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2-03-24 03:09张颖山
医药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宫颈癌

张颖山

(安陆市普爱医院<安陆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北 安陆 432600)

在妇科肿瘤疾病中,宫颈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1],根据临床研究指出,25 ~35 岁年龄阶段的女性是宫颈癌的高危发病群体,该疾病严重的威胁了女性群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需施以及时治疗[2]。手术是临床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常用方法,有着较好的疗效,但是手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且患者手术需承受创伤带来的疼痛,因此,必须对患者实施麻醉。合适、有效的麻醉方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3]。受疾病以及治疗工作的影响,宫颈癌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手术以及麻醉操作的刺激,也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免疫能力[4]。患者免疫力的降低,增加了术后各类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癌细胞转移的风险。有研究指出[5],合理的麻醉方式有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舒芬太尼是麻醉性极强的一种镇痛药物,约为芬太尼的5 ~10 倍,并且麻醉持续时间久,安全性高;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麻醉起效快,由于为短效麻醉药,因此患者术后较快苏醒[6]。为探究上述两种药物复合使用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本文纳入98 例患者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1 年1 月经安陆市普爱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98 例患者。根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 ~58 岁,平均年龄(40.64±4.61)岁;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29 例为Ⅰa,20 例为Ⅰb;病理分型:38 例为鳞癌,11 例为腺癌。实验组患者年龄21 ~58 岁,平均年龄(40.55±4.73)岁;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30 例为Ⅰa,19 例为Ⅰb;病理分型:40 例为鳞癌,9 例为腺癌。已通知伦理委员会且获得批准,并将相关情况详细告知所有受试者并获其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参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7]中的相关标准。纳入标准:①纳入者均满足上述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善;③意识及认知无障碍情况,可与我院医护工作人员展开正常的沟通;④耐受手术治疗手段。排除标准:①除宫颈癌外,合并严重机体或心理疾病,如:白血病、双相情感障碍等;②脏器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③携带HIV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传染性强的病毒的患者;④有新冠疫情高危、低危风险区接触史,正处于隔离观察期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常规禁饮禁食,入手术室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行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对照组:(1)诱导麻醉。吸氧后,将0.03 ~0.05 mg/kg 咪达唑仑注射液以静脉注射形式给予患者,将4 μg/kg 芬太尼、1.2 ~2.0 mg/kg 丙泊酚以靶控输注形式给予患者,无睫毛反射后,给予0.6 mg/kg 罗库溴铵。(2)维持麻醉。给予3 μg/(kg•h)芬太尼及4 ~10 mg/(kg•h)丙泊酚,以静脉输注形式给予患者。每0.5 h注射0.2 mg/kg 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 min 停止给予芬太尼,结束前5 min 停止使用丙泊酚。

实验组:(1)诱导麻醉。吸氧后,将0.03 ~0.05 mg/kg 咪达唑仑注射液以静脉注射形式给予患者,将0.4 μg/kg 芬太尼、1.2 ~2.0 mg/kg 丙泊酚以靶控输注形式给予患者,无睫毛反射后,给予0.6 mg/kg 罗库溴铵。(2)维持麻醉。给予0.3 μg/(kg•h)舒芬太尼及4 ~10 mg/(kg•h)丙泊酚,以静脉输注形式给予患者。每0.5 h 注射0.2 mg/kg 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给予舒芬太尼,结束前5 min 停止使用丙泊酚。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征,包括手术耗时、药物追加的例数、术后睁眼的用时、拔管时间。(2)统计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7 d 的免疫指标。(3)疼痛情况的评价以VAS 评分进行评估,即视觉模拟评分,画一线,长度为10 cm,有0 ~10 共11 个刻度,0 刻度即为0 分,代表无痛,10 刻度即为10 分,代表剧痛疼痛。(4)免疫指标:从CD3+(分化簇3)、CD4+(分化簇4)、CD8+(分化抗原8)、CD4+/CD8+4 个方面展开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征的统计及比较

术后,实验组患者的睁眼以及拔管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追加麻醉药物的概率更低(4.08% vs 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征的统计及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术后2 h、6 h、1 d、2 d,实验组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2 h 术后6 h 术后1 d 术后2 d实验组 49 1.89±0.33 2.36±0.30 2.04±0.34 1.40±0.21对照组 49 2.45±0.44 3.14±0.49 2.75±0.52 1.94±0.36 t 7.1273 9.5032 7.9995 9.0697 P<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 免疫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在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实验组免疫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 免疫指标比较( ± s)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 免疫指标比较( ± s)

CD4+/%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实验组 49 62.4±2.5 62.0±3.5 39.9±3.5 39.3±3.4对照组 49 62.2±3.0 56.2±3.0 39.1±3.9 35.1±3.6 t 0.3967 11.4263 1.1825 7.5086 P 0.6923 <0.001 0.2394 <0.001组别 49 CD3+/%CD4+/CD8+术前 术后7 d 术前 术后7 d实验组 49 26.9±3.3 26.3±1.6 1.88±0.23 1.83±0.47对照组 49 26.4±3.2 24.4±1.5 1.88±0.22 1.49±0.32 t 0.8426 6.7105 0.2434 5.3130 P 0.4012 <0.001 0.8081 <0.001组别 49 CD8+/%

3.讨论

根据临床统计可知,在女性群体中,宫颈癌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宫颈癌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第二位,病死率高居第三位[8]。宫颈癌有着多种治疗手段,常见的包括放疗、化疗、手术等,虽然前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的杀灭及抑制,但是放化疗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同时对癌症细胞缺乏特异性,因此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等[9]。因此,目前临床对于状况较好、耐受手术手段的患者,优先以手术手段展开治疗。

手术是宫颈癌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相较于化疗或是放疗,手术治疗给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小,但是仍会造成患者机体出现外源性创伤,加之术后疼痛明显,患者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刺激,威胁免疫屏障功能及完整性,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数量减少,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除此之外,术后疼痛、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也会引起免疫抑制[10-11]。因此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需施以麻醉。

临床上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的麻醉药物有多种,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等。其中舒芬太尼不仅有着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起效迅速,还能保证患者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因此有着广泛应用至临床[12]。其外,舒芬太尼的安全阈值范围较宽,且其分布容积较小,因此术后不会在患者体内进行长时间的、或是大量的残留,因此有着较高的使用安全性[13]。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睁眼以及拔管用时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追加麻醉药物的概率更低。这一结果表明,在麻醉持续时间的比较方面,舒芬太尼明显比芬太尼更长。芬太尼是一种衍生于舒芬太尼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亲脂性方面,舒芬太尼强于芬太尼,是其数倍之多,并且麻醉起效迅速,仅需2 ~3 min 即可起效。而且,舒芬太尼相较于芬太尼更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也是其起效迅速的关键原因,且舒芬太尼不仅麻醉时间更长,镇痛效果也更为理想,患者术后更易苏醒,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工作也更为有利[14]。实验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节点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原因分析: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其衍生物为舒芬太尼,较芬太尼来说,舒芬太尼的亲脂性高出多倍,并且起效快,约为2 ~3 min,透过血脑屏障的难度降低,麻醉维持的时间也更久,不仅有着理想的镇痛效果,还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CD3+、CD4+均属于T 淋巴细胞系统,前者标志着T淋巴细胞的成熟,后者可增强吞噬细胞的抗感染功能,也可促进机体体液免疫进程;CD8+也属于T 淋巴细胞的一种,可以对靶细胞进行特异性杀灭。当机体状态健康时,各免疫细胞的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机体出现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各淋巴细胞水平则会出现异常,尤其是CD4+/CD8+的比值。研究表明,手术的实施、麻醉的进行均会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被抑制。

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免疫功能均有所降低,这说明手术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术后疼痛的出现、以及手术导致的机体创伤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进而促进了免疫细胞的凋亡有关。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7 天的免疫功能已基本恢复,但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仍明显低于术前,这说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有着更快的恢复速度,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验组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术后麻醉平面恢复速度更快,因此免疫功能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不仅有利于术后镇痛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宫颈癌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