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瑾
(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宿州 234000)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网络技术升级和革新速度加快。近年来,我国已逐渐进入自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载体丰富,信息流通更具趣味性,人们可以任意阅读、发布、分享各类信息。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对于自媒体关注和使用的活跃程度非常高,逐渐成为新一代的“精神寄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同时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与消极兼顾的影响。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从管理方式和方法方面做出创新,制定出合理的管控策略,更好地运用自媒体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合理规避一些管理弊端,以期让自媒体在高等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自媒体亦称“个人媒体”,是网络数字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传播者利用抖音、博客、快手、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采用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视频、图片或文字进行传递、接收、分享或讨论,为自由言论提供了便捷的空间[1]。自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自媒体简单而容易操作,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审核流程,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是借助科技手段以及工具,通过个人与媒介两点式对接,便可实现信息的快速扩散。自媒体时代下,媒体之所以如此流行,很大程度源于传播主体具有平民化特征,表现为人人都可以发声。
自媒体属于大众传播,传播者可以依据自己的阅历、喜好、经验或实践,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不限定形式的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短板。但是信息内容过于大众化、平民化,信息呈现出鲜明个人特色,往往还会带有主观色彩,很多传播的信息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2]。
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交互性更深,传播内容表现出多元化属性。由于网络环境开放性的特点,受众者不再单一。面对接收人群的增多,以及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增强,自媒体逐渐向爆发式传播趋势发展。不仅传播速度加快,而且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播更具实时性。目前很多自媒体平台已经做到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了点到面的高速转化,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专属特点。
2.1.1 拓展学生管理信息来源渠道 在过去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了解学生的途径主要通过谈话、观察或反馈来实现,这三种途径具有片面性和不及时性的缺点。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自媒体工具,可以便捷、快速地与学生进行交互,摆脱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3]。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自媒体中的表现或言论,得到学生的内心倾诉,得知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调整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或依据。此外利用自媒体还可以融入学生的圈子,使学生消除与教师的距离感,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学生更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2.1.2 提供学生管理工作新载体 以往管理工作常常受制于时空界限的困扰,而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增多,多样化沟通渠道的应用(微博、微信、学校专属App等),使得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极大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活力也得以提升。此外利用自媒体,借助其双向沟通方式的及时性和共享性优势,一来保障了传达给学生信息的效率,特别是在放假期间,利用企业微信、钉钉等办公软件,可以及时通知或传达新的消息;二来还可以获得更加民主性的决策思想,例如应用网上问卷调查等工具,根据学生的建议或意见,改进和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确保贴近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自媒体时代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且参差不齐,各种碎片化思想渗透交织,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极强,愿意追求新鲜感和凸显自我,而且三观还不稳定,甄别能力亦不足,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挑战[4]。
2.2.1 自媒体冲击学生的思维理念 自媒体时代,很多平台账号都可以作为一种媒体,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信息交互更加开放和自由,导致一些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身处于自媒体环境中,网络信息随处可见,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存在重大盲区。受监管缺位的影响,很多媒介上的虚假信息将会冲击学生的思维理念,导致学生思想判断出现混乱、轻信传言甚至以讹传讹,产生了扭曲的价值观,久而久之迷失自我。
2.2.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意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虽然不断改进和完善,应用了许多新思想、新方式和新内容。但在自媒体时代的冲击下,工作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一些滞后的管理亟需有效转变。一方面,学生管理模式较为单一,以严肃灌输和长辈式教育为主,忽视了双向沟通与交流,缺乏与学生的交流,难以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5]。很多教育内容仍沿用老套的案例,缺乏地气和时代气息。面对灵活、海量的自媒体信息,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理念落后,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对自媒体教育存在漠视状态,工作创新意识不足,语言较为僵化,偏向教条,无法与学生“打成一片”,为此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造成管理工作效果差强人意。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十分深入,且维度不断扩大。鉴于学生群体自媒体使用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应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理性地看待自媒体的发展,正视自媒体应用的影响力。基于自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自媒体,将其作为有效的辅助工具,站在学生的成长角度,与之对应地更新大学生管理工作理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教育,做好正面的宣传引导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树立“双主体”管理理念。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利用自媒体技术优势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依托于自媒体平台,建构服务管理体系与信息联动载体,以此增强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打破师生交流不对等局面,突出主客体双重性,实现与学生间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2.1 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顺应自媒体时代发展的特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定位,无论是在工作理念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遗余力地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做好自我素质和知识修养的同步提升。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实际操作当中,要精通自媒体应用技术,综合掌握社会学、传播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善于将自媒体与管理工作相融合;其次,根据自媒体环境下和学生沟通的特征,以媒介素养理论为出发,围绕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管理岗位的相关知识,积极吸收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高校要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健全的保障机制,重视人才的专业素养培养,与社会自媒体机构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3.2.2 加强工作者队伍建设 团队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不竭动力,在自媒体时代下,信息日趋多元化与大众化。高校应树立先进的学生工作理念,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确保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开展自媒体应用的相关培训,帮助师生熟悉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管理队伍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框架,开阔管理工作者的眼界,提升其自媒体专业素养和深度,不断开拓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阵地、新平台。
高校应充分应用自媒体这一媒介,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强化正向引导,重视学生工作中自媒体建设,通过创建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抖音短视频或者设计自己学校专属App等行动,设置热点事件的评论评价系统,形成自媒体平台矩阵,提升自媒体教育管理平台的效能。比如成立新媒体部门开展动态常态化管理,准确定位内容发布,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致力扩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空间。利用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传输结构,以保证思想动态为引导。针对网络谣言、信息诈骗等问题,利用短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积极传导正面信息。使用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鲜语言,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幽默效果,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自媒体传递声音,倾听学生情感和生活问题,并使各类信息的积极影响传达给学生。此外还可通过学校专属自媒体平台,加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联系。通过问题的反馈和及时解决,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动态,传递优秀的教育、学习、就业信息,让学生关注了解,扩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发挥自媒体之间的协同效应。
网民是网络舆论扩散的主体,自媒体打破了信息的垄断,面对自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该站在价值观引导的制高点,予以必要的监管。一方面,要及时收集舆情信息,建设专业的网络监管队伍[6]。从根源上净化网络环境,通过整合多种自媒体载体,加强对网络媒体不良舆情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就敏感话题或突发事件,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另一方面,法律是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若发表过于偏激的个人言论,要对造谣事件或传播虚假者追求责任。高校根据舆情的判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保障学生获得网络信息健康,防止大学生心理波动,避免网络暴力的发生。针对学生的发展诉求,可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对社会热点,进行趣味性解读,确保教育引导与管理约束并存,形成信息平衡的舆论格局,强化实际管理效用。
总之,自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要想发挥其最佳效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把握好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引导;使用学生熟知的语言,构建学生管理工作团队机制;以教育管理制度为约束框架,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自媒体平台建设;做好自媒体舆情监管,组建校园网络监督队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掌握鉴别信息的能力等方式,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策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人才。