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洁
(四川工商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处,四川 成都 611745)
现如今,各领域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治和国际社会间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新时期下的高校教育,必然是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为顺应此大趋势,各高校需积极打开校门,推进对外合作交流。
高校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育人重任,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且所受重视度不断提升的如今,高校教育国际化趋势已是必然之趋。开展高质量的对外交流合作,已是高校提升实力、扩大知名度的关键举措,对高校师资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都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后,各国加强了经济联系,跨国公司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外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这就使得作为先导产业的高校教育也应积极适应新趋势,培养出更多优质的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精通生产经营的人才,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国家甚至是学校,都在为强化自身实力而积极进行对外交流合作,在全球一体化的助力之下,对外交流合作的形式、类型也在逐步增加。同时,教育国际化趋势之下,教师与学生的出国经历、留学生规模已是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高校面对此趋势,不仅积极鼓励师生们出国访学,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制定扩招留学生的相关政策,让汉语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由此来加强教育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
在对外交流合作过程中,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国外对创新型人才一向非常重视,通过交流可让我国高校更加注重此类型人才培养,这对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利。一是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培养方向进行调整,二是结合企业实际经营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三是和用人单位协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还可有效革新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与其他国家加强交流合作,从中汲取经验,从而为优秀人才培育创造有利条件。
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在加强交流合作。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国家的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高等教育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引入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等,和本国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高校需对办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使得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并在持续交流与探索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并在国际竞争当中可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可借助合作院校将本国院校的影响力辐射到其他国家与地区,使得我国高校能够提升国际知名度。
由于文化具有多元性,所以要求各种文化通过相互交融获得更好的发展。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进入世界教育市场,旨在促进人才战略的达成以及获得更多经济收入,而发展中国家近些年对教育国际交流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提升对跨境教育的重视度。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交流过程中,可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中国文化也可多加与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文化进行交融,使得中华文化生命力可获得更好地保持。我国近些年来的外语热、MBA热等正是此教育发展趋势最好的验证,很多高校都开设国际贸易等新专业,并在对外交流合作时将中华文化的营养渗透到外域文化中。例如,美国高校将中华文明、中文等内容纳入到核心课程范畴中,用此来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促进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步踏上了教育国际化的征途,在课程内容设置、师生访学、联合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现如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从下述几方面体现出来:
对外交流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和学科发展步伐并不匹配。校内各部门的职责并未明晰,具有重复管理的情况,且各部门间的联系相对不足,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大部分高校在对外交流方面,基本都是局限于事务性工作,接待也过于被动化,相关事宜时常都敷衍了事,并未构建完善的国际化办学制度。对外交流工作都是遵循行政命令,未制定整体战略,加之各部门并未紧密合作,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某些高校对国际化教育很重视,还专门设置专项基金,并采用院系自筹、校友捐赠等多个途径筹集资金。但高校在近些年大幅扩招,使其的办学资金严重不足,加之领导并未全面提升对外交工作的重视度,在此方面的拨款严重不足,而引入外籍专家、师生到外交流等所需的经费都相对较多,若是经费问题无法解决,国际化发展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自改革开放后,高校也在加强对外交流工作,但集中管理的模式给负责对外交流工作的职能部门产生约束性,也给广大教师在对外交流工作中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使得教师们的工作都过于被动化。目前很多高校在与外部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时,将合作的重点放到了技术层面,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严重欠缺。所以,对外交流方式如何有效改进,由战略层面做好规划工作,不断延伸对外交流途径,是高校现今需尽快处理的问题。所以,在和国外高校进行交流时,本国高校需积极创新思维,挖掘新的交流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弥补现今交流渠道与方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一直以来在对外交流方面,都是遵循广泛交流的原则之上,和境外民间机构在教育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交流合作面不广,层次较低,在中外合作办学、境外专家引入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部分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未明晰办学目标、实施策略,相关部门间的配合不足。某些高校尽管已制定相对详细的对外交流规划,但这些规划和学校发展并未紧密结合,处于学校发展和对外交流相分离的状态。在各国政府日益提升对对外交流重视度的同时,如何将民间交流上升至政府合作,把握好发展契机,调整合作思路,提升合作层次,是高校在对外合作开展时应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层次提升,不仅是“量”的增加,最为关键的是“质”的提升。
课程建设不够重视国际通用性,在此方面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我国高校仍然遵从以行政为主导的专业设置做法,专业划分过于细致,跨学科性相对不足。各高校进行课程建设时,不仅并未将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结合,也未将课程和社会实际进行结合,所以课程建设过于形式化,教材照搬,粗制滥造等,给教材建设实效的体现造成影响。对外交往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师生与教研人员所具有的水平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我国高校中极少教师是有国际学术背景的,而外籍教师基本都是语言教师,聘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和实际所需的国际化教师数量与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外语水平都不高,听说能力较差,科研人员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仍然普遍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由此给国外最新研究状态的跟踪产生阻碍。
高校在国际化教育趋势之下,需要将特色转变成自身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高校应做好国际化教育规划工作,将其提升至战略层面。
高校对外交流的关键目的之一就是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出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好人文素养,且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高等教育包含下述特性:培养专业化人才,专业性层次相对较高;教育对象相对成熟,教学方法针对性较强;兼具教学、科研等众多职能,综合性较强。需要利用对外交流,使得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与观念得以增强。我国需参考外国在教育领域的优秀经验,制定和教育国际化相匹配的培养目标,制定和高校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积极建设完善的学生互换、教师互派的人才交流机制。与此同时,在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时,需要将本校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稳步推进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开展,使得对外交流工作逐步开放化。基于此,需要在对外交流方面加大经费的投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为对外交流合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现存问题解决的重点。所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模式,建立双向交流的平台,可使得教师有效提升国际化水平。请进来指的是引入国外的优秀人才,先进教法等。可聘请外籍教师到校授课,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高校需和自身的办学实况、学科教育需求来聘用与之要求相符合的外国专家,旨在可为学科教育、校园实力提升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对外交流管理部门应为各教学科研单位提供协助,严格把关外籍专家聘请的质量,对外籍专家的实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借助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评估与监督。走出去指的是积极鼓励国内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访学,促使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据此,对外交流管理部门要制定积极的政策,并设立专项经费,拓宽出国渠道,为教师的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
留学生教育可使得学校和世界各国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宣传也非常有利,可使得高校在国际领域中更具知名度。所以,高校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为留学生教育提供有效助力。首先,结合高校的特色招收留学生,使得招生层次更加丰富。高校需要将自身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对留学生提升吸引力,需要遵循高校教育相关规律,结合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展示自身特色。同时需构建完善的教管制度,加大对外交流教师的培养,提升留学生工作的规范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网上宣传、参办教育展等多方式结合的形式,促进留学生招生的有效宣传。同时,不断优化师资水平,完善教学设施,充分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再者,鼓励本校师生积极到外学习交流,让师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不断深入了解,逐步形成全球化观念。最后,需结合留学生教育专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管理力度,不断优化在华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得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可达到更高,为留学生大规模引入做好铺垫。
对外交流工作旨在为高校教研的发展提供服务,所以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专业水平突出、业务技能精湛的对外交流队伍。首先,对外交流工作人员的思政素质必须要相对较高,并从战略高度对该工作有清晰的认知。其次,人员都应有较高的外交知识素养。对外交流应遵从国际礼节标准,人员的礼仪修养给对外交流工作的开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加强人员的
[][]外教知识学习,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再者,对外交流工作人员应对国家对外方针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并紧跟政策的变更,遵从外事纪律,始终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最后,需注重个人管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此外,人员在对外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做到心细、勤劳、坚持。对外交流人员是学校形象的展现,人员不管是面对大小事物,都必须认真思虑、妥善安排。例如对外交流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迎来送往工作,有效的对外交流必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同时,此项工作极为强调勤劳,人员应勤于做好统筹工作,兼顾各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在持续提升教改速度,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度越来越高,对外交流合作也迎来了众多新挑战。各高校要成为一流院校,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需要相关部门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工作的实际需要,精心规划,加强管理,为高校各项事业走向世界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