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2022年2月9日,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余韵中时,上海市第一中学教师曹哲铭却以坠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给亲朋无尽的伤痛。据其父亲陈述,儿子坠楼与其在学校中遭到某位领导掌掴有关,“深感无尊严,无法面对同事和学生,内心万分痛苦”。
很难想象,在播撒文明、传递美好的校园里,会有这样暴力的事情发生;很难相信,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为己任的教师,会遭受这样的羞辱。师道尊严何存?
虽然目前调查结论未出,事件缘由尚不明了,但这不妨碍我们去反思这类现象背后的问题。“尊师重道”是中国历来有之的传统,已流传数千年。但在现代社会,这一传统却一再遭到破坏。还记得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陈瑶湖中心学校的教师周安员吗?因为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他被家长追打,被要求道歉和赔偿,最终,这个“把名节看得比生命更重”的人,崩溃自杀。还有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二初级中学的女教师赵婷(化名),因被曾经教过的学生殴打而患上急性应激障碍,不得已提出调离“伤心地”……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真实而残酷地在教师身上发生,沉默无声地侵蚀着为人师的尊严。结果是什么呢?当事教师心理受挫、受伤几成必然,严重的,甚至引发轻生等后果。与此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会间接地作用于学生身上。试想,一个内心受到重击、人格遭到侮辱的教师,拿什么去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我们又怎能要求这样的教师满怀热情地去从事教育、去爱护学生呢?而且,当教师不再被尊重,我们又有何底气去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维护教师尊严迫在眉睫!
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综合,同时还蕴含着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某种层面来说,“人格”一词表征着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与价值所在。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这种尊重,体现为对不同的包容,包容教师独特的性格、爱好、想法和气质;也体现为对工作的肯定,肯定教师的奉献、成绩、创造和敬业;还体现为对平等的追求,校园不是官场,不能简单要求教师服从领导的意志,而应该注意倾听教师的声音,让他们有想法可以表达、有委屈可以倾诉、有异议可以讨论。
其次,要捍卫教师的自由。一方面,要捍卫教师自由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忙与累是常态。备课、上课、教研、处理学生矛盾、解答家長问题……这些日常工作已经占据教师绝大部分的时间,就不要再让填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会、应付不完的检查填满教师的生活,堵塞教师的心灵。给教师留出些时间吧,让他们去欣赏春花秋月,去感受生活琐碎,去体会人生甘苦。另一方面,要捍卫教师自由的空间。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而艺术需要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立德树人的框架内,我们应该赋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包括教学方法的自由、育人形态的自由、表达思想的自由等,不要过多地设限,让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的手脚。
最后,要关怀教师的心理。近年来,抑郁和自杀现象频发,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在教育领域,人们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于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教师群体内普遍化的职业倦怠和时而汹涌的离职潮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教师不是教学机器,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师付出,而不关心教师的喜怒哀乐。“双减”带来的压力教师是否能够承受?课后服务的延时会否影响教师的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教师能否一一克服?……这些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唯有让教师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教育的爱与温暖才能真真切切地发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对教师的尊重,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国家振兴的前提。无论何时,因何缘由,教师尊严都不容侵犯——这是教育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