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林
前言:当前大力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时间比较久,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是非常少的,在具体实施中依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其理念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没有认识到对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环节当中非常关键的点。而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小学学校的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1.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先认识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施更加科学、更为高效、更具针对性的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主要是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人的价值与需求,一切互动需要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管遇到何种问题都要将人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小学学校管理,“以人为本”针对的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因此需要做到以教师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为本,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基本权益,通过做好相关管理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与学生,辅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与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学校领导需要根据本地与本校实际情况,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2. 目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思维比较跳脱,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贴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从实际学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但实际教學工作中,大多教师的教育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纪律规定,处罚等硬性措施来开展教育管理,甚至一些教师会通过罚站、写检讨方式来处罚犯错的学生,这对其身心成长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甚至让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另外,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认为小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所谓的课外活动只会让其分心,从而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个性化、艺术感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其实际学习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应引起教师和学校领导层的注意,只有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2.2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及时革新和优化
在课堂上,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以及能力,只是统一要求学生,让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并且,教师在教学期间,经常会存在懈怠的情况,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有意识地革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也不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只是单一地采取老一套的手段进行知识讲解,大大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无法主动进行思考和研究。此外,即便教师能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短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长时间下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小,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创新,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3师资力量匮乏
由于小学阶段是大脑开发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度的挖掘,对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做出及时的革新,依然沿用固化的思维进行教学;另外,很多学校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内容和任务比较简单,对教师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没有过多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使得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没能设置更高的机制,造成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非常混乱。
2.4主体地位难以明确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过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等情况经常出现;在课堂上,教师更加占据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回答时,也会为学生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牢牢把握着课堂的进度与节奏。这样的课堂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量,但由于学生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3. “以人为本”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践路径探析
3.1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确定教育管理目标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班主任在确定教育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学生的客观实际。每个小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但是这需要不断挖掘和引导,而这一过程是漫长且曲折的。因此,班主任应设计切实贴合学生客观实际的目标,避免用理想的框架过度拔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发展;第二,注重目标的多元性。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虽然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个目标的行为缺乏可操作性,但是班主任也应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导向,让学生能够在契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中获得成长的动力;第三,注重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协调。“以人为本”不仅强调个体的发展,也强调人的共同发展。因此,班主任应注重协调学生个体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讨论、参与,设计切实可行的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为学生发展提供人性化指导。
3.2全面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不同的环境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会向积极的方向影响教师与学生,形成好好学习、力争上游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以生为本”的背景下做好小学学校管理,校长还需要全面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自身的领导者角色,更好地发挥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友好的校园管理氛围。小学校长应当根据本地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与构建基本的校园文化方案,然后交给具体的负责人执行,让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小学校长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通过做好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可以带给教师与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鼓舞学生、规范学生。通过指导教师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学生,可以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乐于探究和诚信认真的良好学风。通过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日,设计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可以建设好更加美好的小学校园。
3.3运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在“以人为本”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时,教师不仅需要明确学生的需求,还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微课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兴教学手段,具备时间短、表现能力强、知识点集中与便于观看等特点。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来开展教学,以视频的形式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观看与学习,为学生构建小学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就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3.4打造高素质师资团队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进行。首先,要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对校园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学校来说,都会制定相应的制约制度,从而达到管理教师的目的。但通常情况下,只依靠制度是不行的,生硬地执行管理制度,会忽略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是实现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實施教育的重要执行者。因此,要激发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因此管理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相应的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其次,重视教师团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重视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3.5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应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培养人才全面发展为己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应单纯地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更不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机器。以楚雄市鹿城小学为例,学校秉承“每个孩子都重要、每门课程都重要、习惯比分数重要、思维比知识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2013年9月开始,鹿城小学全面实施综合评价改革,自主研发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证书。该评价系统从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个范畴组织评价内容,实现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实时评价和考核评价的有机结合、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评价有据可查。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口试+笔试+互联网测试”的综合性评价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考查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努力体现“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的目标。在鹿城小学,音、体、美等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生力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可以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效果。
3.6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完善教育管理评价
根据“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班主任首先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潜力,避免用单一化的评价指标定义学生,而是应该强调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产生不断提升自我的动力;其次应重视评价的动态性,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档案袋、成长记录等,动态分析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的每一步变化都能够得到关注与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成长。
结束语
聚焦课堂主阵地,我们一定要做到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要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发展规律的理念与方法,我们就要勇于探索,不惧失败。“以人为本”的增质提效,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与探索,需要我们悉心优化过程,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益,减负提质;需要我们立足“以人为本+思维培养+减负提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惠及莘莘学子,引领课程教学改革,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献力,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