儿。

1.2  方法

参照组:为该组患儿提供营养支持治疗,主要包括为其制定饮食方案与计划、根据患儿实际体质进行钙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生长激素予以治疗,每晚睡前为患儿注射(0.1-0.15U/kg)重组人生长激素,1次/d,持续治疗6个月,在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患儿的各项肝功能、甲状腺以及血常规等变化。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记录组间患儿的骨龄(BA)、GV以及身高等数据指标,并对所得数据予以评析。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测定组间患儿治疗前后的骨钙素(OC)、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CTX),并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组间患儿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AKP)。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所得数据进行评比时,通过SPSS 20.0统计学的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t值为检验计量资料时的数据代表,其结果为(x±s)标准,针对组间数据是否存在差异时,主要以P值为基准,其临界值为0.05,当P<0.05时,则代表该数据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生长数据统计分析

治疗前组间生长数据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均相对高比参照组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分析各组治疗前后骨吸收以及骨形成指标

治疗前组间骨吸收以及骨形成指標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均相对比参照组高(P<0.05)

3、讨论

矮小症患儿的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对患儿的正常发育具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也会导致患儿出现心理障碍。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是两种常见的儿童矮小症的病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用于诊断 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重要依据[1]。目前针对矮小症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这类激素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腺垂体分泌以及微量元素吸收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糖代谢产生抑制的作用,并分解脂肪。重组人生长激素可对分泌脏器系统产生调节作用,有助于加快脂肪消耗及肌肉生长,对肝肾等脏器细胞再生及恢复等也可产生促进作用.此外,还能够加快脑细胞新陈代谢,有利于改善患儿记忆力及睡眠质量[2]。本次研究将常规营养治疗方案与生长激素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将结果数据统计表明,组间生长数据统计可知,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更高(P<0.05)。

综上所述,针对矮小症的患儿来说,对其实施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能够充分改善患儿的生长情况,促进身高增长,因此值得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仙仙,柯晓安,苗卉,等. 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 39(10):1455-1459.

[2]季芳璐.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获益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21, 50(S01):31-33.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临床研究
想要孩子长高 “增高针”能不能打
生长激素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要想长得高,需抓住两个黄金期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