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坤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儿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性疾病。从我国最近几年接收的支气管炎患儿数量来看,该病每年保持上升趋势增长。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疗法,比较常见的有阿奇霉素、喜炎平等[1]。从临床治疗现状可知,单独用药效果并不是非常好,且疗程较长,容易出现耐药性[2]。因此,临床多将药物联合使用。本文分析比较不同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观察组病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13岁,平均(6.46±3.05)岁;病程为3~21个月,平均(15.46±3.13)个月;发病至入院时间3~5 d,平均(4.21±0.45)d。对照组病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13岁,平均(6.46±3.12)岁;病程为3~22个月,平均(15.72±3.23)个月;发病至入院时间3~7 d,平均(4.35±0.64)d。两组研究对象均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检验符合标准(经过伦理验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SPSS统计学软件检验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备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研究对象均被诊断为小儿支气管炎,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前1个月内均未接受过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相关药物治疗。③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记录了详细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支气管哮喘。②需要长时间使用激素或者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者。③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心脏功能不全。④对本文所应用的治疗药物不耐受、过敏的患儿。⑤同期参与其他研究/存在可能对本文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行为和体征。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补液、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性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MerckSharp&DohmeLtd,国药准字:J20130053)联合酮替芬(生产厂家:上海复旦夏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65)治疗,对于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服用孟鲁司特钠4 mg,每日1次,5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孟鲁司特钠,量控制在6~10 mg,每日1次。与此同时患儿还需服用酮替芬,每次1 mg,每日2次。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喜炎平(生产厂家: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249)治疗,对于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服用孟鲁司特钠4 mg,每日1次,5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孟鲁司特钠,量控制在6~10 mg,每日1次。同时将5~8 mg/kg喜炎平加入100 mL 5%的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有效率: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愈:经有效治疗后,患儿各项症状全部消失,且肺部炎症消失,X线检查正常;显效:患儿各项症状显著好转,肺部炎症不见,X线检查好转;有效:相比治疗前患儿各项症状都改善;无效:经过治疗以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没有达到治愈、显效、有效的标准,甚至病情有所加重。治疗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痛腹泻等。③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包括退热所需时间、喘憋缓解所需时间、咳嗽消失所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以及住院所需时间等。④炎性因子:统计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⑤睡眠质量: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主要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等8个项目,其中前7个项目的评分为0~3分,总分为0~21分,评分越高则说明睡眠质量越糟糕。⑥满意度:利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量表共计分为10个条目,每个条目设置为5个等级,最低分为2分,最高分为10分,条目评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好。将最终的满意度评分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应的分值分别为:①>90分。②80~89分。③60~79分。④<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结果需要计算的统计学数据均导入IBM SPSS 26.0中进行数据分析,质量有效率、满意度数据采用[n(%)]表示,实施秩和检验,统计Z(U)值;计数资料(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n(%)]表示,以卡方法检验,求χ2值;计量资料(退热所需时间、喘憋缓解所需时间、咳嗽消失所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PSQI评分)采用(±s)表示,行t检验,求t值。以上数据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57例,占95.00%)的整体有效率相对对照组(49例,占81.67%)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例,占5.00%)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0例,占16.6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退热所需时间明显更短,憋喘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咳嗽消失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所需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PCT、TNF-α、TGF-β1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2.5 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s)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s)
2.6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家长的满意度比较[n(%)]
小儿支气管炎是常见性的儿科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好发于冬春季节。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此种病症主要是病毒感染,损伤呼吸道黏膜纤毛,引发细菌感染[3]。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很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对患儿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多采用抗菌、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炎琥宁与喜炎平,其均在抗菌、抗病毒中有着显著效果[4]。
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引起呼吸道部分或体液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升高,促使半胱氨酰白三烯合成与分泌,诱发小儿支气管炎[5]。本文主要研究通过不同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对小儿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作用,观察组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喜炎平治疗。得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退热所需时间、憋喘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所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CT、TNF-α、TGF-β1等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孟鲁司特钠药物可抑制一氧化氮的释放,有效抑制细胞中半胱氨酰白三烯的释放,达到改善患儿肺功能的目的,减少发热、咳嗽、肺部喘鸣音与干湿性啰音等症状[6-8]。孟鲁司特钠会抑制多肽活性,消除半胱氨酰白三烯,缓解黏膜水肿,有效预防呼吸道水肿。患儿用药后能够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气管的通透性,促进黏液分泌,减轻气管水肿,消除炎症,能够长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9-11]。但是从临床应用的情况来看,单独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酮替芬是一种抗变态反应药物,可抑制细胞对慢反应物释放,稳定细胞膜,且酮替芬还能够抑制建立细胞过敏物质与组胺的释放,以降低患儿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酮替芬是临床应用治疗哮喘的一种常用药物,是抗免疫球蛋白E抗体,应用其治疗儿童哮喘效果优于成人[12-14]。抗免疫球蛋白E抗体能够阻断免疫球蛋白抗体,有效发挥抗体的作用,可增强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抗免疫球蛋白的释放量,缓解阶梯炎症,减少炎性因子导致支气管黏膜的损伤,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15]。喜炎平属于临床上的一种中药制剂,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属于穿心莲内酯总酯化合物,药的药理作用是能够发挥抗病毒作用,正好认为这种药物可以实现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多种致病菌的干扰,可发挥抑菌作用。用药以后还能积极的进行退热消炎,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这种药物可有效的发挥镇咳的作用,所以在用药之后对于小儿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平复功效。相对于酮替芬而言,虽然联合孟鲁司特钠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但整体的作用效果与酮替芬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酮替芬能够实现对机体的变态反应的改善,其作用机制更加的全面和完善,而喜炎平的主要作用功效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16-18]。
综上所述,支气管患儿将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以提高整体治疗的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减轻患儿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整体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