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福建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途径研究

2022-03-27 01:21林楚乐江凤香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非遗新媒体环境

林楚乐 江凤香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将非遗物质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结合,促使非遗物质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让更多人了解以及感受非遗物质文化的魅力,已成为非遗物质文化保护的新命题。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2014 年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因素影响,致其在传承中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开展在新媒体环境下福建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途径的调查与研究,结合新媒体技术找到有效传承途径,实现以“新”方法解决“旧”传承问题,进而对非遗物质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非遗物质文化;福建龙岩采茶灯;传承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途径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适合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承途径,因此,非遗物质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困境与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途径提供有利条件,也成为各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机遇。以福建龙岩采茶灯为研究对象,调查得出目前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媒体环境提出适合采茶灯的传承途径。

一、采茶灯简介及非物质文化内涵

(一) 采茶灯简介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是一种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采茶灯于19世纪中期在美山流行,其曲谱主要依据祖上传下的音乐为主,并吸收广东省流入的音乐精华,由老艺人改造谱成。

采茶灯的特色是用单纯、朴素、简练而有生气的舞蹈动作,用山歌演唱和穿插对白来表现茶农劳动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其音乐多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典小调,音乐曲调节奏明快。

(二) 采茶灯的非物质文化内涵

采茶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据龙岩博物馆馆藏史料记载,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闽西地区就有采茶灯表演。最初人们通过表演的形式传承历史文化,传承古人智慧。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当地历史特色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前进动力和重要根基[2]。通过几千年来的不断沉淀,保留下来的采茶灯文化不仅是当地优秀民族文化,而且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福建龙岩采茶灯在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 中老年传承人占比较大

龙岩采茶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初那一批正统舞者已寥寥无几。新时代,由于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新青年对几千年前这种单一的民间舞蹈不再感兴趣,导致大多数舞者还是老一辈传承人,因此,采茶灯的传承面临人才断层危机。

(二) 对非遗文化兴趣较低

由于过去新媒体技术不成熟,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过着舒适且单调的生活。龙岩采茶灯这种民间舞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乐趣,為采茶灯民间舞蹈表演提供群众基础。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所接触的非遗历史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采茶灯传播力度不足、表演形式单一且时间冗长,造成大部分人不愿花费大量时间静下心去欣赏民间舞蹈,感受舞蹈所带来的历史文化,最终导致观众不断减少。没有观众的支持和欣赏,龙岩采茶灯民间舞蹈的表演机会也随之减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造成较大影响。

(三) 传承渠道不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目前有关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项工作并未得到教育界普遍重视,导致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脱节现象。另外,各高校并未意识到当前非遗文化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面临的严峻考验,没有开设各类有关非遗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课程,造成新青年群体无法充分认识到保护与传承非遗历史文化的重要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如今,担负传承龙岩采茶灯的舞者都是自小学艺的人,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收入十分有限,日常生活开支主要来源于长期外出商演或打工,并未受到过任何集中培训。目前,龙岩采茶灯的商演机会不断减少,传承者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总之,龙岩采茶灯的传承没有新青年参与,仅依靠政府相关文化部门保护与传承,无法达到长期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目标。

三、福建龙岩采茶灯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网络传播信息速度加快,宣传、弘扬历史文化的手段不再单一。旧时代人们没有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能欣赏到的只有当地特色文化,他们期待着传承者们的舞蹈表演,欣赏表演便是他们生活中的放松时刻。而如今,人们每天都能通过手机欣赏到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新青年不再愿意传承单一形式的龙岩采茶灯舞蹈。

(二) 非遗文化宣传和创新力度较小

福建龙岩采茶灯的传承舞者大多为老一辈传承者,他们对于新的传播技术没有过多了解,操作起来也十分困难,导致目前大多数传承方式还是最初的线下商演或在节假日时进行表演。传承者对于舞蹈的表演形式也过于单一,没有结合新时代、新元素创新舞蹈内容及表演形式,且单一冗长的表演不能吸引新青年传承采茶灯文化,导致传承龙岩采茶灯文化面临巨大困难。

(三) 非遗文化传承途径过于单一

非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但由于传承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技术不了解,不能较好运用时代机遇,用新颖的传播形式传承非遗物质文化。福建龙岩采茶灯的传承形式还是利用较为传统的线下表演形式或在网络上建立官方网站,仅用这样的方式传播不能很好地传承非遗物质文化。

四、新媒体环境下龙岩采茶灯的传承途径

(一) 利用多元化传播形式合力打造采茶灯特色网站

龙岩采茶灯的保护与传承应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在传播形式上与时俱进,要以新时代、新视角去诠释采茶灯文化传播的内容,并以新时期的鲜活事例来传播采茶灯文化,通过与时代相结合增强采茶灯文化的感染力、信服力。因此,要利用好当前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使网络与现实相结合,不仅要在采茶灯文化内容上有实质性创新,而且要在网络传播最新的文化创新内容,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轰动性,这样才能推动采茶灯文化在网络传播的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要紧跟网络发展前进方向,不断创新应用新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打造有特色的采茶灯网站,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如今,单纯的文字描述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因此,需运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同时,声音、视频等素材也都要呈现,这样才能带给用户更好的阅读效果,非遗文化也能更好地吸引用户了解。

(二) 加强与特色软件合作

要想创新龙岩采茶灯的传播途径,就需要加强与特色应用软件合作。通过目前龙岩采茶灯的网络传播现状,可清楚发现,仅依靠龙岩采茶灯网站传播力度不够。要想使龙岩采茶灯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应与时俱进,加强与人们获取信息较多的软件合作,如,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相关软件。与这些软件合作,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传播形式,改变当前被动传播形式。

(三) 开设网络课堂

真实、生动、形象的讲解往往比单一、枯燥的文字描述更具有传播效果。如今,方便的网络课堂能让人们学习更多知识,不论在哪里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快速找到相关教学视频。龙岩采茶灯中老年传承人占数比较大,因此,开设龙岩采茶灯舞蹈教学网络課堂可让中老年传承者与网络课堂相结合,让这些老一辈传承者作为主讲人完成教学。此外,老一辈传承者可不定期进行采茶灯历史文化宣讲,用他们的故事吸引更多新青年了解传承采茶灯舞蹈,这样不仅能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还能让非遗物质文化在新时代、新环境下也能代代相传。

(四) 利用3D影像进行龙岩采茶灯非遗文化传播

高科技背景下,3D影像已广泛运用在电影、电视等拍摄中,这种新形式的传播方式也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与喜欢。因此,龙岩采茶灯舞蹈的传播方式也可结合3D影像技术。它能较好地将采茶灯表演完整、动感、立体地记录下来,有助于提升观众的欣赏与审美体验,同时,也能拉近观众与龙岩采茶灯的距离。利用好3D影像技术,可让采茶灯舞蹈的舞台表演和实景相互衬托,极大增加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使采茶灯非遗文化得到传承[3]。

(五) 运用动作捕捉技术传承龙岩采茶灯非遗文化[4]

近年来,利用各种高新技术传承非遗物质文化的形式屡见不鲜,对于龙岩采茶灯的传播,要利用好动作捕捉技术,使观众更好地看到表演舞者的情绪和人物的动态表演,同时,也能更加完整地展示其舞蹈动作特点,促进龙岩采茶灯非遗文化的发展和推广。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进行福建龙岩采茶灯非遗物质文化的传承,对于非遗文化长足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努力探索适合龙岩采茶灯的传承途径。

目前,通过对采茶灯的传承途径不断调整,其主要传播方式运用打造特色网站、线下表演的形式,但是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不成熟。长远来看,网络媒介在不断创新传播形式,龙岩采茶灯的传承也应紧跟时代脚步,创新舞蹈内容及传承方式,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5]。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吴桂花.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及意义[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175+177.

[2]刘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与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3]王诗文,陈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特点及策略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1):22-25.

[4]施蕾.动作捕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数字化保护[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5.

[5]陈霞.关于闽西“采茶灯”舞蹈艺术特征分析及文化内涵研究[J].艺术品鉴,2019(35):243-244.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福建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途径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11400015。

作者简介:林楚乐(2000-),女,福建龙岩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责任编辑 朱妍)

猜你喜欢
非遗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