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伟丽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文化“软实力”(Soft Power),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系列重要论述,标志国家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外传播理念更新和战略转向的开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而价值观是人文素养的根基,人文素养包含内、外两个层次,“内”即“素养”,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境界,而“外” 即“人文”,指一个人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所储备的知识及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作为特殊群体的当代教师,其社会角色定位决定其必须具备优秀品质与能力,以身立德,成为时代道德的楷模和社会文明的典范,无形之中承担起引导普通大众和社会教化的作用。
当前,受网络媒体传播中不良风气的短视频等内容影响,“三观”跟着“五官”走,甘当“脑残粉”,众多青少年沉醉于虚拟的二次元纸片人,不想分清虚拟与现实,教师队伍里亦存在一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日前,教育部公开了严肃处理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典型,对师德师风违规问题“零容忍”。教师往往通过言教和身教传播给下一代,其价值取向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重大,教师的人文素养高低从根本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思想与文化价值观,间接影响国家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制度等。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学教师人文素养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以充分发挥师资队伍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引领作用。
根据《辞海》的解释,素质与素养概念存在差异,素质普遍被理解为人先天的生理特点,亦有后天的养成,侧重“先天禀赋”,而素养多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即“后天修习而成”。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基质,是通过教育和培养将人文知识积累和内化的综合表现。教师的人文素养可理解为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态度。在日常和教学活动中,教师人文素养内化为知识、性格特征、思想道德风范、情感、心理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外化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以及与学生相处方式的融洽,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自身行为行动中得以展现。
当前,影响中学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的因素较多。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束缚,长期以来,当代学校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深远,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人文素养培养,“重理工、重技能、轻人文”的观念亟待纠偏。此外,社会舆论导向使得教师的教育使命偏航。教师可以拿来自勉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潜台词就是以分数论英雄、唯成绩论,当下社会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只专注于知识的传授和升学率,成为中规中矩的“教书匠”,甚至沦为技术化训练的“工具人”。虽然2001 年6 月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出了时代要求,但考试“指挥棒”不变,注重分数的教育评价方式不变,要中学教师做到不唯书本论,创新教育,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确有强人所难之意。教师疲于应对繁重教学任务,是制约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为师范生培养的自身差异,师范毕业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应试教育下的师范生自身人文素养水平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可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层面去剖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教师的座右铭精辟地揭示教师风范的内涵。作为师范生培养主体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其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影响着高素质、高质量师范生的培养和发展。教育部1992 年9月颁布《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本大纲更侧重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专业教学技能领域强化培养特定学科专业学生为“专业化”教师,使学生局限于自身的学科专业与教学技能,忽视或淡化了其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信念、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育,导致人文素养培养边缘化,学生人文底蕴薄弱,精神世界匮乏,甚至内心无信仰和道德底线。
最后是社会功利的影响,受商业化社会市场经济功利性影响下,中学考试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学科的“专才”教师备受瞩目和青睐,此时,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受到较强冲击,功利化的教学态度和行为影响了正常教学,也影响了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衡量与定位。教师在潜意识中更趋向于“教学”能力提升,常以知识专精化和训练规范化以提高学生分数为使命,渐渐缺失“育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对自身人文素养提升缺乏关注。而人文素养的弱化和缺失,使得有些教师产生功利主义的价值认同,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成谋生的工具,在人格塑造、道德水准、甚至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层面产生负面影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已意识到老师与国家的兴盛息息相关,荀子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由此可见教育对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意义重大。新时代新体制下,重塑当代教师的感召力和民族使命感,提升新时代教师人文素养,一方面需要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人文教育环境,正所谓“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另一方面,各层管理者需积极引导社会舆情并提供和落实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在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对教师精神层面予以关注和重视,树立教师职业威信力,使教师能够达到润物无声境界,通过教书实现育人,充分发挥当代教师的影响性与辐射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
高素质教师须兼具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针对教师职业能力培育和提升人文素养问题,培养主流师资的师范院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范院校教育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体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紧紧围绕落实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根本任务。在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优化设计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加强专业类课程和人文素养类课程设置的融合和互补。在互联网+的网络时代,充分运用“OMO”模式(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新型混合式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构建将人文知识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使学生积极积累和内化人文知识,自然而然地提升人文素养,最终培养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师范院校需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培养监管,以保障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道德风尚及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高素质师资人才。可以通过制定比赛、加学分等形式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教育部印发实施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用以严格规范自己今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职业教育行为,全面加强和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不断修养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职业品质,营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校园教育环境。
在教师成长的起步阶段,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职前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等职业品格和职业行为习惯。首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是体现其专业素养和实现其人生价值方面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更是教师人文素养外化的表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确保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并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由此可见,师范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的提升培育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高度,师与生互为因果。
“教人者须先自教,育人者须先育己。”广博深厚的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和核心,获得和积累的人文知识只有经过内化、整合才能提升教师主体的人文素养。而多元化的人文知识储备以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自主自觉地“自我更新”,因此,中学教师无论是职前还是在职阶段都应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自我规划发展的责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我非常尊重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的”,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反思,总结出对学科教学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以独特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人文熏陶。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吉利安拉扎尔(Gillian Lazar)说过:“文学作品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反映,使其对作品的伦理和道德主题做出由感性和理性的回应,”从而影响读者的道德发展。由此可见,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培养教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长教育智慧,沉淀人生经验,有效促进其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管理者,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以及各种网络资源,日常管理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各种考核与检查,为中学教师阅读经典文献,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创造可行性条件。
21 世纪的建设者需要平和的心态,脚踏实地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气魄,以及甘为孺子牛、造福千万家的那份坚守和奉献,良好社会氛围的创建需要新时代教育召唤理工与人文教育平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由传统教育的“专业型”转向“素质型”教育培养模式,保障教师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性统一,更需要营造提升中学教师人文素养的人文教育环境,使教师人文素养与优秀教学文化得以良性互动。通过学校而传播的教育文化,其灵魂在于教师的人文素养,其核心集中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当代中学教育最崇高的时代使命,是重塑中学教师人文精神、道德和责任感,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合格的传播者和教化者,为复兴中华文明和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教育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