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3-24 03:09谭水娟陈妙韵
医药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肌梗死个性化

谭水娟,陈妙韵

(化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 化州 525100)

当人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时即会引发心肌坏死,该病即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会感到胸骨后伴有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感,通过休息和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如接受检测会显现出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等现象[1]。急性心肌梗死除自身的危险性之外还会引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状,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患者50 万以上,现有患者至少在200 万以上[2]。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促,5 ~10 min 内即可导致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转性的损伤,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由此可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工作极其重要和关键,如果抢救不及时、方法不科学会严重耽误黄金治疗时间,从而导致临床病死率的增加[3]。本研究所涉及到的个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对传统的整体护理理念进行优化,采取标准、全面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急救效果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12 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2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个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 例。个性护理组年龄33 ~64 岁,平均年龄(48.50±15.50)岁,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常规护理组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8.50±14.50)岁,男性33 例,女性2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不超过70 岁;②无过往发病史、首次发病者;③患者家属同意参加本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孕妇、妊娠期妇女者;②年龄超过70 岁者;③经了解患有恶性肿瘤或机体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急救人员按照流程进行急救护理,接到求救电话赶赴现场,迅速为患者进行检查,密切监测其体征变化,评估病情后为其建立静脉通道,采取吸氧、输液等手段对其进行治疗,若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失常、心搏骤停等情况给予除颤、心脏按压等措施。

个性护理组:基于传统急救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本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具体内容为:(1)快速出诊:急诊科提前制定好科学、高效的急诊方案,同时提前建立起由具备丰富急救经验的专业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的急救小组,当接到求救电话后,携带好相关急救器械在5 min 内出诊,前往急救现场的途中通过与报警人电话联系指导其为患者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同时详细询问家属发病患者的病情、症状和过往病史等具体资料,基本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后由急救小组即刻讨论出具有针对化、个性化的最佳现场急救方案以便减少应急急救时间,同时提高急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现场急救: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断,综合已经掌握的患者既往病史和提前制定的急救方案,对患者的用药和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必须缓解患者的心梗症状,将患者摆放于平卧位并立即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利用通道输注急救相关药物,时刻检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当出现心脏骤停时立即对其采取除颤、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治疗;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其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保证氧流量维持在2 ~4 L/min 左右。其次视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合并症状为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急救治疗,帮助患者更好的缓解症状,有利于提高急救的有效性。(3)转院干预:患者的病情通过接受现场急救暂时稳定后,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接受更加专业全面的抢救;转运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要及时与院方的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联系,如实将患者病情反馈至院内,医师及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情况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并制定出诊疗方案。(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个性化护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急性心梗发病速度快,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会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诊途中、急救现场及转院途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是否还有自主意识对其采取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对于疾病及死亡的恐惧,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同时要安抚家属的紧张、担忧及恐惧的情绪,只有患者家属保持足够的镇定和冷静,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对于治疗的安排,提高急救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时间越短代表护理干预促进急救效率的效果越好。

(2)两组患者抢救结束后统计其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成功率越高代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抢救效果的作用越大。(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比较

个性护理组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及入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入院时间比较( ± s, min)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入院时间比较( ± s, min)

疗时间 入院时间 出诊反应时间/s个性护理组 60 19.57±3.38 2.53±1.83 35.61±3.73 47.15±15.35常规护理组 60 31.28±4.93 5.15±2.01 42.27±4.44 89.56±26.71 t 15.1747 7.4659 8.8962 10.663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

2.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比较

个性护理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个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情绪紧张、情绪过于激动、不良饮食习惯、过度劳累、气候突然变化、长期大量饮酒抽烟等,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超过5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1 ~2 d 或1 ~2 周出现前驱症状,如果既往并未出现心绞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症状患者,则可能会延迟症状发作时间,或者会加强发病严重程度等,或者患者经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明显变差[4-5]。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具有突发性且病情发展迅猛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的风险度极高的疾病[6]。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有低血压、全身不适、大量出汗以及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并发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予以相应的救治,将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发病后,必须及时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必须在患者被送入医院前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抢救患者的生命,维持其生命体征[7]。

本文所提及到的个性化护理是对整体护理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后充分体现出高度人文关怀的新型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对急救接诊流程、现场护理和转运护理等环节进行了优化,能够最大程度的缩短医护人员的反应时间,同时指导报警人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前对患者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当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视患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在转院过程中与院内人员及时沟通安排好相关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8]。该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在急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9]。

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个性化护理兼顾个性化与整体化,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护理理念在于“以人为本”,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身心要求,在护理工作中是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10]。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要求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如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特点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充分满足患者个体差异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让护理人员从传统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服务[11]。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也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最佳急诊护理服务,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提升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与工作责任心,对提升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能缩短医护人员出诊反应时间与急救时间,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死率[12]。原因可能在于: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通过及时出诊、急救以及转运等,接到急救电话之后立即派遣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并予以患者必要的现场急救措施指导,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同时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也能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13];心理疏导的应用则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急性心肌梗死通常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发病后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可能会因疾病严重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则能有效疏导患者负面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14]。另外,急性心肌梗死这一疾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是否会引起并发症,从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有重要作用;在转运过程中为患者家属讲解转运作用,并取得患者家属理解与支持,协助家属做好相应的交接手续,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15]。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结果显示:个性护理组患者现场急救时间、院内介入治疗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但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保证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与专业性,还能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与患者的心理疏导,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与满意度,提升患者预后质量、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但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与急救时间,还能提升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肌梗死个性化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