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 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3-24 03:09
医药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浊法心脑血管血浆

吴 琼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一种因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对ACS 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方式是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前后的标准与基石。然而患者经规范抗血小板治疗,但却仍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这样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需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估[2]。血小板聚集程度是临床中用于反映血小板活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常规方式多需对标本做离心处理,这样使得检测结果常受影响[3]。本研究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该方式无需对全血标本做离心处理,检测方式还有准确性与可重复性高的优势,能更加准确的反映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4]。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行PCI 治疗的ACS 患者,借助比浊法的方式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的价值,旨在为改善ACS 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参考借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100 例确诊ACS 并接受PCI 治疗的患者,患者中男性56 例,女性44 例,年龄42 ~78 岁,平均年龄(64.15±2.52)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查体、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ACS[5];②具有PCI 治疗指征,治疗前后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③患者本人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研究前1 周内应用相关抗凝药物治疗者;②仅3 个月内接受PCI 治疗者;③存在抗血小板用药禁忌者;④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⑤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1.5 倍正常值、红细胞压积<25%或者血红蛋白浓度<100 g/L。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入组后均接受PCI 治疗。在进行PCI 术前均给予患者服用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 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d,在PCI 术后则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 与氯吡格雷75 mg/d。在抗血小板用药前、用药后7 d 均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液4 mL,应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在检测上,应用比浊法血小板仪为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的LBY-NJ4 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操作如下:将抗凝全血试管置入离心机中,以1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 获得血小板血浆备用,余下液体经3 000 r/min 的速度持续离心20 min获得贫血小板血浆备用。应用聚集仪预热15 min 并输入参数,以贫血小板血浆调富血小板血浆,贫血小板血浆的比浊管置于聚集仪测定孔,将旋钮调至零后将管取出,置入带搅拌棒及事先预热的富血小板血浆比浊管,将搅拌开关启动并且将旋钮调节到100%,在屏幕上显示坐标、光点,将诱导剂加入并记录血小板聚集情况,借助仪器自动绘制出结果并且计算血小板聚集率的最大值。

血小板抑制率=(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服药后7 d血小板聚集率)/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100%。将血小板抑制率<3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s,CR),将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抑制率<20%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根据患者有无CR 分成CR 组与非CR 组,根据患者有无AR 分成AR 组与非AR 组。针对出现AR 与CR 的患者均随访1 年,复查做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表4 AR 组与非AR 组随访1 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100例患者中,发生CR27例,占27.00%,发生AR29例,占29.00%,CR 组与非CR 组、AR 组与非AR 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表1 CR 组与非CR 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2 AR 组与非AR 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随访1 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经随访1 年,患者中均有失访情况,共计6 例失访,有5 例合并AR 与CR。经随访1 年,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上,CR 组低于非CR 组,AR 组低于非AR 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

表3 CR组与非CR组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及饮食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相应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也出现,这样使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6]。ACS 作为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冠心病一种类型,在疾病病理上,主要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以及粥样斑块破裂,使得血栓形成,而血小板属于唯一一个同时参加血管狭窄、粥样斑块破裂所致血栓的过程[7-9]。在机体正常的状况下,血液中凝血系统以及纤溶蛋白可以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特定情况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反应等的情况下,血小板被激活就引起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继而使得血栓因此形成[10]。在微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后,血小板的激活主要是便于其黏附与聚集,而受到激活的血小板会立刻黏附到损伤的位置,这样可聚集成为纤维蛋白多固定的凝血块,最终就形成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ACS。

基于以上对ACS 发生机制的产时,临床中在对ACS患者的治疗上,行PCI 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冠脉狭窄及闭塞的再通,稳定患者生命体征[11]。在具体实施PCI的过程,均强调在术前与术后予以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通过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避免血栓形成,确保PCI 的干预效果[12]。然而在PCI 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常容易出现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情况,这一情况是导致PCI 支架内狭窄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尽早的甄别[7]。

血小板活化属于凝血过程中重要阶段,主要是血小板上方存在各种各样的引起血小板激活的受体,比较典型的受体包括凝血酶、凝血恶烷A2、胶原等,在血小板被激活后会出现黏附,将血小板内容物充分的释放,释放的内容物包括ADP、血栓素A2 等,被释放的物质则是会进一步的加快血小板的活化[13]。而糖蛋白在ADP 介导作用下,让血小板膜上方胶原蛋白受体被暴露,让受体会与血液中胶原蛋白进行结合,继而使得血小板聚集因此发生。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ADP 对于血小板进行持续的作用,这样使得疾病进一步的进展。因此对ACS 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测定就可以有效评估抗血小板药物或者介入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有效预测血栓形成的可能性[14]。目前针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常是依赖实验室诊断,常用方式如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分析仪等,但是常规的测定方式均存在操作复杂、可重复性欠佳及检测费用昂贵等诸多问题,不利于临床中的广泛普及,所以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方式具有重要价值。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应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的价值,经回顾性分析发现100 例患者中均见AR与CR 情况,并且还观察AR 合并CR 的情况,对于CR 与非CR、AR 与非AR 的患者还进行了为期1 年的随访,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显示AR 与CR均可影响行PCI 治疗的ACS 患者的预后,提示比浊法用于检测血小板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分析原因主要是比浊法的检测方式是由Bron 等在1960 年首次提出的针对血小板的功能检测方式,检测的主要原理是在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适量诱导剂,这样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浊度上较低并且透光度好,在发生的浊度前后改变上,借助电脑软件可以转变为电信号并且可对电信号进行记录,获得血小板聚集率的情况,因为操作简单,因此常被奉为金标准,比浊法检查可最大程度保证标本内环境的稳定,具有较好可重复性及操作简单,且技术依赖性不强,容易推广[15]。然而比浊法的方式在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需要的血液样本比较大、不同实验室得出的结果可比性差等,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就需要采集足够量的血液标本,并且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也需要安排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可行性及结论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对于ACS 行PCI 治疗的患者,通过在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期间使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程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浊法心脑血管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健脾化瘀泄浊法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光电比浊法血小板聚集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氯吡格雷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