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杰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思想品质的主渠道[1]。它既有思想性、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促进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和养成法治思维,以及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小组工作是在工作者指导下,具有共同需求的群体组成由工作者和组员构成的小组,通过工作者和组员以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分享、支持、教育等小组动力,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方法[3]。其被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引领、生命教育、文化认同、情绪管理、入学教育等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小组工作与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价值理念具有一致性,小组工作方法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将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生生及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提升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与有效性。
小组工作的价值理念与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高度契合,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功能作用贯通。“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是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珍惜历史机遇,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4]。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具有引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勉励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社会化发展等功能。小组工作在工作者的指导下,以个体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组员与工作者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建立关系,并在互动中促进组员获得成长经验,实现个人、社区希望、社会预期目标。小组工作具有能力塑造、预防矫正、问题解决以及社会化等功能,其最终目的是 “助人自助” ,帮助大学生改变其生存与生活状态[5]。从目的和功能来看,小组工作与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是互相贯通的,均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帮助工作对象解决生存、成长与发展等实际问题,实现帮助或引导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不同的是小组工作从 “助人” 的愿望和工作对象实际需求出发,弱化了意识形态因素。但小组工作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含大学生思想问题,还涵盖各种社会成员的生存、生活等社会问题[6]。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小组工作可以促进课程教学与社会问题相结合,更具实践性和隐性教育的特征。
(二)理论基础契合。“思想道德与法治”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其理论基础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具体说来,主要是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原理、人的本质及个人与社会、集体关系的原理等。另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应用理论[7]。小组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来自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小组工作理论。其中对小组工作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理论主要是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交流分析理论等[8]。从理论基础来看,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都以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作为理论依据。
(三)工作内容交叉。“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既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9]。从宏观层面看,其主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微观上来看,主要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改革创新、道德修养、法治思维等教育。新时代,在物质财富比较富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个性张扬、敢于创新。小组工作是围绕社会问题展开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工作对象的基本需求和生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与社会及其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有个体因素,更多的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导致。从小组工作方法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强调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问题融入社会问题中予以解决。小组工作方法将在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专业性功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工作条件与方式相似。“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主要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一些高校为了提升该课程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尝试使用了如现场教学、沉浸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形式。大学生的活动方式主要以班级、社团或小组为主。小组工作的活动方式也是群体参与,通过小组及其开展的活动建构关系体系,通过多维互动激发组员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影响和改变小组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以实现小组工作目标。显然,在工作条件与方式上,小组工作与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极为相似。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师主导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的丰富性和政治的导向性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组工作更加关注大学生个体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小组工作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就是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学生组建各种类型的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的互动中理解个体与国家、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法治等关系,强化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动精神,实现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育教学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有效增强 “基础” 课教育教学的启发性。
在长期的专业化实践中,小组工作确立了以人为本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形成了小组工作理论[10]。新时代,小组工作方法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应坚持和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理论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价值引领与发展需求相融合等基本原则,不断提升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思想道德与法治” 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任课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肩负铸魂育人的重大职责;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11]。在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影响和决定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师生关系及作用发挥必须顺应新时代要求,必须适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必须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小组工作更加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我教育和自助发展。小组工作方法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回应新时代对大学生主体发展的时代需要,多从大学生视角来发现问题,多从人与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关系中去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及困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将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教学目标与大学生的主体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课堂主体平等;积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将价值引领、社会规范与自身实际需要有机地融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理论宣讲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原则体现了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教育教学与时俱进的特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充分反映。理论灌输是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教师要完整准确地讲解课程理论,传授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启发引导是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重要方法,它强调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能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就是要用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校园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学生中建立研讨、实践、网络等小组,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成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指导学生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训练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化解成长与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矛盾,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助的信心、严谨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和奋斗的精神。
(三)价值引领与发展需求相融合。“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本身就是一门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的课程。它理所当然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它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12]。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定力。在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教学中,知识传授只是载体,价值引领才是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既不能局限于迎合学生需要而忽视价值引领,也不能脱离学生发展实际而进行理论说教。要在正确分析和恰当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中发掘向上向善的价值内涵,将价值引领和塑造嵌入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小组工作方法强调教师要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及法治素养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这既是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重要功能,也是小组工作 “助人” 性质所决定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小组工作,要求教师秉持 “以学生为本” ,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在为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学业、环境适应、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问题提供良好的、全面的、人性化的服务,并在服务中融入价值引领,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3]小组工作方法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教学实践在深刻把握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以及教与学关系革命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学情、精准把握需求,确定小组目标、组建学习小组,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活动,发挥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合理评估成效、有效反哺教学等实务进程,不断提升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科学分析学情,精准把握需求。科学分析学情,精准把握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是小组工作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分析学情就是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4]。精准把握需求就是对学生专业特点、价值追求、知识结构、能力基础和行为习惯等基本情况进行需求评估。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资料分析、制定计划、融入干预等步骤。信息采集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状态。资料分析是将收集的信息资料等与小组目标对照,分析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制定计划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来制定小组工作计划。计划实施,就是要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及行为表现开展融入干预。任课教师只有科学分析学情,精准把握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理论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实现价值引领与发展需求相融合。
(二)确定小组目标,组建学习小组。“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15]。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实践小组组建首先要满足课程教学任务的需要。小组工作目标的确立必须紧紧围绕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性质、课程任务、教学内容等教学基本要求,与学生成长和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小组工作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应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概念化和细化小组工作目标,明确小组及指导教师与小组成员的预期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设计和拟开展小组活动的次数及时长等。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小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从主体维度看有小组目标、教师目标和组员目标;从时间维度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小组应按照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来组建。自然教学班级设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般10 人左右为宜,可由学生自发组建,也可由教师与班干共同协商来组建,小组组建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教育背景等情况。小组组建后,通过民主选举或引导推荐等方式明确小组组长。
(三)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聚焦于大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6]。因此,任课教师要紧扣本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小组活动,充分体现小组活动的思想性、体验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促使小组的互动充分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情认同和理性认知。例如,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一专题的教育教学中,设计小组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从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为主题在小组中开展交流与分享;在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教学中,设计参观考察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近就便选择红色教育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等单位开展参观考察活动,融体验、互动、分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四)发挥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小组活动的展开,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组长的组织下,自行分工,有序开展活动并完成过程记录;另一方面,更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小组建立前,任课教师主要承担组织者角色,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介绍小组组建目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与注意事项,明确组长角色,落实任务分工,带领组员开展前期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作用,要求组员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设定小组活动的主题,指导小组准备活动场所和道具、分享活动体验和感受。小组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主要承担支持者和协调者角色,主导班级交流与分享,将分组学习模式统摄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整体性效果。
(五)合理评估成效、有效反哺教学。在小组活动总结阶段,任课教师主要承担评估者角色。评估主要包括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过程评估的依据是各小组完成的以时间地点、学生参与、活动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过程图片(影像)、个人体会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记录和班级交流分享中小组活动的过程展示。效果评估的依据主要是各小组提供小组活动后的个人活动总结、小组总结报告和班级交流分享的前期准备、现场表现、内容的契合度、活动效果等。小组活动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交流分享等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打破了学生学习互动的壁垒,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激发了其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自我完善的意愿,增强学生了解、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互动、分享、讨论、实践等手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在互助与自助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充分发挥了隐性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专业的小组工作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学习、服务、兴趣、成长等小组,开展小组活动。
小组工作方法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理论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统一、价值引领与发展需求相统一,促进了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搭建了学习互动平台,运用了沉浸式、互动式、探究式和参与式等教育教学方法, 加强了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实现了信息的多向流转与深层互动[17],推进了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参考性和实践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