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壮
(1.玉林师范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2.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玉林 537000)
新时期,社会对地方涉农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即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然而,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部分园林园艺专业学生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意识弱、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创新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高校园林园艺专业“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高校、农林企业、科研院所和综合试验站四方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园林园艺专业是综合性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艺术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内容,同时园林园艺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强的学科,更加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不足,并且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而新农村建设又恰好需要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学生,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不适用于当前人才的培养需求[1]。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反映出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有待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缺乏规划、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对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指导能力,才可使学生实践能力获得提升,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2]。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2011年该校园林专业开始招生,2017年园艺专业开始招生,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桂东南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室——园林虚拟仿真实验室、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桂东南特色农产资源高效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并且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抓住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大量专业对口的人才,2018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称“卓越农林人才2.0”。该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所制定,总体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服务“三农”的理念,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力图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升级现有涉农专业,创新教育教学机制,构建具有多样化、多类型、多层次的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为农林领域输送人才和提供服务。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式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等与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发展不匹配,这就造成卓越农林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卓越”有杰出、拔尖、优越的含义,当前所定义的卓越农林人才不仅是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满足相关产业发展要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还是以科技技术为先导的拔尖创新型人才[3]。因此,卓越农林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探究所期待的成果,而且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产物。
为深化“卓越农林人才2.0”,立足地方学校特色,面向产业实际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在平衡四方利益的同时,共同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中推动自身发展。
从促进“产学研”协作的角度来看,“U-A-S-C”四级是指,高校提供专业人才,并通过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将三方联合(学),农林企业提供研究和人才开发的可利用资源(产),科研院所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研),对于综合试验站,其具有“产、学、研”三大功能[4],自身拥有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提供实验基地,将研究成果本土化运用。联合之后,四方朝着各自有利的方向发展: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与其他机构合作,将高素质人才培养成满足地方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科研院所除了对技术进行开发,同时还完成对研究方向的规划;农林企业提供平台和资源,借助人才、技术、研究成果输出实现企业发展;综合试验站则将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综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将技术和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运用到本土的农业生产中。四方基于“目标一致、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由高校主导,分别与其他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创新实验区”,建立“U-A-S-C”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创新、实用和复合型人才,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拥有“双证”的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是难以完成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差,除了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有关,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很强的应用型科研能力,而且需根据课程教学任务的评估结果,合理调整不同专业间师资力量的不平衡情况。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措施如下:(1)专职教师的引进聘任,要提高门槛,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水平和实践经历。(2)对于专任教师的在职培养,首先,保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合格证书的双证上岗制度,其次,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进校后的教师到专业领域学习。此外,要求教师进校后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需要到专业领域的所属试验场站、示范推广基地、行业企业单位等进行实践锻炼,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制度等,还要鼓励教师申报教改项目[5],重要的是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3)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聘请科研院所、农林企业和综合试验站中生产、科研、管理一线专家任兼职教师,如外聘企业导师,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起到专家示范的作用,提高专任教师素质和拓展师资队伍[6]。总之,成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对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这要求每一位学生要有一名指导教师,而且教师需树立“三全育人”理念,主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情感,同时可借鉴美国的STEM教育方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3]。
园林园艺专业具备实践性、跨学科以及综合性、应用型等特点,在传统模式下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而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利用“互联网+”和“5G”技术开发数字资源,完善课程体系[7],并且四方共同建设校内校外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体举措如下:(1)建立校内的实践活动基地、校外示范性生产基地,分别进行基本实验和实习,并实行“第二成绩单”制度。这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内学习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知识之后,在校外了解实际生产基地的整体状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该专业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深化。可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企业和产业生产一线所需的高技术人才。(2)多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月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对获奖的学生在“第二成绩单”上给予加分,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6]。(3)此外,从2014年开始某些省(市)试行新高考,根据各省(市)招生考试制度的不同,实施专业大类招生,建设专业大类课程体系和创新性的生源质量考评制度,把控生源质量。
校地、校所、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合作平台,协同进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如优势农林企业入驻学校建立“模拟企业”,在科研所、综合试验站建立“准员工学校”示范基地,学生带薪实习,参与科研项目,真正做到“真题真做真用”[5],同时借助基地建设,每年设立实验专项课题经费,用于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和试验站的相关课题研究和实施。
质量评价是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有组织地对教育成果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四方合作涉及多方面利益,高校发展主要从学生发展、教学效果和教师个人发展方面去评价。关于学生的发展,可以“人才培养的阶段性评估+导师评估+系统公示”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效能。导师可根据学生的“第二成绩单”和其他评价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展示综合排名。同时,对于教师的发展,可建立一支记录教师教学效果和反馈学生评价的队伍,及时对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行,除了坚持确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工作思路,共同制定基地运行规章制度,建立由四方人员共同组成的管理队伍,还需加强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落实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建立专项专款,为课程建设、资源平台建设、社会实践等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为保障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部分学子的求学困难,部分资金可投入大学生困难帮扶活动,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此外,优秀的师资队伍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可引入国外拥有先进思想理念的教师、专业学者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3]。
园林园艺专业群“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卓越农林人才2.0”要求的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积极探索,也是对国家科教兴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和实施,是以科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综合试验站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能全面深化农林教育改革,提高园林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且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农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