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优化路径探究

2022-03-23 12:45
关键词:双带头人带头人支部

高 辉

(东北大学 党委组织部, 辽宁 沈阳 110819)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为党和国家育新人、培良才, 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政治任务, 也是大学应该肩负的使命责任, 培养一支“经师” 与 “人师” 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工作。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的基本组织, 党支部运行状态、执行能力和治理效能优劣好坏, 党支部书记起着关键性作用[1]。 2018年5月, 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培育工程, 为实现选拔方式的全覆盖划定时限、提出要求[2], 从制度设计层面把“党建带头人” 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通过一段时期的实施推进, 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建战略性工程的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3], 对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教师党支部建设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从概念提出、启动实施到实现选任方式全覆盖、做到精准培育培养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基础理论构建、基本方法探析和基于普遍性矛盾问题下培育路径建立与优化等方面, 而在创新优化 “双带头人” 培育路径, 特别是在推进长期性、长效化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显不足。 本项研究分析阐释了加强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系统探讨推动培育工程过程中突出的矛盾难点, 立足科学系统、精准高效以及长期可持续的目标, 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构建符合高校客观实际的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路径。

1 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价值意蕴

高校党建工作任务落实需要党支部这个 “基础细胞” 发挥作用, 最大程度激发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 是组织力提升的关键[4], 通过发挥党支部书记影响力、感召力, 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引领带动教师党员汇聚形成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合力,是实施“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的现实价值考量。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具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多重任务使命。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校教师肩负着知识讲授、观念传播、价值引领的责任, 高知识高学历是高校教师普遍具有的特点, 学历背景和经历也使其具有个性追求自由、价值取向多元的表现, 加强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变得尤为必要。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广泛植根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线堡垒, 能够紧密直接联系高校师生, 抓好培育工程实施, 就是要求高校把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德才兼备人才充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 促进党支部书记 “头雁效应” 作用发挥, 带动支部加强自身建设, 把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覆盖到每个党支部, 引领带动教师党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潜心育人的理想信念与行动自觉, 保证高校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1.2 提升支部建设质量成效的关键抓手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基本单位[5], 只有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 扎实做好教师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把党的工作润物细无声地做到师生心坎上, 激发党员在本职工作中亮出鲜亮身份, 在干事创业中立起先进标尺,在攻坚克难中树起先锋形象, 让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 是增强党支部组织活力、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关键力量, 纵深推进“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 以此为抓手优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及运行机制, 以创新的支部活动内容、形式、载体提升党支部服务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动能活力, 进而为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打牢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础, 对标新时代高校质量创优示范创建 “七个有力” 标准要求培育示范样板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3 构建完备贯通组织体系的迫切需要

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党支部建设直接影响党对高校领导力量的发挥[6]。 培育一批政治、思想、作风过硬且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业绩突出的 “带头人”, 是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的具体体现, 依靠强有力的“火车头” 来带动, 把责任压实、把压力传导, 有助于推动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以及 “上热中温下冷” 等突出问题, 有利于补齐高校领域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弱项短板, 进而打通高校党建 “最后一公里”, 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 使党支部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人才凝聚起来、师生动员起来, 有力有效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团结服务好师生群众, 培育汇聚推进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氛围动力, 让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定牢固。

1.4 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务实举措

“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既是推动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 的一项制度改革, 也是发挥党的制度优势, 创新党支部运行管理理念和机制的一次升级探索。 通过培养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好的 “党建带头人” 和业务能力精、专业水平高的 “学术带头人”, 以其学术地位高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业务能力强且对外影响力大特点优势, 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基层学术组织决策中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有助于推动解决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不平衡、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工作开展中, 能够从互融互促角度思考问题, 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中,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党支部的决策能力, 使党支部在本单位整体运转和建设发展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政治引领作用体现更为充分, 既为高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证, 也为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开展搭建平台通道, 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共融相促。 值得注意到的是, 具有较好学术背景造诣且具有学术带头人身份的教师党支部书记, 也会为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和业务提升带来支持和帮助,以个人力量彰显促进党组织把吸引凝聚、密切联系人才优势发挥好。

2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实践挑战

对于“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这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 各高校能够积极行动对照标准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在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7], 但由于“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涉及的培育对象众多、协同平台广泛, 是一项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精准有效培养, 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2.1 思想认识理解不够到位

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往往要面对来自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压力, 并且在青年教师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 职业认同感成就感很大程度建立在与个人利益相关的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等方面, 竭尽全力做科研发论文评职称、忽视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关注参与成为比较普遍现象, 一定程度上造成党支部书记选拔难度大或者简单地把担子压在年纪轻、资历浅教师肩上的问题。 在主观认知层面, 个别党支部书记会把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成果获取作为 “主攻方向”, 在优先级上排在党支部工作之前, 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党性观念还不够强的问题; 在客观实践层面, 职业发展、同行竞争、考核评价都是压力来源, 党支部书记也需要投放时间精力在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上, 在党支部建设上投入精力不足, 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对支部党员无法形成有效引领带动, 造成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日渐割裂。 此外, 在对照 “双带头人” 标准选拔和培养党支部书记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完善, 在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简单把 “副教授” 或者 “博士研究生” 担任支部书记认定为 “双带头人”, 重形式不重质量, 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入口关、素质关、履职关把握不严[8], 忽略过程性教育、跟踪性培养, 即便具备较好发展潜质勉强担任相关职务, 关注重点依旧放在业务工作上, 对党务工作缺乏热情, 也很难拿出精力和时间去谋划、研究和推进党支部建设, 造成 “名兼实不兼、兼职不履职” 的问题。

2.2 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推进, 党支部工作的内容数量、难度挑战也日渐增多和加大,强烈的责任态度、奉献意识和担当精神都是做好党支部书记不可缺少的素养品质。 仅仅依靠精神层面的感召难以长期稳定、有力有序推进党支部工作, 尤其相比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 党务工作比较难以量化, 同时面对党支部建设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的现实情况, 相关保障激励措施与支部书记实际党务工作付出投入存在不平衡, 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开展工作积极性。 目前,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党支部建设重视和支持力度得到不断加强, 对带头人队伍建设也能够充分结合实际提出务实举措办法, 但是整体上看, 激励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党支部书记职责定位、支部工作本身难度挑战、个人成长发展鼓励支持等尚缺乏统筹考虑, 从有利于队伍长期建设和发展机制性举措入手, 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3 履职能力水平不够过硬

对于“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而言, 能够较好地平衡业务与党建工作两者关系需要能力和智慧, 有些青年教师虽然对党支部工作有兴趣有热情且具备服务奉献意识, 但党务工作经验缺乏、威信度不足、影响力偏弱都是无法胜任党支部书记现实制约因素; 有些支部书记因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不够, 缺乏抓支部建设、抓贯彻执行的经验、措施和办法, 导致支部建设成效不佳, 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到基层组织整体建设发展。 在促进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提升方面, 虽然已经建立包括任职 (岗前) 培训、集中轮训、骨干培训、示范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分层次的培训体系, 但培训内容过多集中在理论讲授, 单一传统的讲座、报告、会议成为培训主要形式, 实践参观、实地研学只能够成为辅助部分,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载体创新培训且能够兼顾支部书记专业特点的党务培训体系搭建不够完备, 尚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人施策, 有时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 片面追求培训全员覆盖, 忽视对参加学习培训人员的主观意愿感受, 内生动力调动提升办法不多, 考核、评价、监督缺位造成实际成效打折扣。

2.4 双向培养方式不够多元

“党性强” 和 “业务精” 是 “双带头人” 培育任务中明确标定的两个方面标准, 即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业绩是选任考量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 从学术带头人中选任的党支部书记普遍存在党建理论掌握不深、党务知识储备不足、实践工作经验不丰富等情况; 从入职时间短、职称相对低的教师中选任的党支部书记一般缺乏学术根基, 虽有工作热情和动力, 但在系所专业学科等建设发展方面话语权不够、影响带动力偏弱。 要实现党务与业务并驾齐驱、互融互促效果, 业务的提高需要党务的引领, 党务的开展需要业务的融通, 当前大多数教师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通过开展务实管用的教育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解决党务工作相关经验缺乏、对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方法和规律认知有限的不足的问题, 但从帮助党支书书记提升学术能力、拓展学术发展空间方面, 相关举措办法还比较单一, 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举措办法还相对有限。

2.5 梯队建设储备不够充足

当前发展阶段, 实现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任方式全覆盖目标已是多数高校 “规定完成动作”, 但效果和质量各有不同、存在差异,使得 “双带头人” 制度落实上存在打折扣问题[9]。 如一些支部存在支委空缺或发挥作用有限的问题, “一肩挑” 导致缺少党务工作经验的“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缺乏精力, 在推进支部建设、活动组织开展方面针对性创新性不足, 需要落到支部的工作往往疲于应对被动完成, 党支部缺乏生机活力。 从工作设计层面, 结合支部换届安排等以三年为周期的加强 “双带头人” 培养阶段性或长期性规划比较缺乏, 队伍建设整体性的结构难题依然存在, 尤其对于梯队建设、后备力量的重视力度明显不够, “不好选、选不出” “选出来、不好用” 的问题症结经常性存在, 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分步发展的体制机制无法有效构建, 影响培育工程进展实施和队伍建设实际效果。

3 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路径构建

培养、管理和使用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提升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目标方向, 也是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着力重点[6]。 要坚持立足实际, 从思想认知、能力提升、发展保障、指导监督、人才支撑等维度加强制度设计, 深入精准细致开展工作, 构建优质高效、切实可行的“双带头人” 培育路径。

3.1 思想认知层面, 内涵理解和观念认同需要深化

教师党支部书记的 “双带头人” 要求和标准实现需要长期建设和发展, 过程中对内涵理解和观念认同也是要不断深化。 从党支部书记个人层面, 要把党性修为锤炼、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融入“双带头人” 培养教育全过程, 只有党支部书记自身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影响力、形成带动力, 把党的各项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从高校推动培育工程有力有效实施来看, 要把 “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基本任务, 纳入高校党建工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当中, 作为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予以统筹推进实施, 加强要素协同, 明确职责分工和管理机制, 做好常态化跟踪指导, 定期做好对队伍建设情况的总结分析, 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解决突出问题, 做到抓住关键、精准施策; 要压实院系级党组织主体责任, 结合院系党建工作基础、学科专业特点等制订加强 “双带头人” 培养教育的工作规划、年度计划, 明确 “任务书”, 画好 “时间表”, 绘制 “路线图”, 有序有力促进培育工程深度实施。

3.2 能力提升层面, 业务培训与指导力度需要强化

精准精细是抓好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原则标准, 要强化分类指导、注重因人施策, 经常性教育应体现广泛覆盖,

个性化培养应体现 “精准滴灌”, 把 “贯通式、差异化” 思路理念融入培养工作中, 构建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体系, 让参与者感受到层次性和阶段性变化, 而非培训内容千篇一律、重点不突出。 深化校院两级党组织联动协同, 对于满足学术带头人标准、党务工作能力有待加强的, 在做好集中培训基础上, 注重用专题辅导促日常提升、用实践锻炼抓能力塑造、用挂职锻炼拓思路视野, 把政治素质、党性修为和业务能力提升贯穿支部书记履职全过程; 对于满足党建带头人要求、具备学术带头人基础和潜质的, 应注重加强教师成长发展资源统筹协调, 突出强化和体现 “组织行为”, 关注教师业务方面成长发展、渴望提升的合理诉求, 创造有利条件、给予政策倾斜, 促进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核心竞争力提升。 通过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双向互通的培育方法, 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思想政治素质、党务工作能力和核心业务能力水平共同促进和提升。

3.3 发展保障层面, 氛围营造与激励举措需要优化

调动和激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 一定程度上需要专门建立对支部书记的个人发展的保障激励机制, 通过多样的措施办法, 能够有效推进支部书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 减少后顾之忧。 在加强党支部政治把关方面, 教职工年度考核、专业技术岗位评聘、评奖评优、干部选任时应征求党支部书记意见; 在提升议事决策参与感方面,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本单位事项机制,有涉及讨论支部重要事项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会议等, 应邀请支部书记列席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注重听取、吸收党支部书记的关切和意见; 在拓展学术发展平台方面, 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入院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分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等组织。 此外, 从拓展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方面考量, 院系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也应把党支部书记任职经历作为重要参考, 在开展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评定、进修研修、校内人才培育工程等工作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在党建项目评审、荣誉称号推荐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感和获得感, 营造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关注教师党支部书记成长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3.4 指导监督层面, 过程管理与考评机制需要细化

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是提升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质量, 推动形成“政治上有待遇、工作上有平台、发展上有空间、经费上有支持、作用发挥上有氛围” 的长效机制的必要举措。 从日常工作指导监督方面, 推动健全和落实校院两级党委委员联系教师党支部制度, 通过 “进支部听党课” “入支部看生活”“过党日促创新” 等方式加强对支部建设直接指导, 经常性关注支部书记成长发展,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从规范考核评价机制方面, 严格抓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 推进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落实, 切实强化党支部书记抓支部建设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同时要在考核设计上实现 “单一评价” 向 “多维评价” 的转变, 既要考核教学成果、科研贡献、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 也要把体现支部建设成效的班子建设、运行状态、党员思想和教育管理情况等赋予相当权重, 实现一体同步, 充分考虑其为党支部建设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比照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成果, 让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的时间投入、精力付出同样受到肯定。 要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将履职结果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荣誉称号评选等参考依据。 在提升党支部书记职务荣誉感方面, 加强先进典型选树, 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媒体资源, 做好事迹经验常态化宣传推广, 发挥好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给予关注支持, 不断总结凝练、运用推广成熟经验举措, 以理论和实践创新促进队伍建设质量提升。

3.5 人才支撑层面, 后备力量与团队协同需要实化

人才后备力量积累储备和团队协同合力汇聚, 有助于强化推动构建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进而形成抓党支部建设 “雁群” 聚集效应。 要健全选拔培育机制, 建立 “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名单、人才储备库等, 重视党支部委员会建设, 加强对支委会委员的培养, 发挥支部书记 “传帮带” 作用, 让后备队伍有锻炼机会和成长平台。 要进一步明确培养规划, 实行滚动管理, 不断拓宽后备人才的来源, 在青年教师中积极挖掘并做好培育工作, 注重把热爱党务工作、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党员选配为教师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 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以岗位锻炼培养更多能够在业务工作和党务管理“两手抓” “两手硬” 的优秀人才, 打造党建与学术双向互通“雁阵式” 的人才梯队, 为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提供充足可用稳定的人才资源,促进队伍建设更加优质长期、持久稳定。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带头人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