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2022-03-23 17:53:21曹司帅周菲司佳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廉政红色精神

曹司帅,周菲,司佳敏

(1.湖南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2.唐山市体育局,河北唐山 063000)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并持续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表现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清廉为民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涵养,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能激发廉政文化建设活力,也能丰富高校文化建设。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发挥好红色文化育人的功能,进而构建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

1 红色文化与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

1.1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新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价值重构[1]。红色文化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繁多、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精神、物质和文化3个层面来理解红色文化。从精神层面上看,红色文化代表着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时期所追寻的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等。具体表现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半条被子精神、大别山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奥运精神和抗疫精神等。从物质层面上看,红色文化是由战争、重要会议遗址及革命历史事件遗迹、红色文物,人物雕塑,革命烈士故居,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场所组成的。仅革命圣地延安就留下了400多处红色遗址、遗迹,如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杨家岭旧址等。为了纪念革命先驱,缅怀他们的光辉事迹,很多城市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遗址,如吉林市的靖宇县、山西省的左权县和志丹县,这些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都能带给参观者极强的视觉冲击、引发情感共鸣。从文化层面上看,红色文化包涵红色艺术作品,以及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保障正常的学习、生活、劳动和工作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等。如创办的早期革命进步报纸报刊《新青年》《向导》《少年》《前锋》等;创作的红色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红星闪闪》等;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这些文化层面上的表达方式能够以喜乐见闻的方式打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引起思想共鸣。

1.2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廉政文化建设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方面,包括敬业奉献,廉政廉洁的精神理念,以及知行合一的价值导向,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二是制度方面,包括权力的运行范围、过程及主体责任受到有效的监督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这是廉政文化的基础;三是物质方面,涵盖开展廉洁教育的场所、文艺产品和环境等,这是廉政文化开展的物质保障[2]。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廉政文化。廉政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题,“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力点;建设廉政文化体系有利于高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一心一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以强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弘扬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为主线,以有效预防抵制腐败、弘扬风清气正、鞭挞歪风邪气为目标,不断推进教风、学风、校风和管理作风建设,构建公平正义、清正廉洁、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2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也是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展现出红色文化中廉政元素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2.1 有利于助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善于学习,重视历史学习,是我们党优良的传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借鉴党史上成功的廉洁经验。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将“廉洁”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之后也一直向腐败“宣战”。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布了 《坚决清理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党史上第一份关于廉洁、反贪的文件。1927年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机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规定”,成为约束部队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将防腐拒变摆在重要的位置,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其中第一项就是反贪污运动,该运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成为全国性的廉政建设运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国家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并在深圳建立了全国首个地方监察机关等。这些廉政建设历史经验是最好的营养剂,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贡献了历史智慧。

2.2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廉政文化氛围

红色文化作为党和人民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内核。红色文化蕴含的信念坚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与廉政文化本身应有的清正廉洁、永葆本色精神内涵在高校之中融合触碰,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干部楷模焦裕禄,廉洁自律,不搞特殊化。不仅自己清正廉洁,与人民同甘共苦,还经常教育身边的人,不能提出特殊化的要求,且亲自制定了“干部十不准”,要求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好头、做好表率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吸取历史教训,对于历史先烈、光辉事迹代代宣传,将红色文化理念逐步渗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为广大师生树立廉洁从教,促进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激励广大师生能够做一个自觉学廉、严于律己、积极担当的人,进而最大限度地营造和谐、廉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2.3 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努力奋进、坚韧不拔是红色文化表现出来的珍贵品质,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穗孕时期”,尚未形成成熟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冲击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文化,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选择和辨别。当大学生面对不良文化冲击时,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红色廉政文化包含的大公无私、清正廉明、牺牲小我和艰苦奋斗的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抵御这些不良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5]。将红色文化中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纪律要求和奋斗精神融入其中,以革命先驱的精神力量来感化大学生,借助红色廉政文化将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使得师生能够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增强廉洁意识,传播廉洁文化,倡导廉洁风尚,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红色文化对于赓续精神血脉至关重要,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教育素材。发挥红色文化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需挖掘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契合点,让广大师生乐于接受,进而营造校园内部廉洁的风气。可以通过完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的机制保障;整合红色资源,创设高校廉政文化环境;讲好红色廉政故事,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模式这3个方面着手。

3.1 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的机制保障

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强化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一是学校层面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在机制保护方面,将红色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二是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支持的财政投入。高校需要为红色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如开展相关的红色廉政活动、建设红色廉政展览馆,以及红色廉政文化的平台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传播红色廉政文化也是教师的职能之一。做好教师的红色廉政文化培训工作,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学习红色廉政文化知识。高校要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党务工作者开展红色廉政文化的专题培训,推动红色廉政文化发挥更好的育人价值。不仅让教师在课堂内传授相关的红色廉政文化知识,还要利用新媒体,在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四是建立红色廉政文化的学习制度。以党史教育学习为契机,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文化纳入学生的党团学习体系中去,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微党课”“学习通”等方式组织好学生的学习,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动态地分析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后续更好地开展红色廉政文化教育。

3.2 整合红色资源,创设高校廉政文化环境

廉政文化建设,既要注重纪律要求,又要加强思想浸润。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就表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能够将红色文化中对党忠诚、艰苦奋斗、不负人民的红色基因渗透到师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将其与廉政文化建设相融合,从而发挥培养师生廉洁行为习惯。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氛围,可以因地制宜地在高校内悬挂一批红色廉政警句格言、廉政书法作品、廉政公益广告等,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还可以在校内以革命先烈的名字命名校园道路,摆放革命英雄的雕塑,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红色展览馆,既传承保护了红色文化资源,又加深了师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6]。高校还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重走红军路、观看红色影视剧、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著作等廉政活动,充分利用红色廉政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艺术展览等形式积极将红色文化融入廉政文化,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去。

3.3 讲好红色廉政故事,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红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融入学生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廉政课程。近年来,不少高校增设廉政教育相关课程,初步形成了廉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让红色廉政文化“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地发掘各课程中蕴含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将廉洁文化教育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依托各个课程的特点和教育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将红色廉政文化穿插其中。如在 《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可以讲述红色廉政文化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及立党为公、为民服务、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廉政思想;还可以将思政课融入历史大讲堂、反腐败影视欣赏课、红色文化讲座等,通过红色主题影视剧、红色研学等,以备受学生欢迎的文化形式,传播廉政文化。此外,还可以借助“青年大学习”平台引导青年群体自主地参与到廉政内容学习中,提升对红色文化中廉政思想的认同感。二是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廉政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红色廉政文化专题栏目,定期向学生推送廉政文化信息,广泛宣传红色廉政文化,打造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讲平台[7]。三是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发挥科研力量,收集整理研究红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研究红色廉政人物、红色廉政事迹、红色廉政精神等相关资源,挖掘研究其中的廉政精神,编撰系列丛书,建设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库,推动红色廉政文化的开发利用,成为优秀的教学资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传承有其独特的革命历史性,是对过去历史的认证,也是人们不忘历史的凭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优良传统,也要体现出当代特色,使其能够以多元化的形式增强广大师生“清正廉明、大公无私、舍已为人”的文化认同感,抢占廉政建设的道德制高点,引导高校教师廉洁从教、职工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进而为营造良好的廉政校园氛围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促进高校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廉政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红色是什么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2-01 14:49:18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廉政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16期)2017-10-21 02:07:42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