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彤
(四川工商学院教育学院,四川 眉山 620000)
1949年到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重要时期,在重要的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都在制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改变伴随着这个时期人民生活及社会心态的变化,工人阶级以积极的心态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民众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发展。而社会心态变化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当时我国的大众文艺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上。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确定了对文艺发展的政策整体方针要求:即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因此当时中国对大众文艺及音乐的批评呈现出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要指导方向,并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整体生态环境。这个时期中不乏对一些艺术的“左右问题”展开不少激烈的争论:比如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反革命”集团等对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主观唯心论”“个人主义”的强烈批判。艺术发展整体呈现出紧张、压抑、限制的气氛中。
1956年以后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工作重点逐步由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虽然艺术的发展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避免受到政治趋向的影响,但是人民对待艺术创作的思想逐渐开始解放,更是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政策提出,中央重新审视了这个时期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作为20世纪中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他的音乐社会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中国时代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西文化的交融的影响。贺绿汀的音乐成就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非常有很高的威望。在中国文艺发展方向将要转型的关键时期,贺绿汀发表了《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在文章中贺绿汀一共围绕着六个严重制约音乐创作与批评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分别展开论述。它们分别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体验生活的问题、学习技术与单纯技术观点的问题、民族形式与西洋风格问题、抒情歌曲与小资产阶级感情问题、形式问题、新歌剧的问题等。这篇文论是在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历史节点所创作,对当时音乐创作与批评中的一些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不仅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也显露出贺绿汀先生作为音乐家对艺术创作的特点及对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期望,以及作为音乐领导者的独到艺术情怀及伟大独特的文化胸襟。
《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作为贺绿汀先生对当时音乐创作现状问题和反思,更是个人音乐创作生涯的总结与凝练。体现了贺绿汀先生作为音乐家的艺术情怀和音乐领导者的文化胸襟。从这篇文论中除了能看出贺绿汀先生对当时音乐问题的看法,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通过文章中对于音乐创作的观点,可以总结贺绿汀先生对自我音乐创作生涯中对音乐时代性、民族性的重视和体现。本文就以《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为基石,探究贺绿汀的音乐创作如何体现出社会人文的特点。
社会变化反射到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在不同阶段贺绿汀的音乐作品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因此对其作品特点的分析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从历史的维度进行分析。贺绿汀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他进入电影界之后和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之后这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贺绿汀音乐风格的探索阶段,他因为聂耳的引荐进入电影行业创作出了《春天里》、《马路天使》、《摇船歌》等风靡一时的电影配乐歌曲;第二个阶段是其音乐风格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创作了著名经典的《牧童短笛》贺绿汀把独特的视线投向广阔的中国山水,以崭新的音调与浓厚的乡土情义去揭示农民热爱生活的精神本质。这部作品不仅是我国第一首成熟的钢琴曲,还在探索中国特有风格复调方面取得了重要创作成就;第三个阶段是其音乐风格成熟的标志时期,在此阶段以抗战风格的音乐创作和大众化为特点的音乐作品创作为主,一首首激昂壮烈、悦耳高亢又不乏旋律生动的音乐应运而生。把贺绿汀作品中的时代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被人熟知的比如:《游击队歌》、《上战场》、《抗敌先锋队》等等。从这几个阶段音乐风格逐渐从探索到形成到成熟,贺绿汀紧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并有具有敏感的社会洞察力,才会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作品。比如《暴动歌》中“兵工农起来大暴动,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大成功。”歌词极富感染力,反映时代特征及历史事件的同时启蒙了民众的心智,鼓舞民众的士气。
此外贺绿汀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精神需求,他认为人民性是其艺术追求的最高标准,他音乐创作的主角以人民群众为主,并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比如《嘉陵江上》借鉴了西方歌剧的创作方法,将东北难民失去家园的悲痛表现了出来,也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保卫家乡的斗志,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启蒙性。他强调音乐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普及程度高、流行性强、兼具商业性的要求外,其实质还是要重视创作中“人民性”的问题。只有始终坚持音乐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才能促进音乐的社会传播与接受。
黄自作为贺绿汀的启蒙老师,深深的将民族新音乐即中西融合的音乐思想继承了下来。这也是在《论音乐创作与批评》中对于民族形式与西洋风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问题方面贺绿汀极力肯定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并表明对于外国音乐元素的借鉴只是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但是它掩盖不了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珍贵的音乐遗产。对于民族音乐持有肯定的态度之外,他提出还要积极的引进、借鉴、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民族才能站在艺术制高点上稳健的更好的发展。
贺绿汀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艺术文化的理念,一致被贯彻到如今。随着十八大习近平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就是民众对于我国文化拥有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坚信我国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价值和生命力,在每个中国民众心中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会因为外来文化随意进入中国市场而失去该有的位置。因此,无论对于当时贺绿汀所处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还是对于现在提倡“文化自信”的我们来说,大量的引进外来文化是不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产生影响,反而会增加我国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文化的自我意识也会不自觉的增强。
在艺术实践中贺绿汀始终坚持“一方面向传统,一方面向西洋”的创作原则。贺绿汀非常注重音乐旋律的民族性,因此他近乎“疯狂”的在中国民间采风,并运用到其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有时他原封不动的采用民歌素材,有时候通过多声部的手法或进行配器处理,使音乐更加丰富更加打动人。比如《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代表性作品的创作就运用了中西交融的方式,提高了我国音乐创作的示范性和引领性。贺绿汀说过“一切音阶调式都是由不相同的民族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各自民族特色;人们视根据这些不同的音阶调式区认识并欣赏不相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果离开了各自的音阶调式,也就失去了民族音乐的特色。”贺绿汀的作品在对音乐调性的确立中表现出了中国百姓现实思想生活,彰显了各民族的原始音乐特色,对民族五声调式的灵活运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国民族的音乐特色。例如《摇篮曲》,此曲在调性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具体呈现在在乐曲的起始就是降B商、F羽、降B羽、降A徵、降B商、a羽、降A 宫调式频繁交替。这种调式交替的手法是中国民族典型的非对称性语言写法。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主导动机发展手法,将主动动机在不同调式上进行再现或发展,从而使旋律曲折而又不显得繁琐。而其主题旋律又比较简洁,采用五声性级进式的旋法,具有极强的人声哼唱特点。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理论的角度看,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活动即实践,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则是从客观到主观,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音乐和其他艺术都是现实生活在人脑的反映;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感情的映射。它不是无本之木、无泉之水,它深深根植在客观现实中,并坚实的依靠一定的社会基础作为根基。贺绿汀对于音乐的创作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于艺术创作中意识形态性的影响,使他在创作作品中深入实际,反映社会现实,抓住时代要求和群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了音乐推动社会发展发挥时代精神的作用。
音乐就像一种意识形态,或多或少的反映或激励着当代人民的思想。而真实性是意识形态发挥其推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创作者创作过程中注入的情感的程度与走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作品最终呈现给解读者出的情感震撼程度。于是贺绿汀在创作的初期结合自身的经历,他对祖国、对人民就倾注了真挚的感情和热爱。比如自作词曲的歌曲《清流》中不仅将“流水”、“柳树”、“时光”等典型意向来借物言志,还运用了灵动的旋律和诗词进行完美的结合。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切的祝福和对青年期望的寄托,达到让听众感同身受,闭眼有画面感的效果,这时音乐发挥了其情感感化、提高思想境界的功能。
在《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中贺绿汀同样讨论了他看待音乐形式与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形式主义、创新主义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中被人扣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小资产情调”的帽子。但是我认为音乐形式的成熟代表了艺术外在形式所存在的完整性,脱离了形式只看内容的艺术形式没有固定的章程规范,不失为一种荒谬的发展状态。这样不注重“形式”的音乐也比较容易出现失去音乐结构、乐曲发展逻辑混乱、随意挂“流水账”等问题。况且,对比诗歌、小说等艺术类型,音乐构成材料的特殊性和表现手法的抽象性对于音乐本身的最终呈现更加重要。
从《论音乐的创作和批评》贺绿汀总结出问题的探讨中,通过结合建国初期的时代社会特征,文章总结出了贺绿汀音乐创作的三个特点:即作品都有共同的时代性、人民性、启蒙性;其次,在音乐创作中注重中西方音乐技法的交融,打开大门引进积极的优秀文化,推动中国音乐向前发展;最后贺绿汀收到马克思文艺观的影响,音乐抓紧大众情感需求是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共同体现。贺绿汀作为当代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为音乐建设和中国文艺的不断前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音乐艺术创作发展方向的把握显现出了非凡的前瞻性,因此作为当代青年音乐创作者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贺绿汀先生的艺术观念,并将其更好的贯彻落实到音乐创作的实践与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