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鹏,郝龙飞,赵晓芸
陕西省中医医院骨伤二科,陕西 西安 710003
腰椎间盘源性腰痛常见于骨科,特点是易反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现代医学表明发生此病的机制包括化学机制与机械力学机制[1]。化学机制是指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之后极易生产炎性致痛物质,这些物质一方面对感觉神经末梢进行直接刺激导致疼痛,另一方面能顺着椎间盘中的裂隙与髓核中渗透,迁延疼痛[2]。机械力学机制是指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之后应力于椎体中分布不平衡,高应力于局部会对外层纤维环机械刺激造成伤害而引发疼痛[3]。炎性致痛物质导致的疼痛会腰背肌局部进行刺激导致肌肉收缩,由于反作用造成椎间盘中有高应力在局部产生,导致恶性循环[4]。如今,腰椎间盘源性相关疾病在病理方面发生了变化,加上对化学刺激物质的深入研究,使得对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了解实现了质的飞跃。临床中,内服中药联合非手术方式开展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价格低、操作简便等优势[5]。本文旨在探讨疏肝补肾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于陕西省中医医院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气滞血瘀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诊断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气滞血瘀型标准相符[6];②通过磁共振、X线片、CT 严格诊断为腰椎间盘源性腰痛;③7 d之内没有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系统疾病;②对治疗所使用药物过敏;③消化溃疡(活动性);④合并椎弓根骨折、椎体滑脱。依据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21 例;年龄41~66 岁,平均(58.35±4.95)岁;病程3~36 个月,平均(13.03±5.04)个月。联合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42~68 岁,平均(58.19±4.42)岁;病程2~36 个月,平均(12.81±5.1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使患者保持仰卧位,穴位有大肠俞、承扶、阿是穴、腰阳关、阳陵泉、腰夹脊穴、委中、命门、肾俞,穴位消毒选择75%酒精,针灸针规格0.35 mm×50 mm,提插补泻手法刺入上述穴位,局部明显发生酸胀感时切2 cm 清艾条长柱段,在针灸针上端穿过,皮肤与艾条之间需放置厚纸片,然后上端艾条点燃,2壮/次,2 d/次,治疗1个月。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补肾汤治疗。方剂组成:疏肝补肾汤由45 g黄芪、12 g桂枝、20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秦艽、10 g 独活、15 g 肉桂、12 g 当归、12 g 川芎、12 g 白芍、15 g川牛膝、12 g柴胡、12 g郁金、12 g青皮、12 g陈皮、30 g 夜交藤、6 g 甘草组成。腰部痛有定处添延胡索、红花、桃仁,阴雨天或腰部受凉、着重添葛根、防风,下肢肿胀添泽泻、葶苈子,四肢麻木添地龙、全蝎,少气懒言添仙茅、肉苁蓉、仙灵脾。每天1剂,早、晚饭后温服,200 mL/次,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1 个月后的腰椎功能、炎症因子水平。(1)临床疗效[6]:①腹股沟、腰部与下肢的疼痛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超过70°,腰腿能自由活动为治愈;②腹股沟、腰部与下肢的疼痛明显减轻,明显改善腰腿活动度为好转;③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腰椎功能:①腰椎活动度(ROM)评分标准[7]:患者垂直站立,双眼直视正前方,腰背部肌肉放松,测量腰椎活动度仪器佩戴,对后伸、前屈、右侧屈、左侧屈角度进行测量,各角度积分就是ROM 评分;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8]:主要有单项功能、个人综合功能、疼痛三个领域,有10 个条目,0~5 分/个,功能障碍越重评分越高;③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9]:主要从日常生活、体征、自觉症状三个领域实施评分,分值介于0~29 分,症状越轻评分越高。(3)炎症因子水平:抽取5 mL 静脉血(清晨、空腹),保持4 000 r/min 的转速10 min,后将上层血清置入EP管冷藏保存,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4 (IL-4)、白介素-6(IL-6)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8,P=0.009<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OM、ODI、JO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OM、ODI、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ROM、OD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4、IL-6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4、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NF-α、IL-4、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后ROM、ODI、JO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后ROM、ODI、JOA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ROM ODI JOA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48 48治疗前14.47±2.61 14.50±2.73 0.054 0.957治疗后6.62±1.88a 2.05±0.45a 16.360 0.001治疗前42.78±3.05 42.68±2.99 0.162 0.872治疗后11.61±2.62a 5.16±1.28a 15.325 0.001治疗前12.49±4.31 12.53±3.26 0.051 0.959治疗后20.27±2.18a 26.12±3.03a 10.858 0.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4、IL-6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4、IL-6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TNF-α(ng/L) IL-4(ng/L) IL-6(ng/L)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48 48治疗前179.02±23.63 180.95±21.57 0.563 0.576治疗后156.36±19.95a 119.96±18.92a 9.172 0.001治疗前6.84±1.32 6.81±1.25 0.114 0.909治疗后4.04±0.77a 2.09±0.54a 14.365 0.001治疗前12.23±1.68 12.46±1.70 0.667 0.507治疗后8.61±1.52a 6.73±1.50a 6.099 0.001
腰椎间盘源性腰痛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的,于临床上主要呈现出未损伤神经根,没有腰椎不稳性阶段性的腰痛[10]。祖国医学内没有记载“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然而按照它临床症状,可将其范畴归属为“痹证”、“腰痛”等。《素问·刺腰痛》中有记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素问·痹论》也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些记载均与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相吻合。中医学内发生腰痛的原因、机制可归纳为:由于过度劳损、跌仆闪挫、过度负重、受风寒湿热侵袭,造成经络受阻、气滞血瘀,进而不通则痛,或者是由于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气血亏虚,进而不荣则痛,此病的病变将邪实作为标、正虚作为本[11]。所以针对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治疗应以疏通气血、活血化瘀为主,实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标。
疏肝补肾汤中黄芪的功效为利水消肿、补益中气,黄芪包含黄芪多糖,能消肿、利尿、抑制集聚血小板、降压、记忆力增强,于病理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能双向调节免疫力[12]。桂枝的功效是通阳化气、温通经脉、散寒解表,主要包含挥发油类的活性物质能抗炎、加快血液循环、血管扩张、抑菌等。桑寄生的功效是强筋骨、补肝肾,能使血管扩张、利尿、降压等;杜仲能够强筋骨、补益精气,可以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进行调节、抗氧化、消炎;秦艽的功效是止痹痛、清湿热、祛风湿,主要成分为生物碱,能调节免疫、抗菌、镇痛消炎;独活能够通痹止痛、祛风除湿,所含有的主要成分蛇床子素能够于骨性疾病内发挥骨质疏松防治、抗炎镇痛的功效[13];肉桂的功效是引火归元、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补火助阳,其内的肉桂醛能够使血管扩张、抗氧化、抗炎、抑菌;川芎、当归补血活血,两种药物共同应用能够更好的抗氧化;白芍能够柔肝止痛,郁金、柴胡能够疏肝解郁,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川牛膝可以强筋骨、补肝肾;陈皮、青皮属于理气药,然而陈皮发挥理气健脾的功效,青皮发挥疏肝破气的功效,此两种药物均能够使心脏β受体兴奋、血管收缩、气管与支气管扩张、血压升高;首乌藤祛风通络、养血安神,能够抗慢性炎症、镇静催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菌。调和诸药使用甘草,本方剂共同发挥疏肝补肾的功效。
温针灸针对的病机主要是风寒湿类型的疾病,选择发挥温经通络作用的艾条结合发挥催发经气功效的针刺,能够使脏腑之气得到调整,同时又可利用灸法发挥的的祛风除湿、温阳散寒功效,两者相辅相成,能够使疗效提高[14]。于选穴过程中,取通络止痛、且具有近治作用的腰夹脊穴、阿是穴等局部穴位,同时取散瘀活血、疏通筋络、且具有远治作用的委中等穴位,联合温针灸所选穴位达到外祛风寒湿、内补肝肾的功效[15]。现代医学认为,温针灸主要通过兴奋5-羟色胺能神经元、抑制疼痛传递进而改善腰痛[16]。
综上所述,疏肝补肾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4、IL-6 水平,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