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飞 仇嘉琪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内在要求,对于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实现沿运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著称,有着深厚的运河文化积淀,在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其开展相关研究,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落实国家、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聊城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同时对于提升聊城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聊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规划》的颁布实施,学界围绕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等省、市,涉及山东省及其沿运各地市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大运河聊城段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同时,探讨其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路径和策略,为聊城相关部门的决策及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聊城运河文化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文旅融合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围绕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聊城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运河聊城段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存在保护机制不够完善、保护观念具有局限性等问题[1]63-65。一些未列入申遗名单的遗产状况不佳,多处河道被淤塞或被侵占;部分运河城镇历史风貌保存状态较差,原有城镇格局遭到破坏;部分郊野河道环境卫生状况和水质较差,其后续保护工作面临较大压力[2〗37-41。
近年来,对聊城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研究阐发不够,“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运河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展示不足,与运河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运河文化的当代性、创新性诠释还有待加强,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相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仍有明显欠缺[2]37-41。聊城虽号称“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但是很多宣传都是表面的,运河文化很难深入群众的内心[3]93-96。
近年来,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非遗状况堪忧、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4]11-16。大多数非遗项目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低、社会认可度不高,且传承人年事已高,不少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2]37-41。相关部门对运河非遗的范围界定还不够清晰,缺少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保护手段和方式过于单一,保护传承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聊城市相关部门对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评估不足,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也导致聊城运河遗产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此外,由于聊城经济水平的制约,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引进专业化、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聊城旅游产品与运河联系不紧密,无法用旅游产品表达运河的深层文化内涵,没有讲好运河故事这篇大文章。
大运河聊城段文旅融合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落实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相关指示要求,立足“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融合发展、全域统筹,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运河文化,逐步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探索文旅融合的城市发展实践,将大运河聊城段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的来说,实现聊城运河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5]209-210。全域旅游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它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众旅游的必要选择;不仅符合旅游景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能带动城市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成为国内诸多地方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6]3。聊城市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优越,应以全域旅游为战略指引和发展目标,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运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真正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资源是有限的,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依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原则,考虑开发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采取前瞻性和预防性的措施,避免造成对文化资源价值的损害,同时还要通过开发使文化资源价值增值[7]131。一个旅游项目在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时,还必须考虑给当地社会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进行旅游项目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8]163。聊城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同样应该辩证地处理好政治、社会和经济这三大效益的关系,注重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首先,要将政治效益放在第一位,要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其次,要考虑文化和旅游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要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充分体现其社会效益;最后,适当考虑投入产出比,提升文旅产业的经济效益。
特色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体现。只有在特色化原则指导下,策划出来的旅游项目才会有新意,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9]76。聊城沿运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旅游特色,文旅融合一定要发挥各地的文化优势,设计开发出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培育、塑造独特而响亮的地方文旅品牌。
创意创新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刺激消费者产生新的购买欲望,用创意激活产品市场,才能克服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10]43。政府部门要依托当地文旅资源禀赋,营造文化创意与旅游创新互相融合的良好环境,制定文旅创新的激励政策,建设文旅创意产业园区,组织文旅创新活动,激发文旅工作者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亦具有显著作用[11]92-97。运河文化是聊城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之一,实现运河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对于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推动聊城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文物遗产的系统保护。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遗存和文物普查行动计划,强化区域内各类文物遗产的保护。完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健全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精准化保护体系。妥善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带开发,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将文化资源转为旅游产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推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措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积极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促进传统工艺与文化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鱼山梵呗、聊城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开发和利用,培育一批具有运河底蕴、聊城特色的非遗品牌。
首先,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利用运河沿线丰富的工程文化遗址,发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支撑作用,加强对运河河道及船闸、桥梁、堤坝、码头等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研究。加大对运河沿线历史名人、传统技艺、民间戏曲等文化资源的阐释力度,深入挖掘聊城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出版《聊城运河文化丛书》、创立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会、建立聊城运河文化官方网站、出版《聊城运河年度发展报告》等方式,扩大聊城运河的影响力,丰富运河文化研究内涵。
其次,推出大运河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加大对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的扶持引导力度,推出一批体现大运河文化特点、适合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的各类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争取纳入国家级、省级重点资助项目,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讲好聊城运河故事。打造聊城运河精品剧场,建设综合民间艺术展演平台,对传统演艺形式进行创新加工,推出聊城文化特色艺术精品。
再次,要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一方面要构建综合展示平台体系,进行宣传推广和活态展示。加强大运河文物保护动态监测,完善大运河文物监测预警平台。统筹运河沿线特色博物馆建设,丰富展陈内容,优化服务功能,构建一条主线加多点串联的综合展示载体。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教育引导力度,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鼓励运河沿线学校把握自身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发特色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沿线革命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
第一,要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快高铁、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性交通体系,支撑和保障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完善重要城市和景区的旅游集散功能,强化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用公路的建设,提高连接特色景观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道路等级。以聊城段运河为纽带,将东昌湖、徒骇河和沿线各县、区、市河湖作为主要节点,构建相互联结的水生态系统和水上旅游线路,建设全域水城。合理规划建设沿河景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及综合性体育公园等,形成覆盖城市和旅游区的运河文化旅游廊道。
第二,要强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宾馆、酒店、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体休闲和娱乐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对于重要旅游节点游客咨询服务、停车场地维护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合理布局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标识解说系统,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依法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办案机制。
第三,依托“互联网+”工程,提升智慧旅游水平。加强智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乡村旅游点、智慧文旅小镇、智慧博物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服务。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统,拓展新的旅游营销方式,逐步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网络。
首先,切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的规划与建设,对于促进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2]51-56。聊城市要以现有的历史上的主河道、水工设施、管理机构及设施为基础,以大运河主河道流经及影响的临清、东昌府、茌平、阳谷4个县(市)区为核心建设区域,认真筹划,精心布局,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切实做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促进运河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其次,要实施文化旅游精品战略。根据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地域分布与文化特色,创新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积极发展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工艺设计、会展旅游等一批新业态,加大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衍生品的开发与推广。依托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区域联动,串点成线,规划特色精品旅游路线。培育发展一批凸显运河特色、聊城特点的体育赛事活动,集中打造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品牌。围绕聊城特色文化,建设主题化的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标识、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要素系统,打造聊城市文化创意美食、主题住宿、文化旅游特色主题街区一站式旅游消费文化娱乐项目。充分利用聊城运河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设计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拓展旅游品牌的产业链条,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再次,要塑造统一“千年运河”文化品牌。结合聊城城市文化特色确定城市品牌体系,以核心旅游区域形象品牌为支撑,构建大运河文旅的伞状品牌架构。加大与省内外运河城市的合作力度,借助区位优势,强化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服务协作,组建运河城市旅游联盟。创新营销模式,重点打造节事营销,充分发挥江北水城文旅大会、中国自媒体年会、运河文化论坛等国内外重大活动的宣传及推广作用,塑造聊城文旅新形象,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流舆论引导作用,拓展网络媒体的规模传播效应,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平台。强化海外营销推广力度,向世界讲好聊城运河故事。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聊城市要立足区域实际,明确发展定位,在省委统筹领导的前提下,构建“市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市县协作、部门联动、共商共建”,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充分挖掘聊城段大运河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推动各区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由政府进行引导,市场作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完善配套保障机制。要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政策支持,压实工作责任。发挥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产业专班职能作用,定期跟踪评估沿线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强化指导服务。构建大运河动态监测平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并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保护、爱护、珍惜大运河文化的良好氛围。
深化交流机制。继续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等阵地作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节庆日,全方位宣传聊城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构建大运河城市旅游联盟,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采取划定保护分区、制定行动纲要、实行社区居民参与保护机制等措施,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绿色开发。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多手段、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预防和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对于违规占压运河河道本体和岸线的建筑物限期拆除,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规划要求的已有项目和设施逐步搬离,原址恢复原状或进行合理绿化。加强区域内水体资源的保护,严禁排放各类污水,保证水质清洁。着力做好会通河临清段、聊城东昌湖湿地、会通河阳谷段等重点区域的保护,高标准推进运河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滨河文化带、生态带、景观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聊城运河沿线地区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推进聊城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运河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聊城市要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全域统筹与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与局部用力、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这五种关系,从顶层设计、内涵挖掘、产品供给、品牌建设、基础设施、文旅融合、制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立足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开发和利用模式,真正实现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