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幽燕
声乐表演是舞台表演艺术之一。舞台表演是一种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声音与表演的准确、完美的结合,才能突出表演的形象化,达到理想的效果。它不仅需要有优美、动听的歌声,还要配以准确生动而丰富的形体动作、姿态仪表和表情等。如果说这一重要性对于戏剧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毫无疑义,那么,对于声乐艺术,可能认识就不尽相同了,或者,有程度上的轻重之分了。固然,与戏曲等舞台艺术形式相比较,声乐艺术的狭义的舞台表演(形体语言)成分,确实要少一些。殊不知,尽管如此,声乐艺术依然属于舞台表演艺术范畴。而唯其少一些,更须精一些;唯其少一些,更须准一些;唯其少一些,更须美一些;唯其少一些,更须传神一些;唯其少一些,更须以一当十,画龙点睛。因此,其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歌唱艺术不属于、不需要舞台表演艺术;其二,歌唱艺术与戏剧艺术等艺术形式,在对于舞台表演艺术的需求上,就量的比例而言,确实不可以等量齐观;其三,比之于戏剧艺术等艺术形式,歌唱艺术对于表演艺术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当然,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也无意无限夸大),可能更特别,更集中,更凝练。只有解决统一了这一极其重要的认识,才会有我们讨论声乐美学中的舞台实践与形体语言这类问题的前提。
歌唱者应当是将演唱和表演进行完美的统一的追求,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歌唱者积累更加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是通过声乐演唱积累的;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又可以提高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歌唱和表演两者既是血肉相连、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又是互为因果、互促相长的血肉联系。
培养与提升心理素质,是舞台表演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表演者自身的基本功与技巧如何,无论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没有深刻的理解,在舞台表演中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必然会使演出效果不能够尽如人意。
舞台表演则可以让表演者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自身的长短,找出长处所在,发现失误的原因,适应各种演出环境,提高舞台驾驭能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对紧张心理与放松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而舞台表演实践次数与表演者舞台表演的紧张感成反比。表演者通过舞台表演实践来进行心理磨练,可以对自身的心理特点产生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在声乐演唱中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绪,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确保演唱活动顺利进行。
面对多种舞台环境,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有助于演唱者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歌唱水平。
通过舞台表演实践可以有效增强演员台上表演能力。声乐演唱的实质是舞台表演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表演者应当全身心投入,集肢体动作、表演状态、气质神态和情感为一体。一方面,舞台表演实践为歌唱者提供各种表演机会,增强自身的舞台表演经验;另一方面,在舞台表演中,需要表演者切实地不断总结舞台表演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与演唱技能。否则,难以适应各种演出场合,难以应对诸多表演机会。
一方面,舞台表演者需要对声乐舞台表演实践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舞台表演实践又可以对表演者表演能力予以实实在在的训练与提高。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十分密切。
提升现场应变能力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表演舞台、演出场合千差万别,演出过程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任何难以预先设想的情况。如,观众现场的气氛不够热烈,演员可以在歌曲间奏时,对观众说些祝福的话语,一般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又如,如果能够有恰当、得体的与观众的台上台下的互动话语,那就显然会为效果加分;再如,如果能够有类似于邓丽君式的俏皮、幽默的交流,则更加锦上添花。而这一切,都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现场应变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主要的途径只能是通过舞台表演实践进行不断磨练,不断积累舞台经验才能够实现。
声乐的舞台表演是一种演绎,甚至是一种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既不违背原作的意蕴,而且可以使之立体化、形象化,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完成对于原作的升华。
这种对于原作的升华,有赖于演唱者对演唱和表演的理解、感悟、体会的提升。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及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完全投入到歌唱表演中去,将歌曲的情境及其要表达的内容通过眼神和面部语言呈现出来,还要善于用眼神与观众之间产生交流,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去,表现出歌曲的准确的意境及内涵。
这种对于原作的升华,有赖于长期的舞台实践经验的沉淀,体现出表演者的综合素质。这种锻炼会促使演唱者在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将作品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精彩,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让观众在演唱中对歌曲产生共鸣,形成良好的视觉与听觉体验,从而,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与艺术传播效果。
声乐表演艺术是表演者通过对词曲的准确把握与深入理解,用声音和肢体语言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故而,一位称职的声乐艺术表演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声乐基础和形体语言基础。
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它是包括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相关部位的传情达意的活动,借以沟通的一种方式。
在艺术表演中,不同角色、不同情况下的肢体语言也大不相同。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语言,一般是通过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展现的,也就有了受众在鉴赏声乐表演时,通过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能感受到声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除了有专业的特点之外,声乐艺术中的形体语言更多的还是灵活运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纷纭复杂、五花八门的肢体动作,时而单一,时而繁复,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变化无常,不一而足,这也就说明了灵活多变是形体语言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多用形体语言,因此在声乐表演中使用形体语言,还能拉近声乐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声乐作品中去。
形体语言的作用之一,是能够将声乐作品的情感更好地展现出来,是创作者赋予声乐作品的灵魂,也是表演者表演的核心。声乐表演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形式,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完美地呈现给观众。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的情感,通过面部的细微表情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有助于表演者更好地发挥。
形体语言的作用之二,是能够让声乐作品的表演更具美感。以往的声乐表演形式多以表演者的声音为主,在人们观看声乐表演时,也只能通过聆听鉴赏声乐作品的情感。形体语言在声乐表现形式中的运用,让声乐表演更具观赏性,由于形体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在声乐表演中,还能拉近声乐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声乐作品中去。
形体语言的作用之三,是能够让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声乐艺术是创作者展现人物形象、情感、心理特征的一种音乐形式,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声乐表演而展现。这就需要形体语言的融入,才能够将作品中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从而让观众更加立体化地感受声乐作品的人物形象。
形体语言表达与作品情感的一致性。表演者要准确领悟声乐作品的情感,而不是声乐作品展现的是一种情感,形体语言展现的是另一种情感。就是说,形体语言要和声乐作品中的情感相一致。
形体语言表达与作品情感的协调性。要重视和谐统一的肢体语言,形体语言最具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复杂多变。在一首声乐表演中也会出现变化多端的形体语言,因此表演者在表演中,一定要注意形体语言的协调性。
形体语言表达与作品情感的恰当性。就是说,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要恰当。由于形体语言的多变性,在现实表演中,导致声乐表演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乱用、误用形体语言。不同的形体语言所表现的情感存在差异,而且有的是很细微的差异。
形体语言与音乐语言的适度性。就是说,要注意形体语言与声乐语言的科学比例。毫无疑问,声乐艺术是以歌唱和演奏为主,形体语言是什么?是一种辅助形式。如果比例不科学、不协调,必然难以成功。
面部动作的运用。面部动作即面部表情。俗话说,眉目传情。在声乐表演中,最直观的面部表情,是演绎作品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因此,表演者在形体语言的训练中,要注重面部表情的基本功训练,对不同情感的声乐作品赋予不同的面部表情,表演者要准确地运用面部表情动作,促进声乐艺术更加形象地展现。
手部动作的运用。手部动作一般比较细微,在形体语言整体的表演中有点缀的作用。俗话说,举手投足。声乐表演中,手部动作运用到恰到好处,能够对声乐表演的效果起加分的作用。反之,运用得不合理,则会画蛇添足,成为败笔,甚至让整个声乐表演功亏一篑。此外,手部动作还是与观众交流的桥梁,在一些声乐表演中,手部动作随着音乐的起伏伸张有度,增强声乐表演的感染力。
躯体与腿部动作的运用。表演者要有充分的自信,挺拔的身姿、双腿的恰当地移动、舞台位置适时的变化、步伐配合表演的需求、等等。因此,只有表演者不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具备扎实稳固的动作基础,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声乐表演者的心理调控是影响甚至左右舞台实践与形体语言的重要问题。
紧张等心理是声乐表演中常有的心理问题。而过分的紧张心理造成的忘词、走调、声音颤抖也是声乐表演的禁忌。那么,如何进行心理调控呢?
克服紧张心理,首先,做好演唱前的准备工作。古话讲“凡事预则立”。因而演唱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熟悉歌词、乐谱、伴奏、速度、节奏、音高、力度、难点等。其次,恰当地选择演唱曲目也非常重要,要回避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歌曲作品,做到合理地选择。再次,演唱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作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注意力具有一种意识倾向特征。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力首先要集中在歌曲的内容及歌词和情感的表现上。在歌唱表演过程中,歌唱者应及时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以确保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来进行演唱。在歌曲演唱时,为了消除紧张心理、排除杂念,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要置身于歌曲的情境中,让诉说情感的意念始终贯穿于歌曲中。还有若干常见心理克服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理论性的、学理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可操作性的。如,将要演唱的歌曲按在舞台上表演的要求烂熟于胸。又如,要有全身放松,一定成功的自我暗示,并且不断调节。再如,适当喝水,平稳呼吸,注意力集中,静候登场。
演出后的心理调控。如果演出失败,一定要情绪稳定,冷静地客观、公正的评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有决心克服自己的缺点,积极刻苦练唱,争取下次演出或比赛获胜。如果演出成功,成功之后最怕的就是骄傲自大,盲目自满,无视自己的不足及缺点,表现出轻视他人,对进一步学习提高漠不关心、对以后的训练、演出不再努力等情况。哪些是值得自己继续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别人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等等,应该有一个深刻的总结。
关于动机的调整。认清艺术事业的高尚与艰辛,理解艺术的真正价值,声乐的学习也是人格魅力的学习,是对自身的提高。如果学习的动机是热爱和追求声乐艺术的美感,参与演唱也是为了在表演中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一起通过声乐的形式得到艺术享受,这些,就是良好的学习动机。而特长加分升学、功利思想、无追求等都是声乐学习的不良动机。
关于性格分析。性格具有整体性、可塑性、多面性的特点。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歌唱者应保持一种相应的活泼、开朗和富于激情的状态。黏液质的学生学习踏实,但接受能力较差;多血质的学生虽然有着较快的反应力,但易分散注意力;胆汁质的学生虽然在思维上极其敏捷,却在耐心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容易急躁。由此,声乐学习者应清楚自己的性格优势和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进行有效学习。
关于呼吸感觉的调控。在演唱中歌唱时的呼吸感觉占有很重要地位。歌唱的呼吸众说纷纭,但从感觉上去理解、认识,就会统一在一个基点上。尽管呼吸要靠身体器官去完成,但同样离不开器官对呼吸的感知,或飘浮或舒适,或深或浅,都是一种感觉。
有意识的控制和感觉决定了吸气时喉咙、器官的打开状态,并且还要体会胸腔、肺、小腹、横膈膜的扩张,呼气时各个器官要有计划地、均匀地使用气息,保持控制感觉。把吸进来的气全都变成声音流出来是正确的用气感觉。呼气的感觉是小腹、两肋肌肉以及横膈膜的被动收缩并且不能僵住,其他呼吸器官还要保持原来的感觉。这时的呼气则保持声音丰满圆润。然后排除余气,腾出肺内余气,以便吸进下一口气,循环进行。
关于共鸣感觉的调控。歌声若要动听要注意到共鸣,人体的共鸣空间包括胸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以及面部(即面罩)等。每个腔体的共鸣都有各自的共鸣点。歌唱者要想自己的歌声优美动人,必须找到一个较好的、稳定的、出彩的共鸣点的感觉。共鸣点的感觉要靠思维去分析,感觉出共鸣器官的活动状态,总结出共鸣的大小、能力、音色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种纯想象的共鸣,就好像我们的手本来不能发光,但是我们需要想着它发光,以及想着它发光的状态与细微变化。共鸣腔体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作为声乐学习者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自己的共鸣点。但是通常来讲,口腔共鸣点集中在上颚,咽腔共鸣点集中在咽壁,喉腔共鸣点集中在咽喉部,胸腔共鸣点集中在肺部,头腔共鸣点集中在额窦,面罩共鸣点集中在鼻、颧骨等处。良好的歌声共鸣感觉,能够高度调动起歌唱者的整个身心,从而使声音升华到一个更加美妙的境界。
那么,舞台实践与形体语言的艺术作用与美学意义何在?
舞台实践与形体语言的艺术作用与美学意义,首先在于声乐演唱者的形态语言与音乐作品的输出模式可形成统一,从而使受众与表演主体在情感、思想、心灵上进行有效互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演者将形体语言与具有一定表现力的音乐作品更完整地呈现到观众的视野中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地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美感。其次,演唱者的演唱,应当是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度了解,进行深度探索,结合歌词、音律等等去设定形态语言。因而,这一过程是对原作品进行的再创作。舞台实践与形体语言的艺术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在创造音乐美的全过程。声乐表演中融入恰当的形体语言,可确保舞台更有感染力与张力,使观众对整个表演产生更高的认可度,甚至将其视为舞台的经典。而将形态语言与歌曲演唱进行科学的融合,之所以更易于产生较大的反响,主要原因在于其是在创造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