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训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虽然不同年龄的猪群都可以发生本病,但是由于仔猪个体较小、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较差,发生本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10~15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甚至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此将某猪场饲养仔猪的发病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把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如下,希望养猪朋友在防控本病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猪群;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症状;诊断
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往往潜伏期较短、发生急促,再加上管理粗放,没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者诊断失误,就会致使仔猪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所以基层兽医人员必须正确掌握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剖解病变和诊断要点,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降低仔猪死亡率,尽量减少本病给猪群带来的危害。笔者先后诊断和治疗过许多病例,对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本文将一例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介绍给养猪管理人员。
1疾病情况
2020年12月中旬某猪场的饲养的仔猪逐渐出现腹泻症状,到12月底一些10日龄左右的仔猪出现水样粪便、颜色呈黄色,有的粪便中携带有没有消化的凝乳块,有的仔猪发生呕吐症状。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仔猪被毛粗乱、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机体消瘦、贫血、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养猪场技术人员认为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胃肠炎,给发病仔猪口服新霉素和庆大霉素,使用3d后没有任何效果,并且仔猪死亡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圈舍环境条件较差。由于外界天气寒冷,圈舍内温度较低、通风不良,除了空气比较污浊以外,垫草比较潮湿,舍内粪便积聚较多,卫生条件较差。
2临床症状
本猪场10日龄左右的仔猪共25头,已经都开始发生腹泻症状,有的仔猪在哺乳后发生呕吐现象,随着病情发展,腹泻情况严重,粪便水样且颜色呈黄色,里面含有凝乳块,同时体温开始升高,体重明显下降,并发生脱水情况,这些10日龄左右的仔猪在发病后一周内全部死亡[1]。
本场饲养20日龄左右的仔猪15头,也出现了上述症状,但是死亡数量为2头。同时与仔猪接触的母猪也感染本病,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和泌乳量下降、腹泻和呕吐症状,有的母猪和育肥猪表现症状较轻,也会出现呕吐和水样粪便,一般经过1周时间,症状就会消失,并且没有发生死亡情况。处于哺乳期的母猪都有一个特征性症状,就是泌乳量停止或明显减少[2]。
3病理變化
对病死仔猪进行剖解,发现体表严重脱水、皮肤没有弹性、眼窝深陷、肛门空洞。小肠臌胀、充满大量稀薄、泡沫样液体,肠壁很薄呈透明状,肠黏膜充血、脱落,淋巴结明显肿大。
4实验室检测
首先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小肠内容物作为病料,放在37℃环境下进行细菌培养24~48h,没有看到有任何细菌生长,这说明本病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发生病变的小肠,按照病毒分离方法进行处理,再使用PCR检测法,对病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在635bp位置出现扩增条带,因此可以确定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
5疾病诊断
根据仔猪本身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结合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诊仔猪感染了传染性胃肠炎。
6防治方案
猪群一旦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后,通常会出现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特征性症状。本病曾经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也是OIE将本病列为B类疫病的主要原因。同时本病在我国境内也经常出现,并且不同年龄的猪群都可以发病,尤其在10~15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甚至能够达到100%的病死率。断奶后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就会大大降低。成年猪群虽然能够感染病毒发生本病,但是自身体质健壮、抗病能力较强,基本上不会出现死亡情况。由此可见做好仔猪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3]。
6.1治疗方法
由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只能对症治疗来减缓症状和防止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对于发病严重的仔猪,可以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100万IU/头,同时肌内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4mL/头,注射2次/d,连续注射3d。仔猪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对于病情较轻的仔猪,注射磺胺二甲嘧啶钠口服乙酰甲喹片,连续使用4d时间,病情得到控制。同时在饮水中补充多维和电解质等营养物质,防止仔猪脱水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还在整个猪群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素和黄芪多糖,来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猪群免疫力,帮助猪群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结合日常饲养管理,将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避免疾病进行传播和蔓延。对仔猪生活的圈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以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体。将猪群使用的工具、饲喂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对饲料和饮水造成的污染。对于没有发病的仔猪需要转移到其它圈舍饲养,避免感染上本病。同时及时升高圈舍温度和进行适当通风,保证圈舍环境适宜,有利于提高猪群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另外给发病猪只饲喂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饲料,有利于恢复猪只的消化功能,帮助猪只尽快恢复健康。
经过采取上述治疗方法,使用药物3d后,只死亡了一头5日龄的仔猪,其它病猪腹泻症状逐渐减缓,并且没有新发病的仔猪出现,经过治疗1周时间后,仔猪病情好转,猪群恢复健康状况。
6.2预防措施
鉴于本场饲养管理情况,猪群生活环境条件和清洁卫生较差,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刚出生的仔猪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建议适当升高圈舍温度,还可以给仔猪使用保温箱,这样既经济、保温效果又好。同时适当加强通风管理,排出圈舍内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最重要的是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潮湿垫草,不仅能够减少圈舍湿度,而且还可以降低病菌繁殖速度。还可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对防控本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4]。
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清理圈舍废弃物,并运输到远离猪场的地方进行发酵处理。每天更换圈舍污浊的垫草,更换为松软新垫草,加强饮水管理,减少污水横流情况。还可以在地面铺撒生石灰,不仅能够稀释水分,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在圈舍门口和场区门口设置消毒池,进入场区和圈舍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入舍,避免将病原体携带入场。
最重要的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因为给母猪接种免疫疫苗是防控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建议在母猪分娩前3~4周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灭活苗来提高母猪机体抗体水平,这样仔猪在出生后可以通过哺乳获取充足的母源抗体,来增加自身的免疫力,能够很好地抵御外界野毒的入侵。同时在每年的冬季和秋季给育肥猪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有效提高成年猪群的抗体水平和抗病能力。
7小结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急性传染病,再加上仔猪抵抗力较弱,感染本病后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很高。所以必须做好预防本病的工作,并且加强日常管理,才能尽早发现仔猪出现异常情况,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尽量减少本病给猪群带来的损失。虽然有经验的兽医人员可以根据仔猪临床表现、剖解病变来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确诊疾病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本次疾病诊断是经过PCR检测方法来确诊的,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促使猪场果断采取治疗措施,降低了仔猪的死淘率[4]。
建议猪场必须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尤其需要加强仔猪的营养管理,才能减缓应激反应和提高猪群体质、抗病能力,同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从外界携带病原体入场。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或微生态制剂,来调节猪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消化道功能,达到防治本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铁军.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及治疗探析[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4):84.
[2]邱县容.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4):111-112.
[3]陈庆文.宁阳地区一例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6):37-38.
[4]张旭伟.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