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市场发展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差距关系研究

2022-03-25 02:15俞立平吴思慈张宏如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门槛面板差距

俞立平,吴思慈,张宏如

(1.浙江工商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引言

由于资源禀赋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创新差距。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中国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中国不同地区之间也有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18年西部、中部、东部人均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为4.49件、6.61件、15.87件,人均研发投入分别约为0.036亿元、0.059亿元、0.155亿元。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创新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等,大力扶持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缩小区域创新差距。

技术市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差距会产生影响。技术来源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进行交易,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从而缩小创新差距。技术需求企业通过技术市场技术溢出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缩小创新差距;同样,也存在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获得相关创新资源后,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创新差距扩大的情况,具体可能是企业无法在技术市场中寻找到所需的技术,或者企业获得了大量的技术后直接应用等等,这些都阻碍了企业创新的前进脚步,从而扩大了创新差距。

研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从创新差距角度研究了技术市场的影响,丰富了熊彼特创新理论,推动了技术市场理论的发展。在实践方面,有利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缩小地区创新差距,也有利于加快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给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政府对技术市场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共同促进企业和技术市场发展,缩小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

目前学术界中有不少学者分析不同国家、地区、企业等之间的技术差距。Kontolaimou等采用bootstrap DEA方法计算欧洲国家的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技术差距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等结论[1]。Ahmed等分析亚洲三个区域的技术差距,得到南亚地区的国家相对于亚洲边境地区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率有所提高,但在技术进步方面落后等结论,认为应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以鼓励外国投资和增长[2]。肖仁桥等在技术差距的视角下,利用DEA模型、共同前沿理论对中国不同性质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了影响机制,得到港澳台外资与内资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等结论[3]。邵朝对等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的技术水平,根据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表,采用两两配对方法对国内价值链与技术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4]。张文爱研究了中国31个省份工业部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差距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多数省份技术水平低下,对溢出效应的释放有所制约[5]。

也有一些学者从科技研发的角度研究了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Zhirnova等研究了全球创新差距,认为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条件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其组成部分的利益的一致性和有效的协作机制的存在[6]。Audretsch等以19 510个观测值和17 859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外部合作可能成为创新的重要优势,但同时也会出现知识反向溢出效应,影响着创新差距[7]。王春杨等以东中西地区的专利申请数为创新的指标,利用Theil指标研究了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8]。王宵雅采用两步法系统GMM方法,通过专利数衡量创新差距,研究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9]。陈钰芬等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三方面对中美创新差距进行比较,了解到中国在创新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10]。都新亚将发明专利数等进行处理用来表示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区域之间的创新差距以及产生的原因[11]。

目前学者对技术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转移效率、现状、技术中介等方面。Lavoie等创建一个多准则决策模型来评估技术市场的技术转让能力,有利于技术转让、层次决策模型和行动研究的知识体系的发展[12]。Garengo研究了技术市场如何支持技术转移,回顾了技术市场的技术转让活动,同时也对中介者进行的主要活动进行实证研究[13]。常林朝等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技术正在转移政策和国内技术市场整体格局,分析了目前河南省技术市场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4]。潘雄锋等采用重心模型、统计地图方法,以各省的技术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技术转移的空间格局演变等变化特征[15]。华冬芳等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技术市场的重要资源,在技术市场中科技中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建立科技中介的促进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中介作用,提高交易效率[16]。顾真溶等利用效率评估两步法研究了长三角4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如何影响技术市场的交易效率,结果表明科技人才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等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7]。

关于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与创新的关系。Glass等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阶梯产品周期模型,将外国直接投资转让的技术质量与创新和模仿联系在一起,认为模仿低质量水平可以减少技术差距等等[18]。He建立动态模型探讨东道国因素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影响,得到技术差距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当地企业的模仿能力和学习效率与技术转移速度负相关;产品替代性与技术转让水平成正相关等建议[19]。蔡兵从技术环境、技术能力、技术成果三方面入手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与技术转移[20]。张振宇分析了技术市场创新扩散与地区技术差距的关系,并利用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技术市场的创新扩散效应显著影响了地区间技术差距的缩小等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21]。倪晓觎以中国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层面上进行分析,发现技术差距的缩小、市场需求的提高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认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加大注重市场需求来弥补因为技术差距过大造成的影响[22]。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学者对创新差距的研究局限于技术差距,以专利申请量等来表示创新能力,同时大多数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关于创新差距与技术市场之间的研究也较少,大多采用区域比较方法研究技术市场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很少从创新差距的视角来研究技术市场,在以下几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一,目前关于创新差距的研究较少,大多研究的是技术差距,并且采用专利申请数、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进行衡量,但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专利、生产等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方面,所以本文提出了创新差距,其将技术差距包含在内,对其进一步进行研究。

第二,关于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还比较缺乏,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技术市场如何缩小或扩大创新差距,明确技术市场发展与创新差距的关系。

第三,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研究了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进行总结。

二、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机制

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机制包括正向机制,即缩小创新差距,也包括反向机制,扩大创新差距。本文提出的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机制

(一)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缩小机制

技术市场主要从购买技术、协同创新、人才流动、技术创新扩散、信息传播这几方面来缩小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

从技术市场购买技术可以缩小创新差距。企业通过技术市场购买技术,对购买来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中的创新点、创新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模仿再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23-25]。

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可以使创新差距缩小。企业在技术市场中询问和购买技术的同时可以寻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形成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相互弥补存在的不足,寻找到新的研究内容,一同进行协同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技术市场中的人才流动也可以缩小创新差距。企业在技术市场寻找所需的技术的同时可以与一些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争取将其发展为自身需要的高科技人才,让这些技术人才为企业服务,在服务、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挖掘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信息,大力扩展企业创新方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扩散可以缩小创新差距。技术供给者通过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向外传播、扩散技术,而创新技术的持续扩散,企业得到了共享科学技术,从而刺激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缩小了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21,26-27]。

通过技术市场进行信息传播可以缩小创新差距。技术市场每年都会举办多次技术交流活动、宣传活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市场组织的线下交流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技术,使这些技术信息得到传播,与此同时也可以得到不同方面的技术,为企业创新开辟新的思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创新差距[28]。

(二)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扩大机制

同样,在技术市场中活动的主体可能会因为技术利用不当、技术消化程度、拿来主义、管理水平、研发资金溢出这些原因而扩大了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

技术利用不当会导致创新差距扩大。技术供给方根据技术需求方在技术市场发布的需求研发了相应的技术,技术需求方得到技术后应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得到的技术与自身的根本需求不符,企业无法适应这项技术,因此企业需要再次花费时间和资金去购买和寻找技术,这导致了企业创新速度下降,拉大了创新差距。

技术消化程度不高也会导致创新差距扩大。技术需求方得到技术市场的技术后,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技术含量不相匹配,无法很快消化、理解得到的技术,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资源去消化得到的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速度,加大了创新差距[29]。

企业对技术直接应用也会扩大创新差距。企业从技术市场购买到技术后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并没有深入学习和剖析研究购买到的技术,也没有在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延伸,只是停留在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因此创新能力没有提升,越来越落后于其他企业,使创新差距加大[30]。

管理水平没有相应提高会扩大企业的创新差距。企业得到较多的技术后,管理水平没有向那些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学习,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拥有的创新资源,无法有效地对已有的技术和科研人员进行管理,管理效率低,扩大了创新差距。

研发资金的溢出同样会导致创新差距的扩大。企业将大量的资金用来购买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导致只有少部分的资金用来支撑自身创新技术研发,限制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发挥,大大降低了技术的研发速度和企业的创新速度,使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更大。

(三)创新差距对技术市场的反馈机制

在一定的程度上,创新差距的扩大会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第一,当创新差距不断扩大,企业认识到自身与其他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速度,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如技术市场,来寻找优质的创新资源,技术市场为了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等,会不断丰富自身功能,开发不同的功能,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第二,随着创新差距的扩大,企业为了缩小差距,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大量的创新成果,企业将其中一部分非核心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进行交易,丰富了技术市场的成果库,同时技术市场会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对这些技术成果进行高效管理。第三,当创新差距扩大,企业通过技术市场来寻找合适的技术或潜在的合作伙伴等来缩小创新差距,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企业会对技术市场提出专业且全面的建议,技术市场根据建议进行市场各方面整改,促进自身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研究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的关系,本文采用HHI指数测度创新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平均影响大小,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非线性特征,从而进一步掌握规律,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的互动关系,从而全面掌握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的关系。

1.HHI方法

HHI方法由Herfindahl提出,主要应用于特定市场,用于衡量市场竞争与垄断。高技术产业相当于特定市场,由于市场竞争和垄断,不同的企业之间出现了创新差距,所以本文利用HHI方法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其基本公式为:

(1)

其中,X表示高技术产业总规模,Xi表示i省份的规模,N代表省份数量。

2.面板数据模型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原有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设定产出变量为创新差距Y,投入变量为R&D强度K、劳动力强度L、利润率P、技术市场比重M。

基本方程为:

Y=A(t)LαKβ

(2)

本文采用的面板数据模型为:

ln(Y)=c+c1ln(K)+c2ln(L)+c3ln(P)+c4ln(M)

(3)

其中,c为常数项,c1、c2、c3、c4为弹性系数。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减少多重共线性带来的误差,大量的数据带来更多的信息和变化,由此提高自由度和估计效率。

3.面板门槛模型

本文采用Hansen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估计门槛值[31]。以技术市场为例,可能存在创新差距门槛。假设存在一个创新差距门槛水平τ,对创新差距来说,当Y≤τ和Y>τ时,其弹性系数会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以单门槛为例,其基本公式为:

(4)

当Y≤τ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为θ1,当Y>τ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为θ2,在不同的创新差距门槛下,弹性系数不同,而当存在多个门槛的时候,可以引入更多的分位τ,其基本原理与单门槛类似。以上公式同样可以应用到技术市场自身门槛、利润率自身门槛等等。

4.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最初由Chamberlain提出,Holtz-Eakin、Pesaran等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扩展,PVAR将面板数据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起来,包含了面板数据模型与VAR模型的优点,将所有变量处理成内生变量,可以真实地、更好地反映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32-34]。

(二)数据来源

创新的形式有很多种,包含实用专利、发明专利、商业模式创新等等,通过这类创新手段将会转化为有形和无形的商品进行销售,最后成为新产品销售收入,所以将新产品销售收入间接表示创新差距,同样在技术市场中可以用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表示创新成果,并用这一指标代表技术市场。

本文采用的指标包括R&D强度、劳动力强度、利润率、技术市场比重、创新差距。创新差距指标是通过HHI方法将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与GDP的比值进行处理得到的,由于核心变量创新差距采用的是相对指标,所以本文对其余指标也进行了相应处理,利润率为利润与GDP的比值,技术市场成交额这一指标也与GDP进行了处理。

由于西藏、澳门等7个省份存在严重的数据缺失,且有些指标的数据只更新到2017年,故本文从2001—2017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27个省份的相关指标数据。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

(一)面板回归分析

由于时间线相对较短,一般不会存在平稳性检验问题,加上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总体而非样本,以及可能存在解释变量遗漏问题,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同时混合回归作为参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从结果来看,R&D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115,并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R&D强度会扩大创新差距;劳动力强度的弹性系数为0.143,通过了统计检验,说明劳动力强度也会扩大创新差距;利润率的弹性系数为-0.032,但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利润率对创新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市场比重的弹性系数为-0.116,意味着当技术市场比重的增加可以缩小创新差距,技术市场比重每增加1%,创新差距缩小11.6%。

(二)面板门槛回归

1.技术市场自身的门槛效应

首先对技术市场进行单门槛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6.248,相伴概率为0.013,表示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单门槛,通过单门槛检验后继续进行双门槛检验,F检验值为6.087,相伴概率为0.016,表示拒绝原假设,可采用双门槛回归模型。基于以上两种结果,本文采用双门槛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技术市场自身门槛效应结果估计

当技术市场发展规模较小和中等时,技术市场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说明技术市场中的科技成果数不是很多,企业需要的、可以购买的技术较少,因此企业加强自身科技研发,同时企业会加快科技人才招聘速度,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缩小创新差距;当技术市场发展至较高规模时,说明此时技术市场拥有大量的技术,企业能在技术市场中买到所需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就可以获取收益,因此企业不需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资金等,所以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并不显著。同时,门槛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先小后大,说明技术市场发展越好,创新差距缩小速度越快,等技术市场发展处于一个适当的位置时,最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但当技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创新差距缩小的速度会降低。

2.技术市场的创新差距门槛效应

首先对技术市场进行创新差距单门槛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153.391,相伴概率为0.000,表示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创新差距单门槛,通过单门槛检验后继续进行双门槛检验,F检验值为108.444,相伴概率为0.000,表示拒绝原假设,可采用创新差距双门槛回归模型。基于以上两种结果,本文采用双门槛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技术市场的创新差距门槛效应结果估计

当创新差距从小到大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由正到负。当创新差距较小时,技术市场的发展会扩大创新差距,因为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较小时,处于前列的企业想要拉开与后面企业的距离,会通过技术市场来购买支撑自身创新的技术,同时也会将那些非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市场卖出去,促进了技术市场的发展,将交易得到的资金应用到企业创新方面,提高创新能力,扩大了创新差距;当创新差距处于适当程度时,企业的创新能力基本达到了极限,通过技术市场进行技术交易对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不大,所以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并不显著;当创新差距较大时,技术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较大的创新差距刺激企业加速创新,而技术市场的发展使企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可以选择,企业可以利用购买到的技术进行模仿创新,企业之间也可以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缩小创新差距。

3.技术市场的时间门槛效应

首先对技术市场进行时间单门槛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21.280,相伴概率为0.000,表示拒绝原假设,即存在时间单门槛,通过单门槛检验后继续进行双门槛检验,F检验值为2.550,相伴概率为0.053,表示拒绝原假设,可采用时间双门槛回归模型。基于以上两种结果,本文采用双门槛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技术市场的时间门槛效应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个时间门槛值为2008年与2012年。在2008年之前,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为-0.164,表明当技术市场比重增加1%,创新差距会减少0.164%,在2008年至2012年,技术市场比重增加1%,创新差距会减少0.191%,2012年之后,技术市场比重增加1%,创新差距会减少0.243%。从总体来看,在时间门槛下,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均为负数,并且越来越小,说明随着时间的推延,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优良,企业之间的创新差距在不断缩小,且缩小速度逐渐加快。

(三)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由于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保持平稳,选择滞后2期,同时单位圆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均通过,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创新差距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所示。技术市场的正向冲击对创新差距的影响最大,全部为正,当期发挥作用为0,随后第二期上升到最大值后开始衰减,说明技术市场短期对创新差距拉大效应明显,长期有所衰减。劳动力和研发经费对创新差距的冲击总体上有缩小作用,但并不明显,而利润率有助于缩小创新差距。

图2 创新差距的脉冲响应函数

技术市场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3所示。研发经费的冲击对其影响最大,并且一直缓慢上升。其次是研发劳动力,也是当期发挥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并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创新差距的冲击对其影响较小,而利润率的冲击对技术市场具有负向作用,主要原因当企业拥有较高利润水平时一方面创新不足,另一方面高额利润更多属于专有技术研发,不需要依赖技术市场。

图3 技术市场的脉冲响应函数

五、研究结论

(一)技术市场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

从面板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技术市场的弹性系数为负,说明技术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从门槛结果也可以看出,当技术市场发展规模较小和中等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弹性系数为负数,且越来越小,当技术市场发展较成熟时,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的作用不显著。

中国技术市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对技术市场大力宣传,提高了其知名度,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技术市场中进行活动,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市场活动,从中获取需要的知识、技术、经验等,完成技术交易,缩小创新差距,但随着技术市场的发展,交易随之增多,规模渐渐扩大,企业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反而无法缩小创新差距。

(二)创新差距缩小的速度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加快

从技术市场成立以来,技术市场对企业的作用经历了从单纯的技术交易到技术交流,再到提供知识多元化,第一阶段,企业利用购买到的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缩小创新差距;第二阶段,企业除了技术交易外还可以在技术交流中获得很多潜在的技术信息、合作伙伴等,加快自身的研发速度;第三阶段,技术市场进入知识多元化状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出台了大量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技术市场,使企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缩小创新差距,所以技术市场对创新差距具有长期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创新差距缩小的速度加快。

(三)技术市场交易规模中等时最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

门槛结果表明,技术市场能缩小创新差距,但随着技术市场的发展,创新差距又会随之扩大,同时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在未来,创新差距依旧会受到技术市场的影响,随着时间延长,技术市场的发展会使创新差距扩大,所以当技术市场交易规模中等时,最有利于缩小创新差距。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来对技术市场进行有效管理,使技术市场的交易规模处于适当的中等程度,既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创新,缩小创新差距,又促进技术市场良好发展。

(四)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的互动效果不佳

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表明创新差距的冲击对技术市场发展几乎没有影响,技术市场冲击会拉大创新差距,说明技术市场与创新差距之间的互动效果不佳。

猜你喜欢
门槛面板差距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停留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