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璐,霍楷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创业2.0时代所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1]。高校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摇篮,是保障社会就业创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平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与创新,对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我国高校已经从过去的追求数量发展到追求质量的提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道路上,我国高校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并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设立了众多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比较典型的如2000年以后成立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等知名院校的各类专门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一些传统观念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的定势思维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也缺少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挑战。此外在社会上,部分人群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创新创业等同于创业,或者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为少数精英人士或高端人才服务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创新”与“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新”在本质上是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经济学来看,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也有国外学者以技术创新作为创新的主导;而创业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所以创新创业应当是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制度等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的过程[2]。因此,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涵盖先进的知识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方法,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与时代精神相符合。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高校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的创新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同传统教育相分离的问题依然存在,缺少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以及专门的教材。此外,学生通过专业课教材学到的知识不能够有效地与实际相结合,也缺少社会上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出色的管理者所给予的实践经验指导,造成学术型专业人才过剩,而实践型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适用,缺少实践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些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初步探索出了符合本地区建设或本校发展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同济大学的“基础学科拔尖班”“人才模式创新试验区”以及“强基计划”等在放宽跨类别转专业政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顶尖人才的选拔培育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将人才培养建立在学校和本地区发展优势上,使得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因此,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转变思维定势入手,可以通过自身兴趣爱好或者结合本地发展优势起步,来培养学生树立以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心的择业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通过校企政共发力,产学研相结合,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加之社会各界的扶持,突破定势、转换思维、完善体系、拓宽视野,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从改变传统就业择业观念入手,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启蒙类课程的引入和高校内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思维培养理论课程的引入。要全方位调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人才培养—竞赛选拔—明确方向的培养方式,从理论与理念到实践与创新,最后实现高校学生向专业化创新创业人才的过渡。邀请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通过建立课外社团活动小组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校也可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就的本地企业家、科研人员等不定期地开展答疑和对创新创业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角度出发来改变传统观念,增进集体荣誉感和创业激情,提升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学生可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取得社会创新创业相关的新方法、新思维。对于创新创业小组取得的创新成果,学校可根据情况适当转化为学分或奖学金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加大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高校传统的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模式逐渐无法满足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培养跨学科、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交叉型复合人才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创业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的许多高水平大学正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的教学理念,并借鉴国外先进高等院校的教学经验,设计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2.2.1 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全面的知识技能,科学的管理方法。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应包含理论、实践与道德修养的培育。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辨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的能力、看待问题的前瞻性与大格局的国际视野,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危机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除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德育也应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操守不仅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使学生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后终身受益。
课程制定方面,不但应包含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创新创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课程,还应包含基础法律法规、财务管理概要、企业文化培养、创业融资渠道等辅助提升管理水平的专业课程,也应当包含思想道德教育、美学鉴赏、历史与哲学等有助于培养人文素养,提升对美好生活的认识与追求的课程。此外,应当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自身发展情况适当地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通过打造知识技能、管理方法、品格修养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课程以及强化学科交叉,加强学校同社会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2.2.2 人才培养以高校型众创空间为依托
近年来,我国众创空间在数量上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但存在服务质量低、缺少高新技术支撑、同高校联系不够紧密等短板。高校学生等青年群体是众创空间的活动主体,众创空间提供场所,汇聚知识、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的同时,促进了思维碰撞和技术交流,并促进现有资源孵化,实现创新收益。高校型众创空间与传统孵化器有着较大的区别。传统孵化器以科技类企业为主体,通常由政府主导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高校型众创空间以高校为主体,是汇集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竞赛、实践、服务等多方面内容的一站式专业化场所,它涵盖了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两大功能,既有知识理论导师进行科技教学辅导,又有技术实践导师进行实操方向的落实和跟进,集专业性、实践性、资源共享性于一体,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与传统的科技型孵化器相比,高校型众创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各专业的师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广泛参与创新创业的项目,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与传统孵化器相比,高校型众创空间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并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效减少毕业后工作专业不对口而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情况,并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创业流程、经营管理方法、运营模式等,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准备,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潜能。在高校型众创空间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活跃主体,学生有激情,教师有热情,社会有支援,平台有共享。高校型众创空间是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利器,能够促进知识型人才向技术型人才的转化,并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
高校型众创空间的建立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场所,同时可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跨学院、跨专业相联合的形式,实现学科交叉的教育教学模式,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东北大学是东北地区较早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中,于2007年率先成立了学生创新中心,并以“交叉培养、协同育人、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汇聚了大量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和人才,并在2015年获得了全国首批高等学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16年获得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首批29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称号,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型创新创业人才[4]。
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同高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依旧是国内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环境给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共享资源和更多的机遇与挑战[5]。“互联网+”的应用有助于推动个体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的转变,让个体树立互联网思维,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环境,创造更加开放的空间,降低就业创业的门槛。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产业链得到了明显的延伸,并有效降低了就业和创业的成本[6]。利用互联网数据,既能够帮助实现产业融合和资源共享,又有助于在融合与共享中诞生新的资源、新的技术等,减少能源消耗,并实现边际收益的递增。搭建以高校为中心、毕业生和在校生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互联网平台,使其成为高校型众创空间的一大特色服务。一方面校友之间所具有的“老带新”、互相帮扶的传统风气和互助氛围有助于创业生态关系网的优化和稳定,使平台创业经验更丰富,创业资源更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创业风险;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分享优势性,在地域范围内构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平台,使得各具培养优势和培养特色的学校共同参与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再通过平台加强交叉学科与协调运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在区域内的上下级产业链,也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者从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进而更好把开展可持续的创业活动[6]。利用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实现在线教学,不定期开展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议和竞赛,进而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师生交换学习机制以及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创业经验,拓宽国际视野。
创新创业是新时代的发展主题,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来适时改革,无法一蹴而就。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是主体,因此应当引导和支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学习技巧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