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雪亚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已经从实践稿走到了修订稿,其间,我们曾有过迷茫,只有快乐没有“体育味”的课堂不是新课程实施的目标。在只有课程标准而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教材的选择应该依据课程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并从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地区特色等方面决定,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再创作,为学生创设生命化的课程,从而达成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课程 生命化 “教什么”
体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开发权利,尤其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更是需要教师强化课程开发的意识,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学中自主、自觉地开发课程,创设生命化的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特征。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的思维仍处于一种定势,不愿改变,未能有效地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即使是优秀而富有个性的体育教师也存在着这样的疑惑——我们到底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
一、体育教师难解之困惑
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凭借经验总结、知识技能、个性特点等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个人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走向,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优化了课程,但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因为个人的随意性从而使体育课程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一)“为教材而教”还是“为目标而教”的举棋不定
在新课标实施以前,体育教师都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学的,那时,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评价模式,教师都是“为教材而教学”,结果体育教师缺乏自主性、创新性,多数学生基本上也是“学完就丢”。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深思。
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后,教师的观念迅速转变,要让学生爱上体育,喜欢上体育课,让他们没有束缚,“为目标而教学”,结果“放羊风”一度流行,这让很多体育教师无所适从,从极其严格的一端瞬间转变到极度放松的另一端。
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面世,坎坎坷坷十余年中,教师也看清了前方的路——要“为目标而教学”,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还要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学习运动技术和技能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地制宜,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运动兴趣与技能技术取向上的“左顾右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运动兴趣和技能技术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对游戏类、球类等运动项目更有兴趣,而对于枯燥乏味的动作技能技术的练习,兴趣不高,甚至有所排斥。
“大纲时代”偏重于技能技术,把体育课当成正规训练课一样教学,结果学生反感,教师也感到无趣。2001年课标实施以来,运动兴趣立即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切从兴趣出发,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上体育课,教师甚至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利用南瓜、扁担进行搬运的游戏。
回顾往昔,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在运动兴趣和技能技术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学生有了运动兴趣,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技能技术的练习,掌握技能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激发运动兴趣,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不断改进,如在低年级学生练习跳短绳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集体练习,教师统一指挥;(2)挑战赛,看谁先跳满20个、30个、50个、100个;(3)一人跳一人数,同伴分散练习;(4)进行小组比赛……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练习,从而巩固熟练跳短绳的技术动作。
二、体育教师觉醒之更新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通过研读新课标,开发教学资源,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在思考中改进、在沉淀后提炼,摸索课改前进的方向。那么,如何开发生命化课程?笔者认为开发生命化课程必须依托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灵动、合作、竞争等意志品质,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这是生命化课程的核心。
(一)在运动中学习,培养学生专注、钻研的品质
简单不是随意,更不是肤浅,而是简约,突出精髓,让学生学有所获。
1.化繁为简,专注要点
将教材读通,明确重点,找到精髓,让教学线条优雅精致,学生一课一得,专注要点,逐步积累,是大有裨益的。
在教学水平二“后滚翻”时,由于该部分重难点很多,如团身要紧,后倒要快,推手有力,翻掌贴肩。如果教师在一节课中强调过多的要点,学生只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因为学生能力有限,那么多的要点同时需要掌握,反而使整节课面面俱到却又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动作要领。这时,如果教师每节课只突出一到两个重点,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学生既能明白动作要领,也能根据要领做出相应动作,最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做出完整动作,使后滚翻动作的学习准确、到位。
在此类运动技能的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思路要清晰,为学生铺设一条一课一得的“道路”。教师合理地开发课程、运用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重难点技术众多的学习中把握关键、凝练要点、学会学习。
2.依托教材,鉆研教材
教师心中有了课程标准以后,要不断地钻研教材,不能简单地就教材而教学,使学生的掌握浮于教材的表面,教师需要不断地发掘教材的最大化效益。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并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复杂化,而是要更好地开发教材,让主教材和辅教材联系得更加紧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主教材,体会成功之后的喜悦。
例如,在利用胶圈开展的水平一“单双脚跳”一课中,如果在教学时,教师只突出单双脚跳,并将其作为全课的唯一教学内容,那么学生除了掌握单双脚跳的动作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便收获甚少。如果教师依托单双脚跳,利用“跳”进行自主开发式的教学,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多个人,层层递进式地推进教学内容,笔者相信学生在练习单双脚跳的过程中,同样也能体验如何在小组内学习,自身的自主创编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同时,也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在此类以点到线到面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适时地放手,能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主教材提供平台,学生在自主开发课程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以及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简单,是教师思考后的提炼;简单,是教学精髓的把握;简单,也是扎实有效的展现。
(二)在运动中感悟,培养学生合作、民主的品质
如今学生经常忽略别人的感受,而体育课上的小组学习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使其在健身的基础上健心。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其组成学习小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制订规则,引导学生在规则的范围内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水平三“主题式开发游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块场地和几个球,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组织游戏,要求人人参与讨论,人人参与活动,少数服从多数,游戏有可操作性。在明确要求后,学生开始争论,有人想玩球类游戏,有人想玩其他游戏,各个小组始终无法决定,最后教师提议通过投票来决定。这样就有了结果:A小组进行小型篮球赛,一个学生拿着小圆环当篮筐,赢球后换人;B小组开展了排球赛,请老师做裁判;C小组进行了小型足球赛,将栏架当足球门;D小组进行了大渔网的游戏。学生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资源组织开展适合自己的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创意。这些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着教师提出的主题,是受限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民主决策的意识。
学生合作时,逐步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耐挫力,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与整体的关系,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能够融洽、民主地在集体中生活。
(三)在运动中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化生命
以学定教,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所以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生活积淀、可接受与可发展的差异等,研究个性化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开展班级教学。
如何把握学生经验?教师要研究学生获得知识的相关因素,研究学生获得技能时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以及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即学生已经掌握动作技能技术的基础,教师需要研究不同类别学生掌握新技能时的差距。
学生的学习经验是怎样的,教师就要研究怎样的教学设计,过去的教学设计可能注重于形式与手段,但练习的形式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学生的经验。适合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内容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学生选不同的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例如,笔者任教的六年级两个班,一个班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十分热爱运动,身体素质都较好,新技能技术的掌握也很快。另外一个班正好相反,大部分学生不爱运动,只有一部分男生对运动充满热情,整个班的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差。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在执教“肩肘倒立”一课时,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班级,笔者安排的内容比较紧凑,两节课之后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这时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如运用肩肘倒立进行拼图练习(“米”字形、“十”字形等)。学生们在挑战更高难度动作的同时也提升了协作能力。而在教另一个班时,笔者则把动作分解细化,让学生不断练习,同时加强巩固,把最基本的动作掌握,从而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在教學不同的班级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如果根本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就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无法提升学习的兴趣。
总之,可行、有效的体育课堂应该置于课程之中,“教什么”应该是教师客观地、艺术地进行选材,发挥教材的最大化效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以及运动兴趣,真正为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而服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