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新思考

2022-03-24 21:56寇海琴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双减图形

寇海琴

随着经济水平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在学生的教育中投入更多的资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以成绩和升学率衡量学生优秀与否。在这样的背景下,升学压力和作业负担牢牢地压在学生的脊背上,让学生喘不过气,甚至给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代,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希望能够通过减压降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立足于新课程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展开数学教学的新思考。

一、“双减”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氛围的创设

“落实双减教学政策,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的关键点在于,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立足数学学科的特性、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数学学习氛围,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直接性的影响。为了优化小学数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愉快、轻松、平等、尊重的数学学习氛围的创设。

(一)生活化数学学习氛围的创设

生活性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特性。对生活性的内涵进行阐述,是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实践。数学学科的生活性,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逻辑与数学思维对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基于数学学科无法割舍的生活特性,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氛围。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实践数学案例、现实数学现象、实物数学工具,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减少数学理论知识的文本性与深奥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小学生的图形学习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灌输图形的理论定义,可以从生活中的图形实物出发进行图形学习的列举,带领学生形成对图形的具象化认知,提升学生图形学习的效率。具体的数学教学方法如下所示: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学习活动展开前,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前备课,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图形模具和图形实物,例如,小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桌子、书本,小学生的游戏棋盘格、文具用品尺子,还有小学生喜欢的玩具魔方;数学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拿出这些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化的教学用具进行观察;通过学生的观察,要求学生总结图形的具体特征,在学生总结特征的学习完成后,数学教师再引申到数学教材中的具体图形释义,对学生的观察学习进行补充。

(二)趣味性数学学习氛围的创设

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氛围,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的前提条件。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氛围是指小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小学生天性的、與小学生兴趣爱好一致的数学学习氛围。在此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感到愉快和放松,解决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枯燥性、被动性和任务性,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游戏和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数学知识,在放松中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趣味性数学学习氛围的创设。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与爱好;第二,符合小学生的文化认知。以小学生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活动为教学的具体案例。在加法和减法的学习中,数学教师不应该直接让学生背诵加法、减法口诀,这样的数学学习过于机械,小学生的背诵效率也不高。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设置有关加法、减法的小游戏,通过这些小游戏,创设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氛围。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加法、减法的规律和法则,自然而然地进行加法、减法口诀的背诵。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所示:在“1耀5的认识和加法、减法”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骰子,利用骰子这一生活用具,设计数字游戏。例如,“猜骰子”———学生两两分组,轮流掷骰子,另一名学生猜特定的数。在这一过程中,带领学生对1到5的数进行了解和记忆,明确数的价值。如“掷骰子比大小”———学生仍然两两分组,轮流掷骰子,然后根据其掷骰子的结果,对比数的大小,并且学生要说出“你的数比我的数大多少”“我的数比你的数小多少”。

二、“双减”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明确“双减”政策中“怎样培养人才”这一问题,及时立足于时代背景、立足于素质教学改革的内涵和目标,采取与新环境发展一致的教学方法,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先进性及实践性。

(一)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是增强小学数学学科趣味性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天性、深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更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获取教学成果的高效率教学方法。这是因为游戏教学法既具备游戏的形式,又具备教育的功能,将教育教学融到游戏的外壳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以小学数学中学生的认数活动为具体教学案例,阐述教学思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搭积木”的认数活动。具体教学策略如下: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准备好教学工具,如积木、记号笔;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记号笔在积木上标上1~20的数;接着,教师可以发起“按照顺序搭积木”的游戏比赛。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游戏心理和求胜心理,加速学生对数的认知。又如,教师还可以开展“据图找加法算式”的数学小游戏。具体教学策略如下所示:在数学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学习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图形都是统一的,但是图形的行列数量有所不同);数学课上,教师向学生宣读游戏的规则———一张图片中,每一行图形的个数是一个被加数,将所有行的图形个数相加,得出结果。

(二)信息化教学法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法是指,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增强数学学习的先进性。信息化教学法的应用,已经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下运用较为普遍和广泛的教学方法,同时,这一教学法也深受数学教师的认可和欢迎。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转换数学学习的难度,化繁为简,增强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中,通过对图形认识的学习,阐述数学教学思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是首次接触图形的学习,以前没有相关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不完善,空间想象力也没有得到完全激发。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果教师直接将课本上的定义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在脑海中构建出图形的具体形状。针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互联网上搜索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形状。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图形的定义和概念时,结合图形图片进行具体的示范和举例,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在现实图形的基础上,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情境,增强小学生学习的体验感。本文通过对“图形的运动”数学知识点的列举,阐述数学教学的思路和观点。“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点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小学生较为缺乏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出图形运动的教学视频。通过教学视频的课堂播放,构建图形运动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能够直观了解图形运动的轨迹。

(三)实践教学法的应用

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学科的实践性。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和实践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进行数学知识的运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当下数学教学的发展来讲,教学的文本性和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理论、概念、定义、公式。在这样应试型和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远远不够,不懂得定义的推算过程,不懂得公式的变式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刻板印象不仅会磨灭学生的兴趣,更无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灵感源泉。所以,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小学数学教师不要忘记带领学生走出课本和课堂,走进数学实践中。以“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为例。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及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實践性的课后作业,例如,统计家庭成员平均身高。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也能够将平均数的运算法则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问题。

三、“双减”教育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方向

作业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双减”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作业设计的精简化、个性化、探索化、质量化发展,是“双减”政策的重要教学要求,是实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多元化数学作业的设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但是,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基础,也存在不同的学习兴趣偏好,这致使小学生出现了个性化的数学需求。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如果不遵循学生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准则,为所有的学生都设置同样的刻板、枯燥、简单的抄写作业,就无法发挥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准。抄写作业对基础水平和积累落后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提升意义,但是对基础扎实、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讲,则没有太大的意义。针对作业设计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作业的设计进行解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多项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发挥作业活动的真正价值。本文以对“年、月、日”数学活动的讲解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含义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的作业选择:

(1)完成教材中这一章节的课后作业。

(2)讲解含有年、月、日的小故事。

(3)记录一篇含有年、月、日的笔记。

(4)制作年、月、日的活动日历。

(二)探究式数学作业的设计

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关注力度不够,通常“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作业”即可,或者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公式和定义进行重复性的抄写,这是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最大弊端。新时代,受素质教育的影响,作业设计活动的发展已经由刻板型向探究型转变,探究式作业设计成为主流。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为学习案例。在有关角的学习中,教师可展开以下的作业设计:可以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给学生布置以下数学作业(角的特点和分类、生活中角的认识与举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探索单位,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完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作业的真正主人。通过学生之间共同的讨论、探索和作业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并且,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索过程中,能够产生头脑风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支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拥有重要且独特的教学地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何去何从,成为教师新的教育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我国的“双减”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从“双减”背景出发,有效结合数学教学氛围的营造、结合教学环节的设置、结合教学方法的转变、结合教学作业的设计,激发数学学科的活力,迎来数学教学活动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双减图形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分图形
找图形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