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教育的意義是培养综合素养完善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教师在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写作,以创新为学生的语文写作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这句话表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富有变化,与时俱进,避免在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写作难以提起兴趣,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弱,面临提笔难下的学习困境;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出题—写作—批改”的写作教学模式未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千篇一律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逐渐降低了写作的兴趣。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富有创意的写作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写出更加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
一、引导大胆想象,拓宽思维空间
想象是创新之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往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规定写作题目,这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现阶段教师将写作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实现自由发展,写出更加新颖独特的优秀作文。想象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奇特的,但需要开发才能够与写作相结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习作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场景用语言文字在班级进行交流,基于交流激活学生的想象,以此达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确定写作题目和写作内容,开展联想写作、情境写作让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新,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立意,让学生的语文写作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教师让学生以“一滴水的联想”为写作主题,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确定写作的方向。在开放性的写作主题下,有的学生认为“水滴石穿”体现持之以恒的道理,有的学生认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永远不会枯竭”强调集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出发,自由想象,大胆创新,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如“花园里,你看见小女孩和花猫在说话……”“王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写作。开放式的教学场景是学生想象的重要载体,学生会根据题目的提示进行想象,而这个想象的过程其实是基于学生的思维认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如果单纯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他的创造性活动就少。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大胆地突破自己的思维认知,大胆创新,以此实现创造性地写作。
二、注重知识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学生要想提升语文写作创新能力,首先应具备渊博的写作知识与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筛选、评价的能力,用阅读积累的知识给学生搭建更高的语文写作平台,让学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型写作。积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过程,写作积累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过程。积累离不开阅读教学,这是学生从经典文本中获得语言知识、修辞手法、谋篇布局等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教学助力学生积累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专门给学生开设语文阅读课,在阅读课中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热点话题、报纸短评、人物事迹、优秀作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强化自身的知识积累,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从中选取优秀的写作素材创新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以广博的语文基础促进自身内在创造力的发挥。如学生在阅读中读到“桂花树像一位发福的老人”,联想到自己可以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玉兰花像一位袅娜美人”“梅花如傲立天地间的仙子”,促使学生创新思维更加活跃。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想法创新、有能力创新,对学生的创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受到固定思维的限制而千篇一律,很难实现突破与创新。教师挖掘教材内的写作资源,给学生开展创造型的写作训练能培养学生敢为人先、异想天开的写作思想,让学生打破固定思维给自身写作设下的条条框框,以求异思维大胆的联想想象、合理地延伸课文、再造课文,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无限可能性。求异思维是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是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与众不同的想法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他们要根据习作主题进行构思,并融入自己的想象与情感,最终写出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的作文。
例如,语文教材内的文章具有形象性、表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类文章学生很容易读懂,同时也很容易引发内心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依托课内文章给学生开展延伸写作、新编写作的练习,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求异思维,让学生具有敢为人先、异想天开的写作勇气与写作能力。如学生学习完《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当老虎明白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会发生怎样的事?老虎会找狐狸算账吗?狐狸会怎样跟老虎解释?如学生学习完《寒号鸟》这篇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给寒号鸟一次机会的话,寒号鸟会怎样做?还会像之前一样懒惰吗?教师给学生开展课文延伸、课文新编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从“已知”推测到“未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想象创新空间,能促进学生语文写作创新能力的进步与提升。
四、妙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能力
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导入,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思维的养成下提高学生习作的流畅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借助思维導图,促选材多样化
小学语文习作是逐渐从写话到习作的一个过程,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纯粹性的文字习作,往往会无从下手,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素材的应用也不够具体、有效。而借助思维导图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学生能够在习作的过程中通过图形明晰个人的写作主题,在发散的思维网络中找到对应的写作节点,从而在教学中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多元化的启发,学生可能会基于某个点展开想象,选材就不会拘于某个固定点,而会随着思维的网状结构拓展,以此实现选材多元化。
如,在以“校园”为中心进行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发散,从校园里的景、校园里的人、校园里的事这三个分支去进行教学展开,让学生用文字去描述自身对校园里的事物的感受,凸显出其主要特征。进而,在习作的选题之下,学生能够对某一主题进行发散与扩写,在习作中能够更好地围绕这一分支进行叙述,把生活中积累的对人与事的记忆转化为写作素材,在调用中填充写作内容。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关键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多样化的选材中强化学生的习作记忆,从而优化整体的语文习作体系框架。学生在写作时,思维导图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载体,点与点之间、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学生写作拓展的重要突破口,它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载体,使学生能够以多元化的思路进行习作,最终实现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融入拓展理念,突破教材局限
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是多元化的,其图形具有分支性、放射性的特点,能够将某一概念进行不断的深化与拓展。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特性出发,创造性地利用思维导图,对习作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综合各方面的素材与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发。这也能让习作脱离教材的局限性,在更多的内容引入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与材料,尝试学习不同的材料写作方式。思维导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能够基于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行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学生在写作前的素材积累或者写作前的构思都可以在思维导图上表现出来,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以抓住某个灵感点补充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写作联系起来,借助思维去丰富写作思路,以此借助思维导图拓展作文能力。
如,以“声音”为写作对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集生活中各种对声音的描述,从高山流水的乐曲声,到潺潺的小溪流动的哗啦声;从剧院里高亢的歌声,到拟音师作出的各种伪声;从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到路边的小狗汪汪的叫声,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囊括这些图景。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学生能够以教材的叙述与描写为基础,吸收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将其体现在自身的习作中,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内容丰富而具体;另一方面,内容的引入也能积极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图形与文字的组合中挖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学习的基础。在思维导图中,学生能够将文字与图形结合起来,当学生发现某个有趣的事件时,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融入到思维导图中,从而丰富写作内容,促进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给学生开展多种多样、富有创意的写作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激活学生的语文写作潜能,唤醒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新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创新思维参与下写出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让学生的语文写作成为生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趣味性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写作,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