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创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03-24 17:59宋柏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才发展教育

宋柏红

(1.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2.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0438)

2021年2月,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中央一号文件中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动员,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社会整体发展,进而实现民族复兴。重要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不体现着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内涵与实施路径[1]。得人者兴,人才是推动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驱动,但是乡村地区资源环境的相对闭塞性导致创业型、专业型人才尤其匮乏。乡村振兴与乡村持续发展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支撑,以打破原有发展路径桎梏,谋求新的振兴发展之路。因此,探索乡村地区如何吸引、留住、培养乡创人才,将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问题大有裨益。

学术界针对乡村振兴人才与农村地区发展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少学者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特性,分析了不同类型人才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学者通过分析多种类型人才对乡村发展的不同作用,认为需要加大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力度,吸纳创业型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2]。也有学者通过对江苏省某市新乡贤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认为新乡贤能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在人才激励、人才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性优化[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国外乡村振兴经验进行了借鉴和参考,通过深入调研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行的“归农·归村”计划,探讨我国乡村人才回流保障措施建设[4]。有学者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的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环境长效解决机制的搭建问题[5]。对于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农村教育变革与人才振兴协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产乡教”联合育人逻辑,促进农村科技型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相匹配[6]。本文将从分析乡村地区人才挑战开始,结合乡村地区产业特点及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探索乡村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有效实施路径。

1 困境:乡村地区面临人才挑战

1.1 人才吸引力缺乏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7]。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地区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明显,乡村地区整体社会保障环境相较于城市地区劣势明显。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下一代考虑,往往选择去城市发展且难以轻易返回乡村。另一方面,乡村地区产业类型大多单一,集中于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且目前农村地区直接参与生产的劳动力年龄普遍较大,生产经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投入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但是当下年轻人生活成本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乡村地区产业类型导致的慢收入与年轻人才的实际发展需求相悖。

内外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乡村地区人才吸引力缺乏,在年轻劳动力外流、乡村逐渐空心化的同时,外部人才也难以留在乡村持续发展。

1.2 创业生态不健全

乡村振兴无法仅仅依赖于原有产业基础,需要引入新生力量激发创新发展动能,摆脱原有单一发展路径,实现多元多极发展,推动全面振兴。新生发展力量要依靠创业实现,由创造带来发展。创业生态是指由多种创业参与主体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创业生态与创业人才发展息息相关[8]。

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是创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诸如交通、供水、供电等已有较大改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互联网产业逐渐深度融合,乡村地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改进空间,新兴产业创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金融服务在乡村地区仍存在排斥性现象。一方面是宣传排斥,金融产品在乡村地区宣传少,农户对金融产品和相关知识了解度不足,且对除银行存款之外的产品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另一方面是金融产品设计排斥,针对乡村地区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较少,创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1.3 发展创新力不够

受制于乡村地区整体创业环境,人才在回归乡村后的创新性发展的支撑力有待加强。发展创新力体现在发展起步之后能够进行持续性创新的能力,这与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稳定的保障制度供给紧密相连。

乡村地区整体文化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这种乡土文化在构造乡村特色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排他性,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接受力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现代产业的变化也极为迅速,这需要包容开放且能够顺时而变的文化作为支撑。保障制度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够为创新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创新的产生并非完全从无到有,而是依赖于过往的发展实践,创业的风险性和乡村地区的特殊性也需要政府提供较为稳定的保障制度支持创新,为乡村地区持续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4 教育实践性不足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要求,但目前部分乡村地区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脱离乡村地区发展实际需求,教学教法上侧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学生学习资源较为匮乏,这导致乡村地区职业教育成果难以服务于当地发展实际,无法有效满足乡村地区社会建设需要。另外,乡村地区企业资源相对不足,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间缺少合作,产教融合不到位,基于乡村产业基础的创新创业动能难以激发。

2 路径:乡创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1 引人归乡:优化政策引导,吸引人才归乡

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优化政策导向性,吸引人才回到乡村进行创业。

政策的制定需要具有实用性、长效性及持续优化性。政策制定要考虑人才发展需求,其中既包括以乡情乡愁为依托的情感需求,也包括以事业发展为支撑的现实需求。一方面,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及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制定归乡人才吸引政策,充分发掘本地适合归乡人员参与的吸引力项目,建设产业园区,为归乡人员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满足归乡人才生活需求。教育上采用师资流动、设施优化等方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乡村地区学龄儿童接受到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上完善乡村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资源,真实解决归乡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真正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除此之外,要搭建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创业人才政策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建立政策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政策,提高创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政策真正满足乡村创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吸引人才抵乡创业,为产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2 留人建乡:完善创业生态,留住人才建乡

在创业人才能够抵乡创业后,还需完善乡村整体创业环境,留住人才继续建设乡村,实现人才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生态中包含创业相关的各类要素,基础设施和金融投融资环境是与企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两类要素。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能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多力协同下可带动多种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创业机会。例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提高了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互联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结合,可进一步发展农业电商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建立从规划到管护全过程的机制。首先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准,规范管理和监督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完善有质有序进行。其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多方投入、多方参与,创新投资主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另外还要健全基础设施的管护制度,梳理权责分工,避免多头管理导致“空心化”管理,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的长效机制。

金融投融资环境的优化对乡村产业发展及创业生态完善大有裨益。一方面要增加服务“三农”的专门金融机构,深耕乡村地区,宣传推广金融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以往传统金融机构受限于空间时间难以覆盖更多农村群体的困局,在提高乡村创业者金融投融资认知的同时,逐步建立起高效的有针对性的乡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创业扶持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关注乡村创业需求,提高服务专业化,合理解决乡村创业融资的问题。

2.3 育人创乡:打造乡创学苑,培育乡创人才

乡村地区外部环境的改善能够吸引人才返乡抵乡创业,乡村地区内部教育的改善能够培育深植于乡村的创业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技能型教育,兼顾“职业性”和“教育性”双重特点,能够为乡村振兴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实现人才赋能,提供职业教育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解决路径[9]。职业院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乡创学院可以针对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人员技能结构等特点进行更具现实性、实践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同时吸引人才走进乡村、建设乡村,以业态创新带动乡村高质量持续性发展。从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方式出发,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实际,由职业院校与企业、政府合作建设乡创人才培育机构,打造具有实践意义的人才试验项目,能够培养兼具乡土情怀和创新思维的高质量创业人才,在探索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服务乡村振兴。

一方面,可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积极联动各级政府,在政校合作的同时,依托乡村企业优势资源,合作共建乡创学苑,紧密围绕乡创人才培养、乡创实训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合作,探索政校合作新模式,助推多方协同发展,以乡创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成立乡创人才试验班,以培养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旨在提供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创”模块课程基础上,依托学校各类专业贯彻“专创融合”培养、通过各类赛事促进创新创业成果涌现、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意愿与潜质的人才进行深化培养,着力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够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3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乡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乡创人才的持续创新与长久发展不仅能从根本上促进全面脱贫攻坚胜利后乡村振兴战略的接续发展,更会让农村经济取得长久的发展动力。一是要通过多方位的政策优化引导人才返回乡村,二是要通过乡村创业生态的完善真正留住人才建设乡村,三是通过教育培育深植于乡村的创业人才。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其在乡创人才培育上的天然优势,同时也要在优化政策引导、完善创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这最终将是一个政府、学校、社会多力协同的机制。

猜你喜欢
人才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